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结构特征及围岩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是洞室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围岩分类实质就是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本文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溪洛镀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并建立了适合本工程的围岩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5242006010815洪湖水环境现状及主导因子=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alstatus and dominant factor analysis in Honghu Lake/杜耘,陈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481~485图1表5参8(宋金叶)HNX5222006010816流域尺度的营养物质输移模型研究综述=An overview:de-velopment of nutrient transport models at catchment scale/赖格英,于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574~578分析了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移模拟机理性模型的结构特征,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模型的研究动态、主要模型功能、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受同一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其岩性及围岩条件相似,成岩年代十分相近。月山岩体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18个,所以研究两个岩体空间位置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次收集以往磁测资料,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并对五横岩体及月山岩体北枝可控源深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两个岩体深部是相连的。本次研究成果,为五横地区的找矿突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陡倾小交角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和一般的均质岩体隧道是不一样的。通过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手段,以重庆涪南高速公路鸭江隧道工程为例,对陡倾小交角层状岩体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陡倾小交角层状岩体来说,层理面是主要控制结构面,隧道的开挖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形成临空面,这部分岩层会向洞室产生滑移,从而引起地表的较大沉降;岩层倾角越大,地表沉降也会随之增大;与一般均质岩体隧道不同,陡倾小交角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变形具有非对称性,最大变形一般发生在顺层向。研究结论可供今后陡倾层状岩体隧道的施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胡卸文,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系主任。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1992年以来,胡卸文共主持和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青年人才基金及省部级等20余项科研项目。多年的科研工作使其在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环境工程地质和岩土体稳定性及其加固治理具较高的学术造诣,尤其在岩体分级及其力学参数取值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论点和手段。如所完成的“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坝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成果中,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他改变以往只进行“质”(即地质属性)的分级,而无“量”(即岩体力学参数)相配套的习惯作法,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岩体质量分类体系,即除对岩体质量的优劣进行分级外,更重要的是包含相配套的岩体力学参数选取这一重要内容。并从系统理论出发,得出了力学参数与反映岩体质量优劣的指标相关式,使岩体质量分类更趋合理,同时也使力学参数选取更加客观反映实际。该项目在1996年经部级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  相似文献   

6.
隧洞塌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以小关子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来讨论如何用相关的因素建立隧洞塌方高度的预测模型。经过分析后认为该隧洞塌方高度主要与断层在洞向上的视倾角和厚度,水电围岩分类评分和围岩的RQD值有关。先以此四个因素为自变量,塌方高度为因变量建立起隧洞塌方高度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模型的结果对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所需的样本进行扩充,进而建立起BP神经网络塌方高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川藏公路拉月滑坡破坏过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纪名 《山地学报》2003,21(Z1):133-138
拉月滑坡是川藏公路线上典型的岩质滑坡。拉月一带斜坡岩体中节理裂隙十分发育,节理、裂隙间相互切割、组合,形成具不同块状结构特征的岩体,特别是不同结构特征的岩石块体相互嵌合,形成具不同稳定状况的的岩体结构。拉月滑坡的发生机理是因块状破坏而引发的滑坡,拉月滑坡破坏过程模型试验就是从机理上分析滑坡的发生过程。拉月滑坡模型试验采用了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建立相似的试验模型,重现滑坡体的受力状态、变形和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8.
气候资源     
5162.3 2003031978川西高原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分析=A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tereoseopi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li-mate resourees in western Siehuan Plateau/胡继华,曾皓刀中国农业气象一2003,24(1)一54一57 川西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立体气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时间上的四季不分明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缺陷.经综合分析得出亚热带、温带、寒带3个经济发展气候带,对综合利用立体气候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应用价值,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图1表2参3(宋金叶)HNP422 .1,N39 .X84 2003031979…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物探工效高、信息丰富、成本低、勘探周期短、效果好等优点,得到了大家的重视。EH4电磁成像系统最近几年较好地应用在工程物探中的一种手段,它利用不同岩性和相同岩性不同赋存结构间所反映的电性特征差异,可用来测定、基岩的起伏情况,测定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及产状以及评价岩体质量和工程地质围岩分类等。本文结合张唐铁路定测阶段的施工,选择典型地段为实例,对围岩分级和不良地质体圈定进行了分析,探测结果与地勘结果相吻合,表明该系统对探测铁路隧道地质勘察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 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李天斌  王兰生  徐进 《山地学报》2000,18(2):171-176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方法 ,再现了铜街子水电站浅生时效构造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它是区域性剥蚀卸荷过程中因岩体中残余应变能释放、时效变形而在浅部岩体中形成的一种垂向卸荷型变形破裂迹象。  相似文献   

12.
盐湖水化学类型的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磊  吴启勋  宋萍 《盐湖研究》2004,12(1):46-50
应用判别分析分类技术研究了盐湖水化学类型。结果表明,用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的变量(X1~X8)对区分盐湖水化学类型有显著作用。考虑这些变量,依据判别分析分类技术建立了盐湖水化学类型的数学模型。其判别函数可以成功地对盐湖样品进行水化学类型的判别或预测。  相似文献   

