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态地质勘查正在成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遥感技术作为“非接触式”勘查技术,在生态地质勘查中应有一席之地。通过阐述遥感技术在煤炭、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等资源勘查中的工作程序及勘查实例,认为在西北生态脆弱区资源勘查领域遥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不同比例尺的遥感煤田地质填图,可快速高效圈定含煤远景区;利用遥感图像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可以快速获取与水合物相关的温度异常信息,圈定热异常分布区,为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勘探指明方向;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可直接提取与油页岩相关的成矿异常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在西北生态脆弱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资源勘查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兴富  韩正茂 《地下水》2009,31(4):7-11,41
通过对五家站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物理模拟试验,其结果反映了天然条件下渗流区含水介质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同时反映了试验区内地下水由补给边界向排泄边界运移的规律。通过模拟试验和计算获得的渗透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等参数,在数值上接近野外试验数据,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数,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经费。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99-503
遥感技术在高海拔低覆被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ASTER数据,针对双湖赞宗错地区,利用常见矿物矿化蚀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地质特征解译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3化蚀变信息提取,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及化探异常进行分析,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为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高海拔低覆被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ASTER数据,针对双湖赞宗错地区,利用常见矿物矿化蚀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地质特征解译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3化蚀变信息提取,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及化探异常进行分析,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为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固原县东部的黄土丘陵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ETM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识别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土壤植被、水系特征等综合自然体的遥感特征,分析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的环境条件,提取遥感找水信息异常,圈定找水靶区,为探水井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是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以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QuickBird、IKONOS)和中等空间分辨率(ASTER、ETM+)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利用多元、多层次遥感技术,完成了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制作了调查区1∶5万正射影像图,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既具有精确地理坐标,又能直观反映区域交通和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基础影像地图; 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野外验证,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区域(含矿/成矿)地质体、(含矿/成矿)地质构造的展布特征和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分布情况; 在典型矿床找矿模型、区域成矿分区、区域成矿/控矿要素分布特征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遥感找矿预测,并对部分遥感找矿预测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和简易工程查证。本次调查共为调查区推荐3 349处遥感蚀变异常区,圈定146个找矿预测区,推荐16个区调/矿调工作优先部署区和30个一般部署区,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日红 《地质与勘探》2013,49(4):751-759
伴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找矿技术已成为境外重点调查区或探矿权区矿产资源勘查和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在总结格陵兰岛西南部费斯肯纳色特一带铜镍矿和红宝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QUICKBIRD和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技术,获取了研究区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结合研究区铜镍矿化和红宝石矿化蚀变特征,并根据铁质蚀变矿物的波谱特性,利用比值法提取了研究区铁质矿物异常信息,同时利用"遥感找矿五要素"技术圈定了铁质蚀变色调异常区。最后,基于控矿/导矿构造、赋矿岩层、铁质矿物异常和蚀变色调异常等遥感示矿信息进行综合找矿分析,圈定了15个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实地检测与验证,发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示矿信息与区内矿化现象十分吻合,表明所圈定的遥感找矿有利区具有重要的找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4)
大格勒地区位于享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南缘,距青海格尔木市约90 km,区内高寒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勘查研究程度低,在该区开展地下水的地球物理勘查和水资源评价极为重要。而大量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地形条件限制小,工作效果效率高等优点,能很好的集合地质推断来解释,避免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提高打井见水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在青海省大格勒地区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查明了该区域第四系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圈定了富水区,为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开发利用水资源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莒县白垩系地层岩石结构致密,孔隙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资源缺乏,进行富水性研究,圈定富水块段,对于当地水源供给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莲池寺-天井汪地区为例,依据"1:5万东莞幅、招贤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调查分析数据,系统地进行白垩系富水性研究,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三个角度探析地下水富集规律,为在白垩系...  相似文献   

