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使用Micaps1.0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祥  谢明  胡跃文 《贵州气象》2004,28(2):34-36
Micaps1.0在各级气象部门投入业务使用以来,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将各种气象资料处理(转换)成Micaps格式的软件。在Micaps2.0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Micaps1.0仍然在各级气象业务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Micaps1.0的功能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工作需要,使气候评价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沈阳市局利用两年多时间研制出了气候评价自动化服务系统,并于1994年先后在市局和县区局投入业务使用。 2 系统概况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决策部署,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化、智能化观测。该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目前台站最新使用的Ver3.0.2.615版地面综合观测业务ISOS软件在架构核心、业务应用、应急处理和日常使用等方面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从事气象业务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是把电子管、晶体管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的一门科学技术。气象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来改造气象事业,使目前主要使用手工操作及经验性描述推断大气过程的气象业务体系变为尽量采取自动化作业体系,当前气象业务技术,如:气象卫星,大气探测系统、遥感、气象通信系统、天气预报业务和服务系统的自动化等,都与电子技术紧密相关,电子技术已成为气象现代化的基础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开发气象业务自动化应用软件的实际需求,介绍使用AutoIt语言可简单有效地实现键盘按键、鼠标移动、窗口或控件点击等自动化模拟操作,从而编写重复性任务脚本实现任务自动化.并通过介绍“天气图自动填绘软件”的实例,说明使用AutoIt开发业务自动化控制软件的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工作需要,使气候评价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沈阳市局利用两年多时间研制出了气候评价自动化服务系统,并于1994年先后在市局和县区局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7.
方文信  杨育强  陈世春 《气象》1999,25(S1):51-54
着重介绍了湖州市气象局新老网络互联及资料处理过程,并介绍了湖州市气象局自己开发的湖州市气象信息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系统包括图形图像显示软件和預报的微机化制作、分发和预报自动化评分等,大大推进了天气預报自动化制作和气象服务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韶关市气象台业务自动化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气象部门的及时应用,韶关市气象台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预报业务的实际和需要,建立了多个业务自动化系统,使日常预报业务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应用各种气象信息,为提高预报水平,更加及时有效的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2018年青海省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七个试点省份之一,同年11月15日,在全省国家级气象台站开展自动化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6月进入试运行,期间我省天峻和互助两站参加全国15个单轨试点站开展了ISOS地面气象观测软件、地面气象数据标准格式(BUFR)单轨运行试验;2020年4月全省进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通过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试运行及正式运行几个阶段以来,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整体运行稳定可靠,充分发挥了现代化观测设备的作用,明确了地面观测项目布局、改革内容、设备软件使用方法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优化运行机制,为推动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中效益显著,经过各阶段评估显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试运行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自动化改革在增强观测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观测业务流程、释放基层人员红利等方面成效明显。同时,对地面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后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魏锋 《干旱气象》2002,20(4):8-9
引 言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定西地区预报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改进预报业务功能,研制了定西地区本地资料库系统,改进了城市预报系统和中大雨、冰雹分县预报专家系统,并将上述系统综合,进而建立了自动化程度较高、流程清晰的预报员综合工作平台即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1 预报业务系统网络环境图1 定西地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支撑定西地区预报业务系统的网络环境主要由气象信息卫星网和省地X.25网和本地局域网构成。气象信息卫星网主要承担“9210工程”资料的上下传递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降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旋转主成分分析和复变量莫莱特小波分析应用于14a中国境内实测与ECMWF再分析日降雨量资料,研究其年际、季际与季节内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再分析日降雨量资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从实测资料中分析的降水特征,都可以由再分析资料再现出来。除周内振荡大有出入外,其余频率的振荡二者大致相符或基本吻合。因此,周内振荡还不能被再分析数据较好地刻划,但是与旱涝灾害和季风爆发联系密切的周际以上振荡,在再分析日降雨量中基本上能被正确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登陆广东省热带气旋的奇异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奇异谱方法(SSA方法)分析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演变规律,发现年登陆的热带气旋数存在明显的8年、准3年的周期振荡;登陆珠江口以西的热带气旋数存在12年、准2年的周期振荡。把产生热带气旋的源地——西北太平洋划分为8个海区,对每个海区的海表温度进行奇异谱分析,结果显示NIN0西区和暖池海区分别存在8年和3年的准周期振荡及12年和2年的周期振荡,这很可能是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产生的物理原因。