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实现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的汇集和共享,国家测震台网开发了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该系统利用简易信息聚合(RSS)技术实现了全球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的汇集,速报过程、地震参数综合展示及地震速报信息的共享与发布。可利用这些数据开展进一步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地震自动速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新疆测震台网地震速报现状,基于新疆地震信息互联网门户网站,使用网站脚本、EQIM地震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库和软件编程技术,通过扫描和采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测震台网中心测算的最新地震速报数据,实现在网站上自动发布新疆行政地区的震情速报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市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与震情信息发布现状,基于VB.net技术设计了重庆市震情信息自动发布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与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的连接,从EQIM系统的Mysql数据库中获取地震数据,根据相应的发布规则,并依托电信运营商短信代理服务器,实现震情信息自动、快速、准确的发布。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级地震台网采用各自的交换协议及交换平台,尚未有统一的交换平台,这对业务系统及各级之间的信息交换极为不便。测震台网业务交换平台在各级台网间制定各类测震业务信息交换协议,为台站仪器参数基础数据、测震统一编目数据、地震预警、地震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台站仪器状态等信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存储及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重新计算了江苏省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并对地震预警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通过该工程建设,使得江苏省测震台网对全省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提升,并具备一定地震预警和信息服务能力,分析认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苏子项目的建设实施,能够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地震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6.
测震台网实时波形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确保测震台网波形异常能及时被检出是本文研究的目标。将历史高低噪声参照线作为异常判定标准,研发直观科学的台网运行自动监控系统,可为工作人员快速发现波形异常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该系统已在福建台网中心进行在线测试运行。选取2015年9月台网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85个台站波形异常自动检测正确率达到95.5%,能够满足目前台网运行维护的绝大部分需求,系统自动产出结果可为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震速报微博发布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健  侯建民 《中国地震》2015,31(2):456-460
微博已成为当今数据发布和传播的最佳自媒体平台,将地震速报信息及时发布到微博上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使民众及时获取地震消息,提高地震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地震速报微博发布系统能实时读取EQIM地震台网速报信息并将共享服务系统中的地震数据发送到指定微博账号,同时发布具有中国地震台网中心LOGO标识的震中位置图;在读取EQIM和发送微博时充分考虑到震级、台网代码、震中中文地名等多种过滤条件。该系统已运行近3年时间,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朝鲜核爆、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事件中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地震速报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地震监测工作的需要,继全国地震基本台网之后,在我国及各地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区域测震台网、流动测震台网、大震速报台网、763长周期台网等。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了数字地震台网。数字测震观测技术与系统的出现无疑在测震技术与测震观测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与进步,对各类测震台网的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测震台网为例,介绍灾备处理中心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框架、子系统建设关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运行效果给予评价。江苏省测震台网采用SDH/MSTP有线专线和4G无线网络同步实时传输方式建立备份信道,原主信道数据由数采以太网口采集,备份信道数据由数采串口采集,从而实现测震数据的实时备份。现已建成溧阳地震台灾备处理中心,部署实时波形汇集交换、数据存储备份、自动速报、人工速报和信息发布、运行监控5个子系统,确保地震监测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利用EQIM软件建设和拓展广西地震速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全国EQIM软件基础上,结合广西地震台网速报工作的需要,开发适用于广西区域台网内部使用的广西地震速报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手机短信发布、Web互联网查询数据资料、数据汇集等多个方面.广西地震速报系统的建立可提高地震速报信息向各级部门的快速传递能力,并为分析预报人员提供及时的地震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对地震信息、多监测台网分布、城镇空间分布和人口热力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基于可视化技术Echarts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地震信息活动大屏可视化、地震震情信息和历史地震统计等功能,并通过Kafka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地震信息数据资源,提升信息服务实效性和可靠性;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用户无需部署系统就可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更便捷的地震信息服务,为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高效、标准的地震信息服务,提升面向地震灾害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数字化地震台网业务运行管理系统具有对地震台站业务考评、网络及设备信息、台站参数、系统运维、数据共享、大震速报、速报编目数据统计和台网资料等信息管理功能。该系统在Windows 7系统环境下,使用MyEclipse平台和MySQL数据库通过JSP技术开发动态Web Service系统,使用Delphi XE10环境开发移动APP。在新疆地震台网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日常业务中台站与台站、台网与台站数据和信息交换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新疆地震台网的运行质量监管力度,方便用户使用各类数据,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从地震科技信息介质的转变,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障体系的完善,服务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地震科技信息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刘兴盛 《高原地震》2014,26(4):55-57
主要介绍了青海省刚察县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网络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运用VPN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连续性、稳定性.实践与应用表明,VPN技术整体上运行稳定,在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Oracle的地震数据共享方案设计及数据库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面向地震系统工作机制,讨论存数据生产、处理以及保存为不同单位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数据的产出与处理过程而进行数据完整准确保存的动态汇聚方法,以及作为数据共享支撑的基于 Oracle的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政府和社会公众实际需求,基于以往廊坊地区基础地理资料和活断层探测工作成果资料,采用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及网络技术,建成廊坊市活断层探测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建库、存储、分析、管理、三维显示和应用等强大功能,可实现活断层信息的科学管理,为城乡规划、地震应急、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选址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改善地震信息的网络服务形式,构建了基于Bootstrap和Django框架的地震信息轮播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通过轮播的震中分布图形式,生动、及时的展示了地震信息,提高了地震台网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省级台网的震情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地震信息自动化、智能化的产出与发布,项目研究开发了一套 “地震台网智慧服务平台” 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可实现地震信息的自动接收、自动筛选、自动发布,同时可实现地震信息按时、按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并产出丰富的地震科学产品,为省级地震局的应急决策、应急响应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各级政府的后继处置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国家地震台网地震速报现状,提出了一种地震速报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开发,该系统结合实时的地震信息与GIS数据(GIS数据有震中地区的各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震行业数据),并和Google Maps所提供的全球范围的地图资源有机融合,通过Intemet为用户提供快速服务.每当有较大地震发生时,系统还可以通过彩信为特定用户自动发送相关图片,这对实时地震灾害评估和地震应急救援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在,该系统网站已经成为一个访问量很大的地震网站,尤其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根据避难场所经纬度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地震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系统建设。该系统提供吉林省应急避难场所规模、位置、容纳人数等信息,实现快速定位,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吉林省全省境内所有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汇总展示,可以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了解吉林省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作用和基本功能。实现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功能和科学化管理,从而为震后高效安置和救助灾民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可以提高地震应急公众服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