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区矿床虽见于玄武——辉綠岩系中,但其产状、规模、矿物組合,均与一般玄武岩中之銅矿有所不同。矿床形态呈脉状,矿石組合为銅鉛共生,在现有銅矿工业类型中尚屬少见。现介紹加下: 一、区域地質概况矿区位于湄公变質带之东緣,区内除有少許絹云母片岩可能为前震旦紀之变質岩外,二叠紀灰岩为零星之透鏡体,其余均为三叠紀之紫紅色砂頁岩。火成岩沿瀾滄江两岸出露,由西到东依次为花崗岩、花岗片麻岩及玄武——輝綠岩。按实地所见,玄武——輝綠岩常有穿插于三叠紀砂頁岩中,並使围岩变質为板岩的现象(图1),故其生成时代当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2.
一、矿床地質概述 (一) 地层: 矿区內最老的岩层为震旦紀白云岩和角頁岩。白云岩的出露宽度一般在300~1100公尺,岩层中常夹有燧石和白云質的条带及結核。角頁岩在矿区內出露常可1~2层以上,在矿区内常与花崗閃长岩体接触,也有夹于白云岩层中者。角頁岩多呈黑色、黑褐色、紫色块状結构及不明显的片状結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黃鉄矿、磁鉄矿和磷灰石等,在靠近接触带的边部,有时出现紅柱石。在北湾子、朝梁子一带角頁岩的厚度較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者在勘探阶段所掌握的資料,本矿床在产状形态、矿物組合、脈石矿物等方面均有其一定程度的独特性。因之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 礦區地質概況 1.地层矿区在区域地質构造单元上屬“南京山前凹地”的东端。区域內出露的地层:自志留紀高家边砂頁岩,以至第三紀的紅色砂岩层,並广泛发育着白堊紀  相似文献   

4.
1958年9月为了在云南元江外圍寻找銅鉛矿床的勘探基地,故用金屬量测量进行1/5万普查389Km~2,在这一面积内发現了两个新矿点。經轻型山地工程揭露証实有矿体存在,茲将工作方法和初步經驗介紹如下。一、地質情況和地球化学特点 1.地質情况本区位于康滇古地軸之南端,以元古代昆阳系地层为主,其外围有中生代三迭紀和太古代哀牢山变質岩系等。沿昆阳系底部有大小不等的长英岩和基性岩脈呈岩瘤、岩牆出露,並受强烈变質作用。长英岩偶見有云母,而云母較多者多变質为云母片岩或片麻状长英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根据各地貭队近几年来所积累的大量普查勘探資料,以及我們自己的观察,試图以滇中区中生代紅层中沿层发育的含銅砂(頁)岩矿床为主,探討云南各地区、各时代、不同产状砂(頁)岩銅矿的地貭特征和成矿規律,并就爭論較多的矿床成因、矿床評价和找矿标志等問題提出我們的初步看法,希望能引起地貭界对我国砂(頁)岩銅矿的重視,并作为今后继續普查勘探和更深入地研究該类型矿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地質情况簡介 1.地層——貴州的地層分布是比較全面的,最老的有元古代的下江系变質岩,最新的有零星分布的第三紀紅色礫岩和泥砂岩,但分布最广而比較發育的地層是整个古生代和下部中生代。震旦纪地層底部常有冰碛層和其他碎屑岩,上部为矽質灰岩及白云質灰岩,与下江系呈不整合接触。寒武紀底部为石牌頁岩,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青海东部哈拉庫山东端地区普查(图1),對這一带出露的古老变質岩地层划分为前震旦紀及震旦紀兩个时代的岩系。由于所观察到的地区較局限,因而在区域性范圍內不能提供任何对比或联系的意見。这里僅能作为問題的提出,以供同志們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辽宁省內已勘探的几个小型矽卡岩矿床的資料,这类矿床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矿床賦存于震旦紀前——寒武紀灰岩与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的接触部。岩性为中一酸性的閃长岩、花崗閃长岩,花崗岩之类的岩石。岩相变化甚大,且有极为发育的酸性岩脉沿一定方向侵入。 (2)矿床沿接触带发育,形成由矿体及矽卡岩构成的矿带。矿体常在距接触綫的一定范围內、(300~500米)出露。矿带延长常自500米~几千米。其突出的特点是深度甚大,常为300~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經发現了金刚石砂矿床,因此一定也存在有原生矿床。下面談一下西伯利亚雅庫特地区的金刚石矿床,供同志們参考,希望能对中国同志在寻找原生金刚石矿床的工作中有所帮助。一、金伯利岩岩简分布的地质位置(见图1) 雅庫特的金伯利岩岩筒是分布在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邻接地区,即通古斯台向斜和安那巴德台背斜之間。在台背斜的隆起部分,出露的地层是古老的結晶片岩。褶皺和錯动在这里都較剧烈,其中并有閃长岩的侵入。在它的周围分布着震旦紀、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地层,褶皺较平緩。下古生代的地层,包括碳酸盐类岩在內,厚达2000米,其中有金伯利岩岩筒出現。  相似文献   

