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红石山南金矿位于阿木乌苏-鹰嘴红山金、锑、铁、钨Ⅳ级成矿带中段南部,赋存于长城系古硐井岩群下岩性组,内部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发育.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构造蚀变带,金矿(化)体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斜列式排列.通过对红石山南金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经类比金矿类型属“卡林”型.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赵玉社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10,43(4):267-274
新疆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带小尖山金矿位于星星峡谷带—旱山微板块中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康古尔金矿带的东部,产于苦水大断裂南侧的巨型韧性剪切带内,具有明显韧性剪切带控矿作用。矿体分为2类: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初步圈定了3条较具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2条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主要矿床类型,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与英安质凝灰岩的接触带上安山质凝灰岩一侧,整个矿带受苦水断裂之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岩浆岩、地球化学、热液蚀变等5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新疆西昆仑金(铜)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塔里木西南缘的木吉-大同一库地金铜成矿带是西昆仑地区重要成矿带,带内金矿主要产于碳质千枚岩、碎屑岩及绢去母石英片岩等岩石中,受韧性剪切带及构造蚀变带控制。铜(金)矿化与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金铜找矿以海相喷流沉积型铜(金银)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主,根据金铜成矿环境分析,认为该区的金铜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康家沟金矿属绿岩带型金矿。矿床(体)产于韧性剪切带中。NEE向构造为储矿(导矿)构造。矿床(体)由含金石英脉与其间蚀变岩组成。品位高低决定于含金石英脉的数量。含铁石英岩及其周围糜棱岩化带为近矿围岩。  相似文献   

5.
江西德兴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属怀玉地体构造沉积区的地层序列。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为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碎裂岩带。矿床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带且叠加碎裂岩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序列属怀玉地体构造沉积区.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为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碎裂岩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岩带且叠加碎裂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
甘肃北山南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床富集区,已发现多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但近年来该区有关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陷入沉寂。前红泉金矿是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化探手段逐步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通过野外勘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发现,该金矿床产于长城纪古硐井群千糜岩、千枚岩和千枚状板岩中,严格受NW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硅化、毒砂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是与之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区内金化探异常高值区及相关矿化蚀变可作为该矿床主要的找矿标志。前红泉金矿的发现对北山南带寻找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勘查方法手段选择、找矿思路及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文章提出已有矿床外围、深部及重要化探异常区是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额济纳旗半岛山金锑矿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南带,宏观上具有寻找中—大型金矿的潜力。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半岛山金锑矿区矿源层为长城系古硐井群下岩性组变质岩系,矿(化)体分布于脆-韧性构造控制的蚀变带内,区内石英细网脉或大脉发育,后期多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叠加改造,使金进一步富集成矿,具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成矿潜力很大。对该区成矿特征研究既可指导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也可为在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四川甘孜嘎拉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光富  毛英 《矿床地质》2006,25(Z3):395-398
甘孜嘠拉金矿床为位于甘孜—理塘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该矿床受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化主要发生在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带中央部位。含矿岩石主要为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金矿化与碳酸盐化、硅化、铬水云母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辉锑矿化蚀变有关。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广西龙胜地区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绿岩型,成矿物源主要为上元古界地层中的初始富集金,在“面状”渗秀性构造带的地质环境中,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驱使地下热(卤)水、区域变质水等热水溶液渗秀、循环而形成成矿溶液,在构造动力作用下沿断裂、裂隙运移,在适宜构造场沉淀富集成矿。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类,前者分为细网脉型、脉带型、碎型石英脉型;后者分为细碎屑岩质构造蚀变岩型、碳硅质构造蚀型、基性-超基性岩质构造蚀变岩型。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提出了以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明显的较低级次的脆-韧性剪切断裂、裂隙带和浅变质泥质(粉砂)岩、浅变质含硅含碳泥质(粉砂)岩组合找矿的思路,并重视进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  相似文献   

