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气象资料收集监控系统是用于对实时天气观测资料及预报产品的收集、转发、监控、质量统计的系统 ,该文对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和配置、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进行了较详细介绍 ,作为 92 10气象信息业务系统(MIOS)的前端处理软件和备份 ,满足了系统稳定可靠、质量监控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徐晓琳 《山东气象》2008,28(3):38-39
为了提高通信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气象报文的上传及时率,开发研制了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各种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的实时监控、查询、告警等功能。主要介绍了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实时监控系统的平台概况、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开发技巧。  相似文献   

3.
为弥补宁夏气象部门市县级用户缺乏资料监控管理的短板,研发了以宁夏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为主要数据源的市县综合业务监控系统。首先从逻辑结构设计和数据流程设计阐明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ElasticSearch、Quartz定时任务调度框架、采集代理程序等关键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该系运行正常,监控效果良好,能够为宁夏气象资料的传输提供一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象信息业务监控系统的资料组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州区域气象信息中心是华南地区气象信息集散中心与广东省气象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 ,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北京、南宁、海口、香港、澳门以及省内各市气象台和电信部门。在信息化的今天 ,每天进出广州区域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资料都是以海量级计算的。为了能及时、准确监视进出主干网的气象信息情况 ,掌握气象业务信息的传输时效、通信质量、提高值班的监控能力和通信管理能力 ,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提高信息资料的时效 ,满足气象业务预报、服务的需求 ,广东省气象局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决定研制一个本区域中心的气象信息业务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市地气象台(局)运用Internet进行气象信息资料的收集、交流和发布以及远程监控和维护等方面的初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资料收集与传输层面上,根据各类气象资料的传输特性(观测频次、传输时效、文件命名等),基于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台站到省,省到国家气象局、卫星广播资料等各类气象资料收发自动化实时监控,以B/S和C/S 2种方式展示给用户,除了按时次、报类、站点、时序图、GIS地图等多种功能的监控外,还实现了异常数据收发的语音报警、短信通知及传输质量报表统计和评估功能,系统可扩展性好,功能齐全,能够满足现有业务和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已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益,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为数据收发、网络运行及相关业务系统的监控提供了自动化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简称CIMISS)内气象资料为数据源,设计一个气象综合观测自动化监控报警系统,实时监控观测数据的传输情况,同时通过收集历年来各地区观测到的历史极值、故障和数据异常情况,建立要素阈值算法判断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异常,并将异常告警信息分别推送至电脑端和手机微信端,方便气象工作人员查看,及时进行故障处理。该系统集多个监控平台为一体,对气象观测数据监控和告警效果良好,大大提高台站维护维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对推进气象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海河  孟昭林  张春晖  李雁 《气象》2011,37(10):1292-1300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济南市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传输网络的构成,对自动站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中资料接收、监控、处理和产品分发、Micaps格式转换等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省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整合气象信息资料传输管理、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和短信报警等业务质量管理功能,设计开发了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重要值班平台之一。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湖北省各类气象资料收集上传质量呈现上升并保持稳定的趋势,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经自动数据质量控制后数据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采用主流成熟技术开发,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河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实时业务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GIS二次开发组件技术在Borland C + +Builder 5.0环境下开发完成,实现了对各类上行气象报文传输质量、网络质量、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传输率的自动实时监控,监控结果以表格和图形两种形式实时自动刷新,出现错情后自动报警,还实现了省中心到台站网络质量专题信息的地图发布.系统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国省气象通信系统(CTS2)通过部署消息中间件(RabbitMQ)实现文件类(FILE)和消息类(BUFR)气象数据的收发业务。本文在梳理文件类和消息类资料传输流程的基础上,基于开源监控平台(Zabbix)设计了一套消息中间件监控与告警系统,实现了消息队列的精细化监控与告警,并通过开源监控工具(Grafana)直观展示监控指标。该系统通过辅助值班人员监控消息队列从而快速定位气象数据传输故障,提高运维效率和气象数据传输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L波段气象探测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波段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用来监视包括L波段探空设备与探空数据在内的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网总体运行情况。基于L波段探空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与探空资料,结合业务运行经验与用户需求建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利用L波段高空监视系统,结合探空资料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探空系统存在的问题;高空监视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国探测网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高空探测网稳定运行,提高气象探空数据质量,业务效果显著。但是在探空质量评估中也发现位势高度、温度以及风向与风速变化阈值存在控制过严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以避免虚警次数过多。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资料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是天气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因此,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关系重大。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资料质量的关键环节,起到重要的把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站四网”观测资料具有数据量庞大、资料体系构成复杂、资料误差来源多、实时监控要求高等许多不同于传统人工观测资料的新特点,因此,抓紧完善基层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切实提高气象综合观测资料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省及省级以下基层台站当前重点要完善层级质量控制模式,消除上下一般粗、上下重复劳动的弊端,建立起不同层级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协作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郭发辉  王颖 《气象》2003,29(7):19-22
介绍气象辐射资料准实时处理系统的结构、系统主要功能、系统设计的工具和系统运行情况,较详细地论述系统中资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薛蕾  刘乖乖 《气象科技》2007,35(B12):37-40
为了实时监视新增资料的时效和质量情况,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承担了“中国气象局多轨道探测资料实时监控与统计平台”项目。其中,实时资料的查询统计系统是整个项目的主要开发任务之一,该系统采用.NET技术结合水晶报表工具进行开发,提供了灵活的监视、查询和统计功能以及完善的报表操作功能。从系统分析、系统实现以及系统特点3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率是气象预报服务及时准确的基础,是衡量通信系统运行可靠程度及运维保障能力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各级业务人员通过不间断值守班来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质量。随着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对资料传输的时效性、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气象资料的综合监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地面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广西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基层台站无人值守业务调整,设计并实现广西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系统。该系统集数据传输监控、数据传输时效统计于一体,通过自动监控告警、主备站资料(要素)智能识别替代、双条传输链路热备等设计,建立一套无人值守传输业务流程,从技术上支撑业务改革调整,大大降低基层业务人员工作强度。业务应用分析表明,无人值守系统运行可靠,业务质量保持高水平稳定,业务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李永利 《气象》2006,32(S1):108-112
为解决现有通信网络系统不能满足新业务发展需求的问题,利用现有的业务网络资源,采用B/S结构开发了集气象信息传输、监控、查询、质量统计和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程全网全视频运行监控系统,提高了通信网络的传输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兰红平  毛夏 《广东气象》1996,(4):21-23,31
自从微波专线开通之后.我台和广州区域中心电信台之间的通信状况有很大的改善。通信质量和通信内容都有了显著提高。我台从广州拷贝到的气象资料成倍地增多,预报员可以掌握的气象资料更多了。但是随着我台业务的发展和城市气象服务对气象时效的要求,原先利用手动从广州中心拷贝气象资料的方式已不合适。为此我们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全自动的资料获取系统(以下简称资料获取系统)。本系统在1995年5月投入业务运行。1.资料获取系统的设计思路资料获取系统能够全自动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电信台拷贝气象资料到我台的NOVELL网。该系统是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