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是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支持下确定的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航磁、航重和航电)综合试验场.综合试验场的选址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困难的工作,因为综合试验场要求同时满足航磁、航重和航空电磁等多种测量系统检验条件.因此,综合试验场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基本原则:要求试验场及周围人文环境干扰少;地形有一定起伏;地质内容丰富,最好有已知铁矿点(或小型铁矿床);航磁、航重、航电异常明显等.根据这些原则,采取“先选区后选场、区中选场”的方法,在综合分析对比地形、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并实地考察后,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四子王旗试验区,对四子王旗试验区作进一步详细工作后,在试验区东北角大井坡地区确定了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的范围和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2.
全面采集并分析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场(大井坡实验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地质、地形、遥感、磁、重力和电磁等资料,在试验场内选取3条典型剖面,以电阻率测深剖面为约束,采用多边形2.5D棱柱体模型组合法建立典型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正反演,并通过剖面与平面相互验证的方式,开展重、磁、电综合解释研究。通过研究,全面掌握了试验场内断裂及岩性构造的分布规律,试验场被中部近EW向和北部呈NEE向展布的两条断裂分割成南部褶皱区、中部断隆区和北部坳陷区3个区域,为试验场综合解释填图提供了依据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和研究工作。为此,开展了对国外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情况的调研,详细总结了加拿大安大略湖Reid-Mahaffy航空电磁地球物理试验场选场条件、建设方案以及试验场应用等情况,为我国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插件技术在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着地球物理软件自身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技术难题,采用插件式的软件架构来构建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在研究插件技术的本质及开发要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GeoProbe平台和插件接口设计及其管理、调用机制.应用该理念研发了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并采用插件形式综合集成了863计划重大项目《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中的航磁勘查系统、航空重力勘查系统、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等研发课题的软件成果,形成了新一代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5.
国家铀资源评价(NURE)计划实现了覆盖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的1∶250000 NTMS图幅航空γ能谱测量和航磁测量,通过简要回顾该计划历程,重点针对NURE中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航空γ能谱和航磁测量),讨论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中测量技术、数据处理及解释方法等。NURE航空测量在铀矿勘查和辐射环境评价、洲际航空地球物理编图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总结NURE航空测量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勘查现状,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实施我国陆域范围内的航空γ能谱和航磁框架性测量,实现对我国陆域航空γ能谱测量全覆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γ能谱测量与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三维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坤  侯卫生  刘修国 《地球科学》2006,31(5):663-667
为实现地球物理数据对城市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以3D GIS作为基础平台, 从数据与信息管理、多方法综合处理与显示、成果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及信息发布等4个层次阐述了三维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框架的构建; 数据与信息管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提供数据基础.GIS支持下的第2层次作为数据显示和多方法交互综合处理的工具而存在, 并为成果信息表达提供基础.后2个层次实现城市地球物理成果数据的展示功能.第3个层次是对成果数据的三维再现, 而第4个层次则通过Web来发布成果信息.在构建三维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时, 存在2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要实现多期次海量的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问题.提出了以地球物理勘探点、线作为多方法数据融合的基础, 分层次、专题按要素的方式建立多维数据库, 以达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 (2) 成果信息的可视化问题.为了在三维空间中再现成果数据, 将地球物理形式的数据转换成地质形式, 设计了一个以线框模型为基本思想来表达三维地质模型的数据模型.将提出的系统框架结合华北某地区进行了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空物探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航空物探是一种集多种新技术为一体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等特点。常见的航空物探有航磁、航空电磁、航空放射性和航空重力测量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五飞机上航磁梯度测量系统的安装与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禄  蔡文良 《物探与化探》2006,30(3):224-228,232
介绍了在单阀双翼的运五飞机上安装既可进行垂直梯度测量,又可进行水平梯度测量(包括横向和纵向水平梯度测量)的航磁梯度测量系统的方法,初步探讨应用航空地球物理综合测量系统(AADCⅡ)自动航空磁力数字补偿仪的方法,并对补偿结果进行评价。多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补偿方法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国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1:100万高精度航磁测量的完成填补了我国大陆航磁的最大一块空白区,采用的方法技术和获得的地质解释成果为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矿产资源勘查部署提供了目前最为完整的区域性地球物理资料,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利用最新实测的航空重磁综合测量数据, 结合野外踏勘与物性测量结果, 采用化极、向上延拓、垂向导数等场源分离或异常提取技术, 研究了大杨树盆地南部及周边不同类型岩浆岩的重磁异常响应, 圈定了其空间分布范围, 揭示了区域岩浆岩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迥然不同的航磁异常特征; 本次采用的突出局部重磁异常的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酸性、中酸性、中基性等岩浆岩; 本次系统圈定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岩浆岩百余处, 多数岩浆岩沿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及其两侧分布, 尤以断裂交汇部位最为发育, 说明断裂对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航空重磁揭示研究区发育较大规模的隐伏中基性火山岩, 为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和火山岩盆地油气藏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地调局专项支持下,于2010年成功研发了既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又支持软件集成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中心研制的航空物探软件系统、航空物探处理解释系统及21世纪以来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方法新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GeoProbe Mager)。