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9年9月11日,日本首枚H-28火箭把日本首艘HTV货运飞船送上太空,然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日继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最大的实验舱希望号之后,对“国际空间站”工程的又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今年6~8月,我国将发射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9号飞船,实现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所以,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两批中国航天员按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科学而刻苦的训练,全力参与神舟9号飞船任务的选拔.中国太空第一女也因此有望亮相。现在,如何选拔和培训男女航天员,女航天员与男航天员相比有什么优劣等,已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2):48-50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文简称天宫)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同时,许多人都很好奇,我们在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天宫,又能否用相机拍下它的倩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想看到其形状几乎不可能,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16日,中国长征-2F运载火箭将搭乘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的神舟9号飞船成功送入太空。他们在圆满完成任务后,于6月29日安全返回地面。在这次神舟9号载人航天任务中有许多亮点,但最大的亮点是我国航天员首次通过手动控制神舟9号飞船成功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天文学中,无处不闪耀着空间天文的"身影",就连"身体瘦小"的太阳系小行星也不例外。第一艘观测小行星的空间飞行器是"伽利略"飞船,它发射于1989年10月18日,是用来观测木星的。它在飞往木星途中顺便观测了两颗近地小行星,一颗是951号"加斯帕",另一颗是243号"艾达"。1996年2月17日第一艘专门测量近地小行星的飞船--"近地小行星会合飞行"升空,其任务主要是测量433号"爱神星"。"近地小行星会合飞行"的初始轨道位于黄道面内,周期为两年,这允许它在飞行途中可观测其他小行星。1997年6月27日当它与253号"马泽尔德"相遇时,"举起"其"…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想当一名宇航员。我梦想着飞向月球。现在,我成了一名天文学家,但是对载人航天一直保持着兴趣。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很好,但是对真正飞向太空进行一番思考,你就会意识到,当宇航员比你能想到的还要危险。空间站发生空气泄漏怎么办?你每天吃什么?如果你在长途国际航班上都感到无聊,那么坐在-艘小小的飞船里,花六个月的时间飞往火星,这样的旅途又将是怎样的感受!如果你和飞船里其他的队员起了冲突怎么办?如果你感冒了,或者牙疼,或者得了癌症,又该怎么办?人的身体最适合在地球表面、与其他人一起生活。人的身体和精神所能应付的事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向太阳系内各行星发射的大多是自动探测器。不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8):18-18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航天机构和欧洲航天局的负责人17日表示。国际空间站有望于2015年服役期满后继续运行,他们还承谣继续加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以延长它在太空中的运行时间。有涠查显示,国际空间站在2015年后的运行“没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国际空间站项目于1998年正式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2FT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为我国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了个好头。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八大系统组成。为了完成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8进行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其它几系统也进行了多项改进。尤其是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改进较大,其中“天宫”一号上的乘员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分别属于航天员系统和空间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科技合作项目。从建造到完成,需要进行至少50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航天飞机41次,俄罗斯9次),将各种组成空间站的舱体运到太空,再把它们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耗资95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才能最终建成。虽然国际空间站还在建造之中,而由太空美术家描绘的空间站的画面,提前给人们领略  相似文献   

10.
1982年8月19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联盟T-7”号飞船载着3位苏联航天员拔地而起,第二天他们驾驭着飞船与早在当年4月19日升空的“礼炮”空间站(当时它已与“联盟T-5”联在一起了)实现了对接。并与“联盟T-5”上的两名航天员实现了会合,共同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活动。令人瞩目的是,与谢列布罗夫同时上天的飞船指令长是曾创185天空间飞行记录之一的列·波波夫,谢列布罗夫则是一位随船工程师。“联盟T-7”上的第三位乘员则是不凡的女性——萨维茨卡娅,她是世界上第二位女航天员,又是苏联一位空军元帅的独生女儿,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女。这次也是她的处女航,于是这次飞行自然成为世界上首次男女组合的航天活动,他们出色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太空生活对于性别的影响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二年后,她再次进入“礼炮7号”时,创下了出舱进行空间作业3小时35分的新纪录。对于她的杰出贡献,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专门做出决议,在“星城”为她塑造了一尊半身铜像。1982年8月27日,他们三人乘坐“联盟T-5”离开“礼炮7号”返航圆满结束了7天21小时52分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来外国和俄罗斯一些媒体称中国卫星碎片会撞到“国际空间站”的言论,俄罗斯航天局新闻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皮耶夫2008年2月2日称,这是夸张说法,以匿名方式向媒体散布“国际空间站”会受到中国卫星碎片威胁的言论是有特别企图的,这是为了转移公众对美国侦察卫星不久将会坠落这一事实的注意力,俄飞行管理中心不准备因此对“国际空间站”轨道进行矫正,该空间站处于俄飞行管理中心弹道专家严密监控当中,目前没必要进行任何规模调整。  相似文献   

12.
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将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3.
朋友,你一定还记得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两年前登上火星的壮丽情景吧。搭乘这艘飞船一同登上火星的有一台"漫游者"号火星车,它是迄今为止驶上另一颗行星的第一辆机动车。这台造价高达2500万美元的小车,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可前后左右随意奔驰的高技术汽车,而是一台长65厘米、宽48厘米、高30厘米的异常灵活的六轮小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火星表面的土壤、岩石。大气等进行科学考察,并把结果传回地球。指挥这台距地球1.9亿公里的火星车的,是位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布赖恩·库珀等人,他们是通过一台24英寸的工作站屏幕进行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前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开始全力打造载人空间站。经过艰苦的努力,前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上,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世界空间活动是比较平稳的,其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都有一些亮点,尤其是美国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建造“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太空女游客上天和欧洲斯玛特-1探测器撞月等活动,在全球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俄箩斯、印度的航天活动因失败而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6.
纪念加加林:俄可能20年后建成月球基地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加加林的开创性壮举仍是俄罗斯这个国家太空计划登峰造极的成就,也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2011年4月5日,俄罗斯“加加林”号载人飞船携带3名俄美宇航员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张承志 《天文学进展》2001,19(2):151-155
木星的四颗大卫星都是同步轨旋卫星,常被称为伽利略卫星,美国发射的伽利略飞船自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系统后,的几年来对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利用飞船探测的最新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伽利略卫星的一组内部结构模型,然后按照同步轨旋卫星的形态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形太参数及潮汐耗散因子等。  相似文献   

18.
空间碎片在太空中的累积越来越多,它们主要聚集在离地球表面2000km高度以下空间区域内.空间碎片引起的空间"污染"越来越威胁到在轨工作飞行器的安全.这里主要对600km、700km和800km轨道高度,倾角分别为30°、60°和98°的低轨道空间区域的空间碎片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可以为在轨飞行器安全运行及未来飞行器在空间布局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08,(11):82-85
2008年9月25日晚,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我国许多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都积极开展观测活动,希望能亲眼目睹神七的风采。北京天文馆也迅速反应,从发射当晚就开始观测,接下来飞船在轨的两天则派出多个观测小分队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可惜,由于飞船在轨的那两天全国适宜观测的地区多数是多云或者阴是,大部分观测者都遗憾地与神七失之交臂。而北京天文馆的一是远征小分队,最终幸运地捕捉到了神七的英姿。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迎来了长期载人航天飞行10周年纪念日。截至2010年11月2日上午,已有196人次进入“国际空间站”,该空间站已绕地球运行57361周,飞行里程达24亿千米,已进行600多项研究和技术研发试验,其中很多试验促进了医学发展以及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