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水岩基解体,建立7个超单元和6个独立单元。该岩基由M型、俯冲Ⅰ型、同碰撞Ⅰ型和同碰撞S型花岗岩类4个系列组成。着重描述这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就位特征;并就新特提斯洋规模、性质、关闭以及印度板块与拉萨陆块的碰撞、西藏高原隆升机制等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运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新方法对尼木—曲水岩基段进行了解体。建立了26个侵入岩单元,其中归并7个超单元,2个超单元组合。讨论了各超单元内部不同单元之间的演化规律以及岩基段的形成发展。通过各单元、超单元特征研究,确定该区存在四种花岗岩系列,即M型、科迪勒拉I型,加里东I型和S型,后两类系列为该岩基段主体岩石类型,且具同碰撞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3.
运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新方法对尼木-曲水岩基段进行了解体。建立了26个侵入岩单元,其中归并7个超单元,2个超单元组合。讨论了各超单元内部不同单元之间的演化规律以及岩基段的发展,通过各单元,超单元特征研究,确定该区存在四种花岗岩系列,即M型,科迪勒拉Ⅰ型,加里东Ⅰ型和S型,后两类系列为该岩基段主体岩石类型,且具同碰撞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4.
广西海洋山化岗岩基侵位于海洋山复式背斜核部,形成于晚志留世。岩基划分为4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建立了海洋山花岗岩普系单位。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学特征表明,海洋山超单元各单元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浆不断分异演化的产物。花岗岩基为一大型复合式矿岩体,与W、Sn、Sb、Pb、Zn等矿化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闽浙沿海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型花岗岩包含一整套具成生演化关系、以(晶洞)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导岩性的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系列,属于系列Ⅱ,与A型花岗岩成因不同。用演化度E可把本型花岗岩分为两个主要演化阶段。与共生的火山岩同源同步演化,同受NE和NW向共轭构造的控制。可以推想本型花岗岩形成于“类裂谷”的特殊环境,与同属系列Ⅱ的太平洋东岸岩基的形成环境不同,证明不同的环境产出具不同演化度的主导岩性和岩石系列的地质原理。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及两侧的大别隆起带、扬子隆起带都是华北、扬子陆块中生代碰撞造山涉及的区域,它们可分成4个地块.对4个地块中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其他方面资料的共同限定,证明它们都是两个陆块碰撞后(postcolision)区域岩石圈物质调整阶段的产物.各岩带的花岗岩类可归入早、晚两个阶段,分别具有137Ma和123Ma的峰值侵位年龄.早、晚阶段花岗岩类都具有I型花岗岩类的成分特征,晚阶段花岗岩类还具有A型花岗岩类的成分性质;早、晚阶段花岗岩类之间具有不连续的成分演化关系.它们指示,本区早、晚阶段花岗岩类的形成是两陆块中生代碰撞后发生的两次有一定联系但又独立的岩石圈热-构造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吴俊华  彭志新 《湖南地质》1993,12(4):226-230
通过对桂东超单元各单元特征的对比,我们认为桂东超单元包括了两类不同地质、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花岗岩,进而探讨了这两类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得出牛塘、三洞两单元为1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块碰撞的环境,大塘、寨前、子公坑、五峰仙单元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陆一陆同碰环境。建议将牛塘、三洞两单元建立桂东序列,其余四单元归属江西汤湖超单元。  相似文献   

8.
泛非期Hook岩基位于赞比亚中部地区,是研究冈瓦纳超大陆拼合期间刚果克拉通与卡拉哈里克拉通碰撞相关构造岩浆作用特征的天然实验室。通过对岩基岩浆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质矿产等资料的归纳整理,获得以下认识:岩基花岗岩类是一套偏铝质、钙碱性-碱性系列岩石,具有富Na、K,贫Ca、Mg、Al等元素特征,属于A型花岗岩。岩浆作用发生在(566~519)Ma之间,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期(566~544)Ma和晚期(544~519)Ma两个阶段,分别对应A2型花岗岩和A1型花岗岩特征,显示造山后向后造山伸展转换的构造环境。岩基原始岩浆为壳幔混合源区,为同源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演化的结果,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微弱的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岩基东部蒙布瓦地区发育铁氧化物-铜-金(IOCG)成矿系统,特别是晚期正长质岩体出露地区可能是寻找类似找矿靶区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事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林南林场超单元、583高地单元、窟窿山河单元、阿里河单元均由I型和S型花岗岩组成,以S型花岗岩为主导,无论I型还是S型花岗岩均由地壳熔融所形成。583高地单元、窟窿山河单元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阿里河单元形成于际-陆碰掸构造环境。阿南超单元花岗岩类岩浆演化提供了谝我晚古生代板块从腐冲到碰掸的构造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的汤湖、左安两超单元是从原称“汤湖岩体”这个复式岩基的解体中通过单元的归并而形成的。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将以上所述的两超单元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它们的成因类型,认为左安超单元具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特点,而汤湖超单元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认为左安、汤湖两超单元形成于同一期构造运动的陆内挤压一俯冲作用,左安超单元在俯冲前期或初期形成,汤湖超单  相似文献   