10.
我們工作地区广泛分佈的是前震旦紀片麻岩系,在片麻岩中找銅,无論在地質或物化探来说都是新課题。經过三年来工作,我們在这古老的地台上找到了較大的铜矿床,从而打破了“片麻岩中无矿”的錯誤論調。这里所介紹的只是經实踐后获得初步效果的实际結果。文中只着重定性的說明而没有罗列理論計算和定量推断。地質情況簡介清原地区內主要岩石力片麻岩,分正付片麻岩,前者为火成变質即花崗片麻岩系,后者为水成变質即  相似文献   

11.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們正进行勘探工作的是一个比較典型的低溫热液銻矿床,它賦存在中上泥盆紀的灰頁岩层中,在灰岩受到矽化的部份产出矿体。从开采与勘探资料证实,几乎所有矿体都是产出在背斜褶皺的軸部及傾沒处,一般是沿层間裂隙、空洞充填,呈扁豆状,脉状。上复的长龙界頁岩起了遮挡的作用,使其下部矿化富集;而矿液之通路是由分布在西部延伸达十多公里的二級断裂构造所构成。这就十分有必要用构造等高线图来分析成矿有利的地質构造,以有效地指导整个勘探工作。我們根据苏联专家的多次建議,编制了一些  相似文献   

13.
莫柱孫 《地质论评》1957,17(3):291-294
1952年五、六月間,筆者調查湖北陽新、大冶兩縣銅礦,曾在陽新縣西北30公里的赤馬山工作了四十多天。區內地層,除了志留紀的富池頁岩和一大片閃長岩的露頭外,其餘全是石炭紀的黄龍灰岩和船山灰岩,以及下二疊紀的棲霞灰岩。在這些石灰岩裏  相似文献   

14.
地質概況及地层的物理——地質性質 和村鋁土矿区位于峰峰煤田和村彭城向斜西翌,呈南北带状分佈。从地貌上看为丘陵、台地、冲沟及黄土平原組成的洼地;但从內部地質結构来說,則为一不对称南北傾沒的向斜。組成矿区的地层有:中奧陶系馬家沟統灰石,中石炭系本溪統硬質砂岩,上石炭系太原統砂頁岩(本統为峰峰煤田的主要产煤地层),及二疊系石盒子統砂頁岩和第四紀沉积物。 鋁土矿粘土矿及鋁土頁岩分佈在中奧陶系灰岩侵蝕面上,与底板粘土呈漸变消失关系。鋁土矿一般多賦存在灰岩侵蝕面上的低洼地区。矿体长度一般数十公尺至一百公尺左右,厚度約3~5公尺。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发生断裂,使鋁土矿矿床遭到錯动。从矿床露头分佈看,鋁土矿呈不連续的透鏡状或楔形产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北方震旦紀地層中,有幾处發現產狀相似的錳礦。該种礦床,產於震旦紀的海退層序中,在某地所見岩層層序自下而上为:(1)震旦紀矽質隧石石灰岩,厚1000多公尺;(2)震旦纪黑色紙状頁岩,厚70公尺,(3)震旦紀矽質石灰岩,厚30公尺;(4)含錳岩系,厚0—40公尺;(5)寒武纪底礫岩和  相似文献   

16.
绢英岩矿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陶瓷原料。矿区主要出露一套中震旦统并轻微变质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下部为巡检司组,主要由燧石条带灰岩和硅质灰岩组成,其中夹有石英岩、粘土质板岩透镜体;中部为龙家园组,主要由厚层白云岩、自云质灰岩及百英岩组成。上部为高山河组,由巨厚层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组成。与下伏岩层呈断层接触。矿区地层大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北北东或北东,倾角30—40°。矿区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一) 矿床的地質概況 河北省武安——涉县一带的矽卡岩型铁矿是分佈在太行山东麓中段,武安盆地边缘、山西台背斜与河淮台向斜的过渡地带。矿体大体上与主要构造綫相吻合,呈南北向分佈,多半沿燕山期中性火成岩侵入体接触带的凸出或凹入的部份而生成,接触的成矿因岩为中奧陶紀馬家沟灰岩,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大部为石英閃长岩或二长岩,如图1。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來,为了滿足工業建設的需要,在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展开了耐火粘土的詳細勘探工作。所勘探的硬質耐火粘土礦,其层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在奥陶紀灰岩之上的G层鋁土矿。該层鋁土矿被地質工作者置于不同的地質时代,在河南一帶被置于太原系,在河北山西一带被認为中石炭紀本溪系,在去  相似文献   

19.
安基山铜矿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宁镇反射弧西翼.矿区在华墅-亭子复向斜射乌山盆地东部边缘.出露地层有三迭系中下统青龙群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及硬石膏层,上统黄马青组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砂质泥岩;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石英砾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砂页岩.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褶皱轴向近东西.岩浆活动剧烈,主要火成岩呈岩株状产出,岩石热液蚀变与矿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以来,地质部門的广大职工在党的領导下,在双革运动中,創造了一种新的地质工作方法,即地质、物探、化探和探矿工程相結合的綜合地質普查勘探方法。也就是在地質普查勘探的各个阶段中,在地質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質矿产条件,合理地、有目的地利用各种工作手段,并使各种手段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便更迅速、更准确地达到地质填图、普查找矿和矿产勘探所应該达到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經提出,就受到各級地质部門的普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