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在不发火造成37高炮停射时,如何排除滞留在炮膛内炮弹的有效处理程序.其中:退弹时,握把应该向后拉,并且应保持这个位置直到膛内炮弹取出.未开炮闩前严禁用洗把杆从前方插入炮管捅炮弹,以及给出的炮身温度过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产37m m口径高炮(以下简称三七高炮)仍然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服务中的主要装备。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三七高炮连续射击中有时会出现复进不到位的故障。遇到复进不到位时,必须先退出三七高炮压弹机和输弹线上的炮弹,才能将其排除。实际上,采取常规方法无法将输弹线上的炮弹退出。其原因是,后座部分虽未复进到位,而复进超过26m m后,活动梭子已开始向下压弹,炮弹已压到输弹线上并被输弹钩抱住,由于输弹机体不能向前到位,输弹钩便位于滑动孔中间,不靠近后扩张部。在这种情况下,按常规方法退弹拉握把向后,握把上的歪柄虽能带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不断发展,曾作为军事装备的37mm高炮(简称37高炮)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但是近年来,随着37高炮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该炮故障发生率大大增加。针对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活动梭子起保险作用(即跳梭子),压不下炮弹,造成火炮停射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排除方法,供高炮维护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高炮、炮弹、气象条件等对37mm高炮未爆弹丸射程偏差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偏差的方法;在分析高空风、高原条件对弹道影响基础上,确定了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37mm高炮安全射界最小范围的选取标准;采用外弹道计算公式计算给出了标准气象条件下不同弹型未爆弹丸的射程数据;提出了安全射界图绘制底图的技术需求。上述技术工作为编制37mm高炮安全射界图绘制有关技术标准、开发绘图软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区现有高炮770门,投入使用的650门。2004—2007年来检定了10个盟市的659门增雨防雹高炮,其中65式双管高炮359门,55式单管炮300门。能安全、有效的保障增雨防雹作业的高炮487门;不能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高炮61门,给予停止使用即刻整改处理;经检定不能保证作业安全,也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的39门高炮,给予报废处理。我区的增雨防雹高炮在全国数量是最多的。购置和补充必要的高炮作业、维护保养工具,循序渐进的完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高炮良好状态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用于人工增雨防雹的高炮数量已发展到250多门,用弹量也成几倍的增加,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高炮群。随着作业规模的扩大和用弹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少数未爆炸的炮弹,原因多出在炮弹引信上。人工增雨专用炮弹引信的安全性是可靠的,其前提条件是按规定搬运、操作和储藏炮弹;如果违章搬运、操作和储藏炮弹,炮弹引信又是不安全的。为充分说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引信的构造和各部件动作。1 引信的构造引信由5部分构成:①引信体;②着发装置———由击针、雷管、雷管座、耳轴、凹型体组成;③自炸装置———由击针、…  相似文献   

7.
1.新气成91007 成果名称:三七高炮退弹加力器主要完成单位: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要完成人员:马官起内容简介:该退弹加力器的研制,为排除高炮炮弹卡膛和打不开炮闩的故障及确保炮手不失时机的操作,提供了一种实用工具。经试验该加力器退弹可靠率达100%,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容易,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减少高炮机械损伤。可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高炮作业,也适应于部队应用。专家评鉴其有推广价值,已安排小批量试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工具主要以37高炮为主,高炮系部队退役装备,装备老化而且磨损大,在增雨防雹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装备保养、装备老化及弹药原因引起故障的几率同时存在.2012年7月毕节市发生两起高炮身管断裂,故障发生后,专家对故障的判断分为高炮保养不善,身管有异物;高炮身管材质达到使用年限;炮弹药筒或弹丸变型;弹丸引信失效的等几种情况,该文通过在出故障炮站的调查,结合在现场收集到的弹丸残留物及碎片,作出这两起高炮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身管断裂故障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气象行业标准《37高炮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作业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人影高炮作业点的监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有效、健康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加大推进人影高炮炮点配套建设力度,各盟市人影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炮点配套建设方案,经过两年的不断努力,全区在人影高炮作业点的管理和改进炮点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某防雹增雨作业点对37 mm高炮进行起炮变换过程中,未将规正螺杆按规定收到位,且炮手站在纵梁上接送牵引杆时,头部未偏离引杆的垂直运动轨迹,在牵引杆滑脱瞬间,反的牵引杆将其打伤。分析事故的原因,提出解问题的办法,供高炮操作和维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标准化炮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手段是利用运载工具将催化剂直接播人云层中,空中播洒是利用飞机直接飞人需要播撒的云层中,地面则利用高炮、火箭等作业工具将加有碘化银的烟剂催化剂射人云层中。由于高炮等属于退役的武器装备,炮弹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高炮标准化炮站尤为重要,而且还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实施科学作业。  相似文献   

