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铜 1、生理功能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在生物体内常与蛋白质结合并以酶的形式发挥功能作用。铜可维持正常造血机能,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并有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等作用。此外,铜对胆固醇代谢、心脏功能、免疫功能、激素分泌等也有影响。人体缺乏铜元素不多见,但在蛋白质和能量营养不良婴儿恢复期、早产儿、长期使用肠道外营养病人而营养液中未加铜,以及消化道功能障碍者可出现铜缺乏。铜缺乏者可发生不同程度贫血,此外还可见到关节炎、动脉病、色素消…  相似文献   

2.
一、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必需要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铬、钼、钴、钒、镍、氟、碘、硒、硅等14种。微量元素在维持人类健康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在各种酶系统中起催化作用,以激素或维生素的必需成分或辅助因子而发挥作用,形成特殊功能的金属蛋白等。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生命体,同时又是各种化学反应密切配合的体系。人体与外界环境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生存需要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所必需的Fe,Cu,Zn,Sr,F,I,Se,Si等微量元素,无论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而Cd等无生物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只能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麦饭石是指一种半风化状的中酸性岩浆岩,因外貌颇似大麦煮出的饭团而得名。日本人称它是“健康石”,朝鲜人称它是“矿泉药石”,我国台湾省的人民则视为“长寿药石”,由此可知它是一种药用矿石。麦饭石中至少含有人体所需要的30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锌、铜、铁、钴、锰和硅的含量极为丰富。在医疗上它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的效能,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长期饮用麦饭石浸泡的水,可起到排除体内毒质,加速离子交换,促进血液循环和洗涤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皮肤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伸缩机能,清除疲劳,增强体…  相似文献   

5.
鲁西铜石中生代复式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石岩体就位于燕山早期,有五次脉动侵入活动,相应地可建立五个单元,归并为铜石超单元;岩浆末期形成细晶岩、霏细岩,热膨胀形成隐爆角砾岩、侵入角砾岩及沉陷角砾岩等.铜石岩体具有花岗岩类高位深成复式岩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制得张氏马尾藻(Sargassum zhangii)粗多糖,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脱脂,Sevage法脱蛋白,得到张氏马尾藻初级纯化的多糖(ZSP),分析ZSP化学组成,模拟人体胃肠道pH环境,测定ZSP对胆固醇胶束中胆固醇的抑制作用及结合胆酸盐活性;采用MTT法观察ZSP对HepG2细胞生长影响,并研究ZSP浓度和作用时间对HepG2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人体胃肠道pH环境中,ZSP对胶束中胆固醇的抑制率高达18.74%,与牛磺胆酸钠、胆酸钠及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高达57.69%、64.72%、69.03%;在48 h内,100、200、400、800、1 600μg/mL的ZSP对HepG2细胞的生长均无抑制作用;100、200、400、800μg/mL的ZSP在48 h内均可降低HepG2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降低程度与外源性ZSP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ZSP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活性。  相似文献   

7.
铬是环境污染及动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铬的毒性及生物可用性不取决于铬的总量,而是取决于存在的形态,铬的价态不同,对人体作用迥然不同。适量的Cr(Ⅲ)为人体所必需,是维持体内正常的糖.月旨肪,蛋白质代谢的必需元素,而Cr(Ⅵ)则对人体有高度毒性,具有干扰生物酶活性,致癌,致突变等作用。因而在环境水质监测中,不仅要检测样品中铬的总量,同时也要分别检测各种价态铬的含量.对Cr(Ⅵ)Cr(Ⅲ)的测定已报道的有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共沉淀法,电化学法等。但这些方法分离富集手续繁琐,时效低,且大多数方法基于测定Cr(Ⅵ)和总铬量,需要从Cr(Ⅲ)到Cr(Ⅵ)的转化步骤。  相似文献   

8.
在以豆粕、酪蛋白、鱼粉(质量分数分别为33%、17%、15%)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5%和2.0%的胆固醇,制成6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为(24.00±0.19)g的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8周,研究胆固醇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水平胆固醇对军曹鱼生长有改善作用,而高水平胆固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WGR)(P0.05)、成活率(SR)(P0.05)、饲料系数(FCR)(P0.05)在0.4%组较佳,随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幼鱼有增重率、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大趋势。幼鱼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病变率有增大趋势。添加胆固醇后,全鱼、肝脏和肌肉中粗脂肪0-0.4%组有上升趋势,0.4%-2.0%组有下降趋势;鱼体粗蛋白有上升趋势,肝脏中胆固醇有先降后升趋势,但水分和灰分的变化不大(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有上升趋势。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有先升后降趋势。在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少量胆固醇(0.4%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军曹鱼幼鱼生长,影响机体脂代谢,但过多添加会抑制生长,并造成肝脏病变。以SR为判据,饲料中军曹鱼对胆固醇最适需要量为0.566%。  相似文献   

9.
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古特提斯洋何时开始裂解非常缺乏研究.根据东昆仑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简称"夏日哈木矿床")发现的事实,以及近年来在东昆仑、南祁连和阿尔金发现的一批早古生代末和晚古生代初之...  相似文献   