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发的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集磁力、重力、伽玛能谱、电磁数据处理与成图、数据转换处理、综合分析、成矿预测等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地调局专项支持下,于2010年成功研发了既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又支持软件集成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中心研制的航空物探软件系统、航空物探处理解释系统及21世纪以来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方法新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GeoProbe Mager)。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发的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集磁力、重力、伽玛能谱、电磁数据处理与成图、数据转换处理、综合分析、成矿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300多个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处理一维、二维等类型数据,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14.
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能源矿产资源。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铀矿成矿区,华阳川地区发现的华阳川铀多金属矿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的东段。目前,在华阳川及周边已发现多处铀矿及铀矿化点,铀矿找矿潜力巨大。为解决华阳川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资源勘探及外围实现找矿突破对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的需求,在华阳川铀矿区进行了航空伽玛能谱/磁法、航空瞬变电磁/磁法、航空重力/磁法等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不同高度和不同尺度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同时在地面开展了相应的重、磁、放射性测量、不同装置的激电测深及多种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查,对这些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铀矿资源勘查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在外围找矿有利区段开展了示范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不同勘查阶段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为华阳川地区铀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支撑,对其他复杂条件区的隐伏铀矿勘查及其他隐伏金属矿的勘查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新余铁矿整装勘查区内分析航磁和航空伽玛能谱特征,结合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深入研究新余式铁矿分布规律及地球物理成矿背景,进一步分析其矿床的成因。分析总结新余式铁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成矿标志,并根据航空地球物理特征得出了关于找矿的一些研究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史建民  韩吉龙  胡鑫 《世界地质》2013,32(4):832-839
在完成大兴安岭地区 1∶ 5 万航空物探测量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地质、化探、遥感、地形等资料,采用 “综合筛选”原则对区内的航磁异常进行了筛选,并择优对重点异常开展了综合查证。将区内航磁异常划分为 9 种类型,并对典型的异常区的地质、物化等资料做了详细分析,初步总结了查证经验,为今后区域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等工作提供较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取得重要成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新近完成的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1:1000万高精度航磁测量方法技术和地质解释成果,该项上填补了我国大陆航磁的最大一块空白区,为我国西部地区地质调查,能源与固体矿产勘查以及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等提供了目前为上最为完整的区域性地球物理资料和具有重要价值的调查成果,同时促进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海拔山区的特殊性,在高海拔山区开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需要满足飞机的性能要求。通过分析高海拔山区地理环境、气候的特殊性及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的特点,从高海拔机场起降能力、飞机减载后商载能力、爬升率、低空性能及升限等方面,提出了在高海拔山区开展大范围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飞机选型原则。对比分析了空中国王350ER、塞斯纳550奖状Ⅱ等飞机的主要性能,特别分析了空中国王350ER在西藏东部地区的航磁调查实际飞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空中国王350ER的实际飞行性满足高海拔山区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认识极地区域构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回顾和分析南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在南极地区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出南极地壳结构研究、南极古大陆重建与恢复、南极火山与岩浆作用调查和南极冰架与地质相互作用研究等4方面典型实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为南极地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20.
Prid.  DF 吴国学 《世界地质》1993,12(1):110-111
航空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是航磁和放射性测量。它作为地质填图的一种手段在矿产普查和资源预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应用则是在靶区预测和区域性研究方面。尽管在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航空技术等进展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图像处理在扩大航空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领域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它可以用肉眼很容易地从一个适当放大的图象上分辨出两个细小的或粗略的信息。这个图像即减少了熟炼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