11.
商丹板块对接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丹板块对接带金矿地处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地带,已发现大型金矿床2处,中小型矿床(点)20余处。它们分属金牛坪一库峪金多金属成矿带和沙梁子-道回峪贵金属成矿带。区内新圈定的金矿体70多条,在空间上,分布于东西长122km,南北宽8~16km,标高2050-900m的范围内;矿体集中分布于金牛坪~涝峪、银硐沟、库峪、沙梁子-柳林沟、道回峪等五个地区。成矿主要受构造、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因素的控制。初步认为区内金矿总体上属与混合岩化-变质热液及渗滤热卤水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指出了本区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13.
镇安县太白庙一带金矿以显微金与明金颗粒为特征,矿床由三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含金石英脉体密集带构成,由南向北可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含矿带。赋矿地层为泥盆系星红铺组,金矿矿(化)体分布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4.
花山锑金矿床位于皖南东至县境内, 是皖南地区代表性金-多金属矿床之一。 本次工作对花山锑金矿床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相学特征观察以及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1) 花山锑金矿床主要成矿阶段可分为毒砂-黄铁矿(PyⅠ)阶段、黄铜矿-黄铁矿 (PyⅡ)阶段和方解石-辉锑矿阶段。 2) 金在不同阶段硫化物中均有赋存, 其矿化伴随整个热液成矿过程, 且以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为主。 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发育金矿化, 无锑矿化, 方解石-辉锑矿阶段发育锑、金共生矿化。 3) 早阶段即毒砂 -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及黄铜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 主;晚阶段即方解石-辉锑矿阶段载金矿物为辉锑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岩浆岩为主。 本次工作对东至及皖南地区金矿床的寻找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湖南符竹溪金矿床多因复成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符竹溪金矿床的形成,历经长期多阶段成矿演化,具有典型的多因复成模式特征,既具多阶段多来源多成因复合叠加成矿特点,又有主阶段主来源主成因成矿特色。主成矿作用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热液和驱动力是中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与脆-韧性剪切带及花岗斑岩的活动有密切时空联系,从而得出四阶段多因复成的成矿模式。据此成矿模式找矿和成矿预测,获得显著的找矿效果。在矿区深部,边部和外围找到了新矿体,扩大了矿床规模,解除了矿山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16.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秦岭造山带呈EW向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而成的复合型大型造山带。从区域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看,南沟锑-金矿区及外围分布有一系列呈NW向展布的金、钼、锑矿化带(点)。矿区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的侵入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各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入手,对南沟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尖宝山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尖宝山金矿床受冀东幔枝构造的北缘拆离带和喜峰口-凌源NE向断裂带的控制,矿区形成3个较大规模的金矿化带。研究认为拉马沟组变质岩石基底富矿源岩(层),元古界长城系中的金元素亦参与了成矿。北矿化带形成于韧脆性构造环境,而南矿化带则始于韧脆性环境,终于脆性环境。矿床成因为在拆离带型金矿化上叠加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山白墩子—小西弓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墩子—小西弓韧性剪切带是甘肃北山地区8条韧性剪切带中最南侧的一条, 位于北山南带的白墩子—小西弓一带, 呈近东西向展布, 长160km, 宽5~8km。该韧性剪切带以近水平右行剪切为特点, 是一条形成于中低—中偏高温度、较低差应力条件(53~106MPa)下的韧性剪切带, 主应变(Rxz)为4~20, 剪应变(γ)1.41~2.42, 剪位移达10~25km。该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控制作用明显, 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控制金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 蚀变以交代作用为特色。金矿化稍晚于韧性变形。   相似文献   

20.
陕西周户长地区金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陕西周(至)户(县)长(安)金成矿区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地带,已发现大型金矿床2处,中小型矿床(点)20余处。它们分属金牛坪-库峪贵、多金属成矿带和沙梁子-丰北河贵金属成矿带。本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围岩有关;硫来源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混合硫特征;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混合流体特征;成矿物化环境为中低温、低压、弱酸性的浅部还原条件。本区金矿矿床类型属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