10.
四川西昌地区的米市中生代陆相盆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最近在盆地内下白垩统飞天山组(K1f)中发现了与砂岩型铜矿伴生的铼。铜铼矿体赋存于飞天山组碎裂状、透镜状砂岩中,矿石中见有大量细脉状沥青分布。为探讨米市盆地砂岩型铜铼矿床(点)中有机质(沥青)对铜铼成矿的作用,对矿床(点)中矿石及沥青进行了矿相学、显微结构、红外光谱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矿物呈它形粒状分布于沥青之中,与之形成交代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Cu、Re含量;沥青是由下伏三叠系白果湾组中的古油藏发生热裂解形成的,证实了铜铼矿床的形成与古油藏有机质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该类型矿床的发现,为铼等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秋树湾铜钼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南侧靠近商丹断裂,铜矿赋存于北山角砾岩筒中,黄铜矿发育于角砾岩胶结物中。金属矿物简单,主要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矿石铅、硫同位素等表明成矿物质与深源浅成小斑岩体有关。氢氧同位素以及包裹体成分指示大气降水参与了成矿作用。铜钼矿形成于统一的接触交代成矿作用体系,后期热液使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发生退化蚀变并形成铜矿。  相似文献   

12.
(七)中条处处有铜矿 山西的铜矿各大山区几乎都有,但形成矿床的,即可被开采的,却只局限于中条山.中条山的铜矿分布广泛,年代悠久,产量可观.山西省铜矿储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中条山是我国第三大铜矿基地(第一云南,第二辽宁).中条山的铜矿产出在太古代到古元古代上下五套地层中.在垣曲的篦子沟和铜矿峪形成两处大型工业矿床.小型铜矿床更是星罗棋布,集中在闻喜、绛县、垣曲三县交界地段,成为著名的"铜三角".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简称光谱法)测定铜矿中砷的含量.光谱法用硝酸溶解样品,无须分离铜、铁、硅等元素,直接于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上测定砷含量.克服了传统铜矿中砷分析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以及需特殊装置的不足.该方法测试准确、可靠,可满足铜矿中砷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4.
昆布寡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实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沿海藻类昆布(Thallus laminariae)中提取昆布多糖,经降解后得昆布寡糖。采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法诱导SD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昆布寡糖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寡糖溶液8周,定期观察体重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昆布寡糖对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增加体重,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但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不明显。可见,昆布寡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内乡夏馆-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非加丹加-赞比亚成矿带是世界闻名的铜钴铀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 成 矿 具 有“多 期 次、时 空 分 布 集中、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通过对该地区各类型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研究沿革以及进展的系统述评,获得了以下认识:泛非运动导致了区域性多金属成矿事件,铜钴矿化主要集中在850~640,590~530,525~500Ma3个时期,铀矿化主要集中在650,540~530 Ma2个时期,铅锌矿化主要集中在680~600,500~450 Ma2个时期;该地区成矿金属元素以壳源为主,主要受造山活动影响形成的高盐度热卤水分别从不同类型的基岩中萃取金属元素并在特定区域富集成矿,其中长英质基岩主要提供了铜、铀 矿 源,而铁镁质类岩浆岩则主要提供了钴、铅、锌矿源。此外,还对该地区各类型金属找矿方向提出了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复合酸化剂对鲤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鲤鱼(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复合酸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3%),研究复合酸化剂对其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复合酸化剂显著(P<0.05)提高鲤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以及饲料蛋白质沉积率等生长性能指标;2)添加质量分数0.3%的复合酸化剂时,鲤鱼肝胰脏、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酸化剂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鱼体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肥满度及内脏比等品质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鲤鱼饲料中添加以柠檬酸、乳酸、磷酸等为主的复合酸化剂,可显著提高鲤鱼肝胰脏、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促进鲤鱼生长。  相似文献   

18.
滇东及滇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连续、出?良好,是全球重要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研究区域之 一.区内发育众多典型剖面,包括滇东晋宁÷树村剖面、滇东北肖滩剖面以及会泽地区老林剖面和朱家箐剖面 等.尽管这些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已较为详细,但同λ素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仅在÷树村剖面和肖滩剖面有 报道.本次研究在会泽蜂子箐剖面纽芬兰统朱家箐组中谊村段下部发现了一凝灰岩层,实验获得 LAGICPGMS锆 石 UGPb年龄(532.0±3.5)Ma.根据从该剖面朱家箐组中处理出的小壳化石以及岩石地层序列的详细调查,蜂子 箐剖面可与滇东及滇东北典型剖面进行较好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此外,该剖面中谊村段凝灰岩锆石年 龄值与÷树村剖面第5层凝灰岩锆石年龄值相近,可能源于同一火山喷发事件,若此,该事件的沉积在滇东及滇 东北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可作为本区域纽芬兰统对比的一个新标志,值得今后研究关注.   相似文献   

19.
海底热液作用的发现及其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年代以来,在红海、加拉帕果斯、东太平洋隆起、加利福尼亚湾以及大西洋中脊等地发现了海底热液活动并有富含重金属的沉积物形成。D.L.Williams和R.P.Von Herzen(1974)认为,地球散失的总热量里约有20%是由于海底扩张中心的热液对流,因而海底热液作用具有全球规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忽视。对于认识海水地球化学平衡和研究某些形成于海底的矿床的成因,它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专题地图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如国土资源管理、水电、交通以及城市规划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而地图内容的符号化是专题地图制作的核心内容,地同符号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常用的GIS制图软件一般采用地阔符号库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各种符号,但其主要侧重于系统自身的维护及符号编辑、制作功能,地图符号缺乏通用性。为了满足各领域用户的大信息量需求,必须设计一种适用于各种GIS软件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