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将网格法用于DLG空间要素综合的数学计算过程的研究,提出DLG要素综合的一种新方法——网格综合法。通过对点、线、面要素网格综合法的系统分析,重点论述线、面典型空间要素的网格综合法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数学模型,为空间要素自动地综合提出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这在各级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网格法用于DLG空间要素综合的数学计算过程的研究,提出DLG要素综合的一种新方法——网格综合法。通过对点、线、面要素网格综合法的系统分析,重点论述线、面典型空间要素的网格综合法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数学模型,为空间要素自动地综合提出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这在各级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DOM更新1:10000地形图平面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现状,综合分析了利用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矢量化数据采集以更新DLG的误差源、未变要素在DLG与DOM中的偏差,并进行了更新成果精度分析,实例表明,分析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DLG数据库要素标识码的编码原则、结构及编码单元划分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介绍了自动编码的程序实现,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DLG数据库要素标识码的编码标准。  相似文献   

5.
空间数据生产是分幅进行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跨图幅的面状或线状要素,合并成同一要素,使其符合现实世界情况.从数据生产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DLG数据要素融合算法,并基于.net平台使用C#语言对算法进行了实现.实践证明,该算法对DLG数据要素融合是有效的,且算法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1∶5000全要素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生产实践,阐述了测制DLG成果的作业方法及要点,分析了提高成果质量应注意的问题,强调了检查验收的方法和步骤,为今后1∶5000全要素数字线划图的生产提供参考和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源矢量空间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要求不同造成难以综合利用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源矢量空间数据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以要素的几何类型为基准,基于语义匹配和几何匹配等关键技术,对地理要素进行关联构建和分析,并以国情监测数据与1:10000 DLG为例,选取点、线、面不同几何类型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应用.通过该关联技术可以分析两者间差异,找出两者之间最大的切合点,减少整体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分析了其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以期为多源矢量空间数据联合生产及更新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齐中华  刘达  张俊  房龙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1):158-159,164,168
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本文采用基于DLG信息的重点要素快速变化发现技术,对省(市)级基础测绘成果与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进行了变化检测,达到了项目更新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更新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龚其琛  李磊  邹威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5):99-100,107
1:10000 DLG核心要素更新利用新影像、旧数据更新数据时相,以保持DLG数据的现势性,提升其使用价值,道路数据是其核心数据之一.传统人工数据更新方式的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大量拓扑错误.采用FME软件进行数据拓扑修改,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分析DLG数据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居民地地名层缺少地名编码、植被注记混乱、面域水系与线形水系的HYDC码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要素空间关系的自动整合方法,以云南省1∶10 000DLG数据整合为例,借助ArcGIS的二次开发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大区域地形图测绘产生地图投影变形问题,增强工作中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借助大地测量学中大地线的理论特性,编写了基于参考椭球面两点大地坐标进行等间距内插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的解算程序,在三维模拟空间构建了参考椭球,绘制了大地线与DLG;并将其转换至GIS平台下,实现了图形与属性的挂接、编辑与查询.结果表明,这种空间地理要素,特别是大区域要素的三维DLG与GIS表达形式,不仅解决了传统长距离要素的投影变形问题,而且实现了地理要素图形与属性的编辑、查询、量测功能,为今后地图制图等相关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本文针对DLG要素快速更新问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图像代数方法对两期影像进行了变化检测,快速获取了DLG要素的变化位置、变化范围等信息,辅助DLG要素增量数据获取。采用空间数据匹配的方法建立了现状、历史与增量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并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对DLG要素进行了快速更新。利用该方法对太原市某城区居民地要素进行了更新试验,并应用于山西省重点城市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系统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城市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城市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最根本的规定要求之一,本文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基础上补充扩展出符合本地对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要求的城市标准,并对城市地理信息要素代码分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像地表覆盖要素的自动提取是目前卫星产品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其提取效率问题,本文研究利用1∶10000 DLG数据的地表覆盖要素自动提取方法,并通过四川省某市城区WorldView2影像及其DLG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表覆盖要素自动提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繁琐的人工解译的工作量,提高地表覆盖提取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陈济才  申学林  李国明  刘江 《测绘》2013,(5):204-206
遥感图像地表覆盖要素的自动提取是目前卫星产品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其提取效率问题,本文研究利用1:10000DLG数据的地表覆盖要素自动提取方法,并通过四川省某市城区WorldView2影像及其DLG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表覆盖要素自动提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繁琐的人工解译的工作量,提高地表覆盖提取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数据格式DXF搭建了ArcGIS软件与Ai软件的桥梁,综合了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和图形图像设计功能,保证了地图正确的空间信息和完美的平面整饰。经过空间处理的DLG数据以DXF格式导入Ai后应进行以下预处理:一是异常要素的检查及删除,主要是指重复要素和0要素;二是要素间拓扑关系的修复,主要是指线要素的连接;三是节点超过一定数量的冗余要素的处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探析的同时,基于Visual Basic开发平台,引用Adobe Illustrator CS6 Type Library控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处理成果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17.
DLG产品作为GIS重要的数据来源,其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模糊可靠性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DLG产品的模糊性,结合可靠性理论,对DLG产品的模糊可靠性模型以及模糊可靠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合DLG产品实例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研究和探讨了地形要素数撕变化检测的内锌、技术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套基于矢量栅格化比较的变化检测方法。对全旧的不同时期的1:50000地形要素数据(DLG)进行了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19.
套合最新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与上一轮的数字线划图(DLG),可实现对本轮1∶10 000 DLG数据的全要素更新。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地形图的九大要素入手,总结了一种1∶10 000 DLG数据外业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增强型数字线划图(DLG—E)模型及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测绘司(USGS/NMD)的实施情况。本文仅为DLG—E模型的概要,不可视为它的全部内容。此外,DLG—E模型、NMD的实施、模型的内容规范都在不断的改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