10.
遥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正成为地球信息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进行地热异常信息的提取可以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拥有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是地表热环境时空序列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数据。最新一代的Landsat8 卫星热红外数据在延续了较高分辨率的同时,敏感性更强,更加适合于对地表热环境空间分布进行精确分析。本文以安徽黄山汤口-寨西工作区为研究区,分别选用2016年12月9日Landsat8 的热红外遥感数据和2009年12月6日Landsat5 TM 数据,采用大气校正方法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和对比分析,通过密度分割分析提取地热异常信息,并综合遥感地质解译信息、气象、地形等数据,对工作区地热资源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个时相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利用Landsat8 热红外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可以有效地获取地热异常信息,所圈定的地热异常较为合理,与工作区内主要的断裂构造分布一致,且和物探勘查和钻孔实验结果相对应,可以为地热资源勘查大数据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与远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和遥感解译的综合找矿信息,运用GIS技术,实现全省钨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本文拟从成矿地质背景、钨矿矿床类型、资源预测三方面进行阐述,圈定湖南省钨矿重点勘查远景区,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全省共划分出19个重点勘查远景区,分布在资兴-郴州一带的勘查区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西南岩溶区特殊的资源和环境特点为导向,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尺度遥感数据,采用遥感信息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遥感技术系统应用于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提供系列的基础图件辅助岩溶区区域地质填图,提高了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效率。初步建立了适合西南岩溶区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方法体系,快速准确地解译出了岩溶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水文等要素,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砂岩型铀矿找矿信息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并选择我国新疆巴什布拉克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快鸟(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多种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提取控矿构造、含矿层和矿化蚀变信息等与铀成矿密切相关的找矿信息,探索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实用性,拓宽在类似区域进行地质矿产勘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遥感数据能够提取围岩蚀变信息,为斑岩铜矿的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地处格咱岛弧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成矿潜力巨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OLI数据得到研究区的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采用该方法从ASTER数据中提取了绢云母信息。利用ASTER数据的SWIR波段来提取绢云母信息,能够抑制植被信息,突出矿物信息。经过野外踏勘发现了斑岩铜矿点,证实了遥感技术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为云南地区斑岩铜矿的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3)
地下水资源是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了区域和准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的赋存在山区主要以基岩裂隙含水层为主,而在平原区主要以松散孔隙含水层为主;此外,研究区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以及气象等条件的影响。通过对准东能源基地的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后期圈定地下水资源的有利开采地段和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以其快速、简便、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在丹凤地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浅层地下水放射性异常晕与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范围一致,可用于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普查区和详查区。近矿中深层地下水具有高U-Rn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工程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可预测盲矿体大致位置,指导揭露工程布置。  相似文献   

17.
安国英 《现代地质》2013,27(6):1445
以ETM+遥感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应用遥感技术对喀喇昆仑山温泉地区进行1∶25万图幅的水文地质调查。根据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与前人地质填图结果对比,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重点对新生代地层及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要素等进行解译,编制1∶25万新生代遥感解译图。根据遥感图像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河流、湖泊、泉群、地下水溢出带、湿地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区内地下水形成环境的差异,地下水资源体系可以分为南部河谷冲积层地下水系统和北部内流湖盆地下水系统。总结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认为,南部冲积层储水条件较为优越,且补给充分,其地下水与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北部内流湖盆地区多为湖相沉积,受气象因素制约,山前巨大的冲洪积扇存在丰富的地下水外,地下水资源总体贫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表明,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填图与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可以在青藏高原水文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为了基本摸清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开展了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菱镁矿是开展的25个重要矿种之一。本项目的实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本次工作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逐个评价其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用地质体积等多元信息方法估算了地下2 000 m以浅的菱镁矿资源量,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中国菱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成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全国共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36.42亿t,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和新疆。全国共圈定菱镁矿最小预测区129个,获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矿石量)131亿t。全面总结并建立了菱镁矿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及区域预测模型,共划分菱镁矿成矿区带11个。  相似文献   

19.
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承德地区矿泉水资源,探求区域内含锶矿泉水成因并圈定矿泉水潜力区,依托承德地区项目组所开展的含锶矿泉水调查与勘探,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泉、地表水样品采集及含锶矿泉水检测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含锶样品测试分析数据,针对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以及含锶点图层叠加耦合,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内三大岩类中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分析,明确指出了本区富含锶的岩性地层潜力层;利用GIS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将区内含锶矿泉水分布与岩性、构造在空间上叠加并进行关联分析,圈定出富含锶矿泉水潜力构造区域带,分析研究区域内含锶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为进一步指导研究区探寻构造带及地层中的富锶矿泉水潜力区,提供精准靶向目标;为进一步研究含锶矿泉水成因,尤其是富锶水与构造密切性、开采条件等因素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结合常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对云南昭通地区煤层的聚集、赋存规律进行了总结,最终圈定了12个含煤远景区,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煤炭资源勘查提供了靶区。本次在高山峡谷区成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为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煤炭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