最后结合最大炳谱方法(SSA—MEM)做出登陆广东省的全年和登陆珠江口以西的热带气旋趋势预报,其效果较理想,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al cycle from exploration through mining to end uses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rimar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ements in the cycle that are most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ic chan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source estimates are noted. Coal transport by rail, barge, and ocean-going vessels are compared. The major end-use technolog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al value chain. Water availability is identified as a major uncertainty that could be further complicated by climate change. The major flows that are produced by down-stream cleanup of environmental emission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movement of bulk solids. Typical impacts of temperature chang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sea level rise, and decrease in sea ice in this cycle are summarized. Finally, while not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in the Arctic, the opportunities that may arise from thes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PM10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综合变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3年10月北京地区PM10浓度流动观测资料和同期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高分辨率遥感资料,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变分订正处理方法,综合分析了北京地区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效应。动态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大部分为轻污染区, 北京近郊区PM10浓度高值区沿环路呈环状分布,其中北京西南部、南部和东北部污染较严重,北京城郊街区PM10的空间分布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大。MODIS卫星遥感资料分析表明:北京城区及近郊区AOD值较远郊区高得多,AOD空间分布场中存在虚假高值区,AOD非均匀分布特征不明显。采取点面结合综合观测研究思路,运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综合变分分析方法,可以取得客观订正的显著效果。经地面实测PM10浓度变分订正后的AOD变分场可以较高分辨率信息描述北京地区AOD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弥补地面PM10浓度观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酸雨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宗恺  王体健 《气象科学》2000,21(3):339-347
本文以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特征、降水化学特征和酸雨污染特征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在气污染和酸雨污染属于“煤烟型”,并将我国的大气了环境状况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作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利用我们发展的南京大学酸沉降模式系统(NJUADMS)模拟了中国地区的SO2地面浓度和硫沉降分布,并与实际观测浆和亚洲酸雨模式(RAINS-ASLA)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最后从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论述了我国控制SO2污染和  相似文献   

16.
低纬高原城市昆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内的实测资料与城郊昆明气象站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市内外的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低纬高原城市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4年我国西南地区322个站的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了乡村站、小城市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基准/基本站气温变化趋势特点, 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地面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显示:区域平均的各类台站年平均气温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城市站、国家站的增温速率均高于乡村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率分别为0.086 ℃/ 10a和0.052 ℃/10a, 其增温贡献率分别达57.6%和45.3%。与大多数地区不同, 西南地区的增温速率明显偏小。因此, 尽管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比许多地区弱, 但其相对贡献明显, 表明城市化对该区域气温趋势的绝对影响较弱, 但相对影响较强。另外, 城市热岛增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表现为秋季最强, 春季或冬季次之, 夏季最弱。热岛增温贡献率则为春季最大 (100%), 夏季次之 (73%以上), 秋季和冬季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春、夏两季背景气候变凉或趋势微弱, 热岛增温在实际增温中占有更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文中分析了庆阳地区春季降水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 ,用 1995~ 1998年 3~ 5月T10 6资料建立了该区 8县 (市 )春季降水、温度MOS预报方程 ,进行了回代检验和试报 ,并提出了模式更换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斜压大气中涡旋运动方程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谢义炳  陈秋士 《气象学报》1956,27(4):283-305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得出了斜压大气中的涡旋运动方程。并讨论了决定涡旋运动的六个基本因子。对日常应用的高空引导观念给予比较明确的物理解释并加以修正。文中对这方程在预报台风移动的应用作了初步说明,也附带简单地谈到了中纬度系统的移动。在附录中还指出了关于系统内力作用的误解,并简单地讨论了台风运动的摆动周期和振幅。  相似文献   

20.
段民征  吕达仁 《大气科学》2007,31(5):757-765
陆地上空标量辐射对地表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散射都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而偏振反射只对大气气溶胶敏感,对地表不敏感。根据这个原理并结合POLDER(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Earth Reflectance)资料的特点,作者提出综合利用标量辐射和偏振反射信息来实现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首先,利用多角度偏振辐射观测提取大气气溶胶光学参数,再利用标量辐射测量对偏振反演结果作进一步筛选和订正,同时获得地表反射率。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证明,仅利用偏振信息只能获取大气气溶胶信息,而且其结果误差较大,特别是对于散射作用较强的短波长通道如670 nm误差更大,但经过标量辐射订正后的结果得到明显改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表反射率与真实值之间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为提高查找表的计算效率,提出并建立了反演方案所需要的半参数化数值表,利用内插方法寻求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表反射率的数值解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