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化运作”实实在在让利于老百姓和谐拆迁凝聚着党和政府浓浓的爱民深情以往“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如今“干多大事筹多少钱”  相似文献   

2.
“俺们办一个土地证该咋办,要交多少钱?” “办理土地证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交村委会讨论,由村委会上报所在乡镇土地所审核,最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办理土地证国土部门不收一分钱。”  相似文献   

3.
国家到底打算花多少钱建设新农村?国家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4.
“这是标准的档案柜,防火、防盗的功能非常好。我们局也应该购置一套。”“这种车在乡村路上行驶状况好吗?动力性能怎么样?适合作执法监察用车么?”“这个学习园地办得好!用不了多少钱,作用却大无边,回去我就整一个。”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指通过行政监督管理与市场化运作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土地整理运作新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一种“以钱长地,以地长钱,钱再长地”的土地资源产业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魏成林就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并不主张农民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次性地进行流转。” 魏成林表示,把使用权一次性出让50年、70年这种方式并不可取,虽然农民可以一次性拿到钱,但钱花完了,怎么办?因此“在流转的时候,对于农民未来生活的保障,要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非农建设用耕地占补平衡,省政府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分级负责制,按照不同的用地情况,明确补充耕地责任,对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承担耕地补充任务;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六月的豫南大地,繁忙的“二夏”季节刚过。四处山青苗翠,布谷声声。当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南侣县石门乡国家级重点土地整理项日区时,更为眼前的景象所激动。平整的梯田上果树摇曳、枝繁叶茂,用水泥铺成的园区公路纵横交错,条条水渠里的溪水欢快地流淌,更为喜人的是,一幅幅“搞好土地开发,造福干民”和“豫南植物克隆基地”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地一个老乡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土地整理项目,搞得越多,我们越欢迎!”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09,(12):4-6
不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一年来在这一系列政策“落地”过程中,土地供需的矛盾突显。国土资源部门由此开展的“双保行动”,成为各级政府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的重大机遇,成为促进地方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力“推手”。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在“双保行动”中,  相似文献   

10.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最西部,辖区面积400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7万,是河南省辖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山区县。全县山大林密,沟壑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河南小西藏”之称。2005年11月,借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东风,卢氏土地局对乡镇土地管理队伍进行了收编和“改造”。  相似文献   

11.
农垦共青农场人跟地讲“感情”。尽管今年种地很火,但他们不是疯狂掠夺,而是“善待土地”,追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要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各方面建设项目较多,土地需求量增加,保护耕地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实现耕地保护目标,达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蓬莱市国土资源局认真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努力增加耕地面积,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依靠财政投入,财政能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财政钱少或没钱,城市基础设施就不发展,这是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引入城市经营的理念,把已经建成的城市和政府拥有的政治优势当作资本,把城区内和即将进入城区的土地资源当作开发对象,形成土地收购储备和经营开发新机制,通过以地生财等途径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前不久到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了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25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1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汝阳县小店镇赵村的赵老汉今年67岁,腰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已从以前村里的“穷老头”变成了今日的“小康户”,见到笔者时他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托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福才过上好日子的。”2004年10月,赵老汉承包了小店镇赵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8亩土地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昔日的旧瓦房变成了今日的两层小洋楼,还买了自已梦想已久的老年摩托车。说起来,他满脸的笑容:“以前我家只有二亩地,大部分都是坡地,每年收获后,‘人吃一点,猪拱一点’,剩不下多少,自从承包了项目区的8亩地后,秋能种小麦,夏能种烟叶和西瓜,村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葛市国土资源局着限于提升土地职能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积极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模式,“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锻造“五个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2005年以来,该市共出让土地1680亩,收益3.12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土地1450亩,纯收益达到2.4亿元。2007年出让土地809亩,收益1.27亿元,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180%和220%。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以来,宾县结合实际构筑“五大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县挂牌出让土地11宗,收取土地出让金1083万元。  相似文献   

18.
俗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用.人们要依赖它才能生存,这就促使人们感谢它:有时它又像是在发怒.不愿负载使人害怕它。所以才要“亲地”,即崇敬土地,才要“美报”.即酬劳其功进行献祭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我国收缴的维修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因申请手续繁琐、过程艰难,这笔钱被称为“沉睡”的资金。不过记者近期发现,实际上这笔巨款并没有真正“沉睡”,它们不仅通过“钱生钱”悄然增加,而且部分还沦为某些利益部门的“生财工具”。  相似文献   

20.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依靠财政投入,财政能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财政钱少或没钱,城市基础设施就不发展,这是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引入城市经营的理念,把已经建成的城市和政府拥有的政治优势当作资本,把城区内和即将进入城区的土地资源当作开发对象,形成土地收购储备和经营开发新机制,通过以地生财等途径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前不久到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了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