13.
山体(岩体)破坏和发展过程可以看作为裂纹扩展的过程,可以实现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为此,研究了一种薄盒式光纤岩体裂缝计.给出了其结构设计,并对该薄盒式光纤岩体裂缝计的性能进行了位移和压力两项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光纤岩体裂缝计,具有可靠、实用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对于山体(岩体)(或其他裂缝工程体,如水坝)的变形发展和失稳的机理研究和早期预报,将是一种良好的传感监测设备,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陡坡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中型钼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灵山超单元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侧,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次为磁黄铁矿、斑铜矿等。灵山超单元花岗岩岩石类型属高硅富碱钙碱性(偏碱性)系列,SiO2含量72~77%,K2O+Na2O总量大于7.9%,K2O/Na2O大于1。矿床的围岩蚀变叠加组合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组合、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组合。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斑岩型钼矿床,结合岩浆岩特征,成矿作用于与岩体关系密切,并可能受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世界上产超大型蛭石矿床的杂岩体中均发育有典型的碱性岩类,如霓霞岩、磷霞岩、霞石正长岩类,一般认为矿床的形成与该类岩浆作用有关.但是且干布拉克杂岩体不含典型的碱性岩类,矿床与富碱质超基性-碳酸岩浆有关,就成矿杂岩体的岩石类型而言,该矿床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个特殊类型.通过对该岩体不同岩相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岩体Sm-Nd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95%可信度,MSWD=0.055 4),εNd(t)=0.471,模式年龄TNdDM为1 208~1 635 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6.
选择敦煌莫高窟72窟为实验洞窟,用人工冷凝收集洞窟蒸发水分,并定期监测δD和δ~(18)O值。同时监测莫高窟降水、潜水、大泉河水等背景环境水分的δD和δ~(18)O值,应用水同位素示踪原理揭示洞窟蒸发水分来源。2 a的洞窟蒸发水分、莫高窟降水、潜水、大泉河水、围岩水分的同位素δD和δ~(18)O监测表明,洞窟蒸发水来自地下潜水。用在线降水同位素计算的当地降水年值、加权平均值、野马山降水年值表明党河水来自野马山降水,它是莫高窟地下潜水/大泉河水的合理来源,存在清晰的来源通道。在潜水向上运移过程中,围岩选择了δ值相对偏正的水分;围岩温湿度对蒸发水分的δD和δ~(18)O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崩塌危岩体是山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村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崩塌危岩体形态、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将其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其勘查、评价、防治的水平,供其防治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区城市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面临建设用地不足、交通拥挤、人口密集的压力,地表空间严重短缺。然而,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条件却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成为山区城市发展中的一种宝贵资源。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为例,基于地形、岩土、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条件,并考虑文物保护区及城市功能设施、空间需求及经济因素,评估了延安市区376.68 km~2地下空间天然资源量、可开发资源量,对河谷以下50 m及川道两侧1 km内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进行了定性评估。结果表明,延安市地下空间资源丰富;地下空间天然资源量、可开发资源量约为188.35、174.48亿方;地下0~-10 m,-10~-30 m,-30~-50 m适宜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量分别为23.25、11.52、1.44亿方,较适宜开发的分别为4.18、62.44、71.65亿方,沿川道两侧适宜开发的侧向山体空间资源量为12.29亿方,较适宜开发的资源量为81.50亿方;延安市围岩类别自Ⅱ-Ⅵ级,其中Ⅱ-Ⅳ级围岩工程性质良好,有利于地下空间开发。本文提出了"垂向地下+侧向山体"地下空间组合开发的理念,同时提出了延安市地面建设和地下空间协同开发方案,这将成为延安乃至其他山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主要岩层方岩组(K1f)的22块岩石标本进行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的X荧光和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分析了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岩性特征与地貌成因的关系:(1)方岩组(K1f)砾岩中的火山岩砾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高,SiO2含量普遍也很高(在44.90%~75.80%之间),表明岩性总体上抗风化能力强,这使江郎山丹霞地貌最具特色的"三爿石"历经沧桑仍能巍然屹立,江郎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发育晚年时期的典型代表.(2)方岩组(K1f)的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其胶结物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粒间孔隙约占20%~25%,局部可见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现象.岩石薄片鉴定可看出,其粒间孔隙很可能是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的结果,而且构成砂岩的岩体的流纹岩岩屑等其本身就具有气孔构造,这些岩屑在显微镜下可见已经强烈泥化,岩体抗风化程度较低,这是构成该区地貌岩性之一的砂岩被侵蚀和风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3)在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方岩组(K1f)岩性对地貌的形成起了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岩性的特征及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导致的差异风化现象,对该区丹霞地貌后期的微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岩性差异风化是江郎山山体崩塌、扁平状洞穴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也为研究江郎山等丹霞地貌山区地质灾害的岩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区域规划     
X171 .4,X3 2004043512都阳湖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技术二Integrated technology叩-proaCh for Poyang lake watershed planning and man笔ernent/戴星照,方豫…//江西科学一2003,21(3)一217一221 从80年代开始实施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是一项针对都阳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综合管理工程.回顾了山江湖工程10多年来实施流域管理战略的过程,分析了都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发展阶段和新时期流域综合规划和管理的战略思想,同时提出了建立都阳湖综合流域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和一种对流域生境进行制图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建模的综合评价方法.图2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