11.
北秦岭晚古生代—晚中生代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研究表明:具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的花岗质岩基主要是南秦岭基底变质岩深熔的产物;而具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的原地、半原地型花岗岩类是北秦岭丹凤群有关岩石深熔和交代作用形成的产物.它们都可分为I型和S型,并可同时共存,岩浆源区中都有基性岩石物质的加入,其区别是基性岩类物质对I型花岗岩类的贡献分数较大,具有较小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由于岩浆源区中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花岗岩类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并不代表真实的壳幔分异事件的年龄.从新元古代到晚中生代,I型花岗岩类的d(t)和TDM具逐渐变小的趋势,反映了地壳中基性岩石物质发生深熔作用的时间逐渐变晚,而S型花岗岩类的d(t)增大,TDM变小,反映了基性岩石物质加入比例的增大,暗示着碰撞作用阶段具更加强烈的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部克拉麦里—哈尔里克造山带是代表塔里木和西北利亚两个古大陆碰撞拼合部位的上古生代造山带。此带的侵入岩主要有钙碱性花岗岩类、辉绿岩岩墙、钾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等。它们侵入在泥盆纪—石炭纪岛弧火山沉积岩系中。 钙碱性花岗岩呈不同规模的岩基和岩株产出,岩石类型主要有含或不含角闪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其次是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是碰撞前在岩浆弧环境下形成的同熔型花岗岩,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68.4~312.1Ma之间。岩体中锆石的平均结晶温度为820℃。  相似文献   

13.
院桥桩和皆山岩体是燕山期花岗岩类杂岩体。前者呈株状、岩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为似斑装花岗岩,亲铁元素富集,δEu0.91,是板缘岛弧同溶型花岗岩;后者为黑云母花岗岩岩基,具片麻状构造,含交代结构,亲减玫轻稀土元素富集,δEu0.78,为I+S混合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北秦岭商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的扬子陆翰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松嫩地块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松嫩地块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具有典型的板块会聚边缘型岩石组合和正序列岩浆演化系列。其中科洛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环境,属Ⅰ型花岗岩;双合岩体形成于板块碰撞同期,属S型花岗岩;而九头山单元和柳屯单元则分别形成于造山期后和大陆造陆上升阶段。这一构造-岩浆作用暗示着松嫩地块北缘在新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就开始运行。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类的地质环境—成因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超群 《广东地质》1996,11(2):1-12
根据成岩地质环境和岩石成因,花岗岩类总的可分为三大类,(1)板块俯冲-碰撞型-壳源重熔型(简称重熔型)及板块俯冲-碰撞型-壳幔混合源(心个地幔物质来源为主)同熔型(简称同熔型)成对花岗岩。(2)裂谷型-幔源分异型(简称分异型)花岗岩类,它包括大陆裂谷型-分异型碱性花岗岩和大洋裂谷型-分异型大洋斜长花岗岩两类。(3)地槽型-壳幔混合源(以陆壳或上地幔物质来源为主)花岗岩化型(简称花岗岩化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花岗岩类属华南褶皱系五指山坳陷带西段“儋县岩基”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少量英云闪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类划分为9个单元,归并为2个超单元和1个独立单元。其岩石为钙碱性次铝及过铝型。稀土总量偏低,具负铕右侧斜型式。分属于加里东造山运动晚期板内裂谷型花岗岩和海西造山运  相似文献   

18.
西藏班戈花岗岩成因、构造环境及其含锡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班戈花岗岩基可划分为五个单元,属于二个花岗岩序列。其中班戈序列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类,以含普通角闪石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同熔型花岗岩,形成于发育不完善的火山岩浆弧,含锡性较弱。期波下日序列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带,具有良好的含锡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英、美等国加强对花岗岩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采用了近似于对沉积岩区的填图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秘鲁海岸花岗岩岩基填图中创立的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花岗岩岩基是复式岩体;花岗岩岩基是多幕深成活动造成的;侵入体的成分和结构的分带,常是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填图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查明花岗岩岩基和岩体的内部结构;查明花岗岩的侵位序次;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构造单元或填图单位;寻找岩基的典型地段和典型剖面。我国已在江西等省开始进行这种花岗岩地区新填图方法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皖中下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中部沿江地区北缘分布有洪镇、管店和滁县三个花岗岩类侵入体,各种岩石化学参数表明它们属于I型或同熔系列花岗岩类。但是,其Nd、Sr、Pb、O同位素比值均低,表明它们是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重熔的产物。这类花岗岩在已有的成因分类中未单独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