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年9月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特征分析与震后趋势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10月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地区发生5次4级地震,对该次震群活动的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这是一次非前兆性震群。震群中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构造特征显示,本次震群的发生可能与克孜尔断裂活动有关。对比分析历史震群及其前后新疆及周边的地震活动后认为,本次震群附近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更大地震,但震群活动可能反映了新疆区域应力场增强,新疆及周边地区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11日河北滦县发生ML 3.3震群,可定位地震200余次。运用序列参数、精定位、震源机制解、历史地震活动类比、发震构造分析等传统和数字地震学方法,对震群与强震孕震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此次震群仍属于唐山老震区的地震活动,不具备前震序列和典型前兆震群的性质,唐山作为地震窗也未达到开窗指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ML 3.3震群发生在卢龙断裂中段4级地震空段内,3月22日发生的ML 3.2地震及其余震活动已非1月11日ML 3.3震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21日17时15分,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39.70°N,118.35°E)发生ML 3.5地震,震源深度6 km。据河北省快报目录,8月21日至10月24日共发生可定位小震694次,最大地震为9月10日ML 4.7地震。计算本次震群序列参数,分析其物理特性。精定位结果显示,ML 4.7震群集中在唐山-古冶断裂,属唐山老震区余震活动。与该区同等震级地震相比,震群中几次3级以上地震视应力水平较低,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好,表明该区存在较为一致的稳定应力场。震群活动显示,该震群为非典型前兆性震群。分析结果对正确了解此次震群特征及判断序列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滔 《地震研究》2007,30(1):24-28
对1970年以来滇西地区中小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滇西地区震群及前兆震群的定义;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前兆震群判别方程,对震群活动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前兆震群具有集中分布的区域特征,主要分布在洱源、剑川、宁蒗、龙陵、腾冲、梁河一带。滇西地区前兆震群综合预报方案以P≥0.42为阈值,前兆震群出现后,2年内发生M≥5地震的对应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5.
2017年6月以来新疆南天山乌恰—伽师地区和库车—拜城地区的小震群活跃,共发生5次中强地震。系统整理2017年6月1日~2019年2月28日新疆南天山地区17次小震群,分析震群序列特征,讨论这些小震群与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乌恰―伽师地区的小震群中前兆震群占比67%,前兆震群与之后的4次5级地震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2)在库车―拜城地区的多数震群为非前兆震群,前兆震群占28%,一次前兆震群对应2017年9月16日库车M_S5.7地震,结果显示该组震群无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9年10月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震群现场监测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茂玮  王海涛 《内陆地震》1990,4(2):165-170
一、前言 1989年10月16日02时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地区发生M_L=3.2级地震后,小震活动明显增强,10月24日21时该区又连续发生了M_l=4.5和4.4级地震,其后小震密集、频繁发生。由于该区处于库车—轮台地震危险区内,并且附近正在兴建克孜尔水库和有中外闻名的文化古迹——克孜尔千佛洞,因此,小震群一出现即引起高度重视。由地震局、阿克苏地区、克孜尔水库工程指挥部联合组成地震现场工作小组,开展震情监测预报和宏观调查工作。作出“本震群属非前兆震群,近期震区内不会再发生更大地震”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7,(1):14-20
本文系统清理并分析了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1]中的强震发生前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特征。在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中,各区域的前兆震群和显著地震存在共性特征,但又具有明显的区域个性。从共性特征上看,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发生后1-2年可能发生强震,强震一般发生在前兆震群或显著性地震附近地区或相关联构造带上;川滇往往是块体内部构造较复杂的区域,发生的强震会有前兆震群或显著性地震发生。从个性特征上看,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发生与西南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具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特殊的构造使得各区域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2010年6月28日至8月15日,在广西凌云与凤山交界持续发生了高密集、高集中、高频率的震群活动,共记录地震3 071次,其中ML2~2.9级地震41次,3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7月1日10时27分3.2级地震。对此次震群的空间分布范围、2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优势方向、b值特征、应力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震群震中集中,深度较浅,震源机制解P轴没有形成优势分布,序列参数b值较高,约为1.21,应力降主要分布在0.19~2.0 Mpa之间,认为广西凌云-凤山交界3级震群是属于低应力背景下的地震活动,不具有前兆震群和前震序列的性质。分析结果对正确了解此次震群的特征、正确判断地震趋势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5年9月23日克孜尔震群进行重新定位。 从平面上, 重新定位地震集中分布在一个长约14.5 km, 宽约 9.0 km的长方形内, 其长轴为N30°W向, 与克孜尔断裂近乎垂直。 从震源深度来看, 重新定位地震的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21 km以内, 集中分布在10~19 km, 平均深度为13.6 km; 震群中绝大部分小震发生在沉积层内, 而震级较大地震基本发生在结晶地壳的上地壳内。 其剖面图显示, 这次震群是从结晶地壳开始沿着N30°W方向向上破裂至沉积层。 根据震区附近断裂性质和该区历史小震震中分布分析认为, 克孜尔水库库区附近可能存在两条共轭断裂, 右翼断裂可能是这次震群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0.
2017年称多震群为青海省称多县第一次记录到的ML3.0以下小震群活动,发生在唐古拉地震带MS5.0地震平静被打破且ML4.0以上地震活跃的背景下.为研究2017年称多震群对青海及邻区后续震情的影响,对该震群的活动特征、震群参数、震源机制、视应力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主要表明:该震群为前兆震群,震群中地震以走滑为主....  相似文献   