12.
针对37 mm人影作业高炮炮弹推导质点外弹道的计算方法,模拟0 m海拔标准气象条件下的弹道诸元。结果发现: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有所降低,弹丸飞行时的阻力加速度减小,射程相对较远,因此高海拔地区在绘制高炮安全射界图时,必须考虑海拔高度因素的订正;基于直接计算和弹道相似原理计算2种方法的未爆弹丸最大射程修正值差异较小,2种方法均可准确计算高海拔地区炮弹落点,对高海拔地区的弹道轨迹修正更为精确,从而可以提高安全射界图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朱聿来 《气象》1983,9(11):24-24
我国用三七高炮炮弹进行人工降水作业已有多年,近年来,我站在某工厂大力配合下,又对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弹进行人工影响降水做了探索。 在1979年和1980年夏季,工厂组织了技术力量对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进行了设计。经改进之后,12.7毫米高射机枪弹头重量约37—38克,装有特1式雷管和黑索今炸药。对改进的高射机枪弹进行试验,效果良好。第二步,在机枪弹内加装碘化银,按不同的规格数量分别进行实弹爆破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第三步,特制一个正方形钢板试验箱,体  相似文献   

14.
引言 目前用于全区人工影响天气的37mm高炮数量众多,它们担负着全区各个盟市近500个乡镇的增雨防雹作业任务,是自治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高炮的维护保养,是每个防雹站的重点工作,也是保证防雹消雹工作得以安全高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各级人影部门推进高炮炮点配套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区在"两库一室"建设上取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200920034860.1专利技术,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高炮方位准确定位,在360。范围内,最大误差〈1.325。(65式高炮)。方法简单可行,方位确认操作方便实用,90。范围内1次定位时间〈15s,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中方位判别精度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冰雹生成速度快,冰雹云移动速度快,为20~40千米/小时。雹云经过炮点有效射程只有十几分钟。而现在各防雹作业点使用的大多数为“37”高炮,“37”高炮的作业半径为4~5千米,面积70~80平方千米,弹头小,造成扩散碘化银的能力差,成冰核率较小,最高射高只有5.5千米左右(射角81度),为了作业安全,一般射角为60度~70度,射高不足5千米,而雹云回波区一般高度在7~8千米,“37”高炮射高无法达到这一高度。  相似文献   

17.
高炮、火箭和飞机催化扩散规律和作业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毓荃  朱冰 《气象》2014,40(8):965-980
文章基于扩散计算的解析解,提出了针对高炮、火箭和飞机等不同催化方式的点源、多线源和移动点源的数值计算方案,分别研究了不同催化方式催化剂扩散规律和有效范围,并利用卫星捕获的一次飞机播云实例检验了计算方案,同时研究了实现目标区充分催化的作业设计等问题。主要结论有:高炮做为点源催化,单个高炮作业,达到有效催化浓度的范围半径约只有0.5 km,应当采用多炮弹密集作业,比较有利于浓度和催化范围的维持,提高炮弹成核率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高炮作业效果;火箭和飞机作为线源催化,1 h内达到有效催化浓度的宽度分别为7和6.6 km,此宽度可作为多线播撒作业飞行间距设计的参考依据;飞机单线播撒达不到充分催化的要求,而耕作式播撒,在风速作用下,扩散区域会分散或重叠。根据风速大小设计的"8"字形来回播撒飞行路线,可使目标区得到充分播撒。在扩散计算方案研究基础上研发的各类催化扩散计算和作业设计软件系统,可方便准确地计算飞机、高炮和火箭实际作业时催化剂在云中扩散的范围、浓度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并可针对不同目标区进行充分播撒催化的作业设计,结果直观简明,为催化扩散计算的实际业务应用和作业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杨维林 《气象》1984,10(3):33-33
我国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将碘化银37高炮弹,用于人工降雨和消雹作业,为减轻农业灾害,促进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种人工降雨炮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较多(每发炮弹内装4—6克),因而白银耗费量较大;二是爆炸后弹尾部碎片较大(最大的单块约重200克),落地时影响人畜和房屋的安全。 有关工厂从1978年开始,在科研单位和使用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助下,经过几年努力,研制成功了“83型人工消雹催雨弹”。该弹的特点是: 1.每发炮弹只用1克碘化银装于上下炸药柱中间,其成核率和产生的冰晶数不低于旧炮弹,甚至还有所增加。 2.采用已定型投产的37高炮大威力弹作为催化剂的运载体,炸药量较旧弹增加90%,综合爆炸威力增大80%以上,作用空域广并能提高消雹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区单管炮的现状、库存高炮零配件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完成了增雨防雹单管炮试验改造工作。(1)改造后单管炮的最大射击距离8500m最大射击高度6700m,自动发射机构性能与新炮相同;(2)采用了新的喷焊技术,耐磨镍金属比原来更加结实耐用;(3)通过创新试验改造,排除了年久失修、磨损严重单管炮作业时的危险性,保障了高炮的连续发射,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为了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减轻干旱、冰雹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利用高炮、火箭等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一种人影高炮作业用弹量自动采集电路设计。该电路由单片机、炮弹声音检测模块及一些外围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采用了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STC89C52。文中重点对炮弹声音采集、识别、处理过程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同时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较好地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