11.
北天山中段近期垂直形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岗  方伟 《内陆地震》2004,18(1):14-19
利用1987-2003年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资料,对该区近期地壳垂直运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目前北天山构造带上玛纳斯、乌苏等地带垂直差异运动幅度或速率较大。当上述地区垂直差异活动状态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对其加强监视。  相似文献   

12.
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冲绳、台北、广州、海南四个电离层垂测站的f0F2月报表资料,分析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得到北峰位置随季节、太阳活动不同周相的移动规律。并且发现赤道异常的两日振荡将引起北峰位置作相应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序列分析及地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赵乔 《内陆地震》2003,17(4):300-308
通过分析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后主震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震属孤立型地震。在地震类型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以下分析工作:①乌恰—喀什区地震活动异常背景分析;②在地震活跃期内新疆境内强震主体活动区域分析;③乌恰—喀什区与阿图什—柯坪区强震活动关联性分析;④区域历史地震类型统计和震源环境分析;⑤乌恰5.8级地震和伽师—巴楚6.8级地震对区域应力场影响分析。综合分析认为,乌恰—喀什地区有明显的地震异常背景,但此次5.8、6.8级地震可能会对乌恰—喀什及周围地区的应力场产生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域的应变积累,其相邻的阿图什—柯坪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可能会减弱,或延缓乌恰—喀什地区的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青岛崂山4级震群序列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震群监测、地震影响、地震地质构造、序列特点及性质判定等方面对2003年6月青岛崂山王哥庄发生的4级震群进行了介绍及初步分析。此次地震的活动强度、频次、持续时间均为青岛历史上所罕见。地震时整个青岛市普遍有感,震中区有一定破坏,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永岗 《内陆地震》2003,17(4):332-336
利用动态平差原理,处理了克孜尔水库水准监测网的14期跨断层流动水准资料,对穿过库区主坝、副坝之间F2断层的形变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F2断层的活动属继承性活动,其活动方式为小幅度蠕变。这种活动方式对库区应力集中起到了解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永安  王世芹  付虹 《内陆地震》2003,17(4):294-299
采用速率合成和趋势合成两种方法对云南定点形变倾斜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旨在提取形变准同步群体异常的信息,分析研究倾斜与强震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强震前1—2年形变场的群体异常信息较为显著,对云南地区强震的中期预测有一定的效能,倾斜南北向的观测变化结果对强震的反映优于东西向。  相似文献   

17.
地磁场等变线在地磁预报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磁绝对观测预报地震中,若充分利用地磁场一般具有规则的等变线分布这一特征,可以使原来仅限于小台距的预报法推广到大台距,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这样,解决了台站稀少地区台站观测资料难以用于地震预报的难题,为地磁绝对预测预报地震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喀什—乌恰地区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用BLOC86程序初步定位,根据射线追踪原理,给出相对精细的P波速度模型。由此模型,用JHD联合震中定位方法对记到的小震进行精确定位,并对定位精度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验格林函数法和遗传算法在震源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爱国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4,18(2):130-137
发展了传统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将其与遗传算法结合起来用于地震震源谱的研究,以求得较大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的斜率。在此基础上先用遗传算法较为精确地搜索出较大地震的拐角频率,再用遗传算法对较大地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损耗进行补偿,从而确定自震源至地震台传播途径上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最后给出了利用乌鲁木齐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Q值的范例。从计算结果得出乌鲁木齐至北天山一带的乌苏地区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满足ω^-2形式,Q值在4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朱燕 《内陆地震》2004,18(2):162-168
通过分析、比较1996--2003年喀什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新疆伽师及附近地区发生的多次6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特征,发现在这几组地震活动过程中喀什地震台的地磁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说明与地震破裂特征有更深层次的相关性,且地磁响应比异常和总强度差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站周围小范围的震源区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并不十分突出,有别于1996—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前地磁异常量较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