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三山岛金矿位于郭家岭幔枝构造北西缘的三山岛-仓上成矿断裂带上。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成矿作用的详细分析,认为金矿的控矿构造三山岛断裂是郭家岭幔枝构造外围拆离滑脱带上发育的反倾向铲状断裂。幔源成矿流体通过幔枝构造轴部韧性剪切带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温度、压力控制下迁移至幔枝构造外围的三山岛断裂带中,当向上迁移还原环境的成矿流体与向下渗透氧化环境的大气降水相遇,便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最终富集成矿。该文探讨了三山岛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胶西北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矿集区,不仅黄金储量巨大,而且成矿时间集中(115±5)Ma。研究认为燕山运动以来,华北东部地区进入了地幔热柱演化阶段;胶西北形成了莱阳地幔亚热柱及其外围郭家店、艾山、盘石店等幔枝构造体系。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的脆韧性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从而构成以幔枝构造为中心的金成矿密集区。该文以郭家店幔枝构造研究为例,分析了成矿作用,归纳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流体的来源及其成矿过程研究,但是对于其侵位前的物化状态及分异演化研究尚浅。该文提出胶东金矿矿集区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的一种形成机制,并认为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在侵位前发生了富集作用。正是由于幔源成矿流体的富集作用才使得胶东地区形成现在规模、品位的金矿。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的侵位机制主要受华北东部构造转折体制制约。根据胶东地区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分异演化特征、构造特征及现有深部探测实例表明:胶东地区在1000m以下极有可能存在另一个大型金矿带。  相似文献   

4.
康家峪铁矿是阜平地区一处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其原始成生环境为陆核增生环境。本文简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从幔枝构造成矿角度探讨了其成矿作用,指出阜平幔枝构造在康家峪铁矿隆升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说明了幔枝构造成矿理论,可以用来分析铁矿的隆升过程及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5.
在对沂沭断裂带基本特征、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将与沂沭断裂带相匹配的一系列次级断裂构造统一划分为沂沭断裂带的羽状断裂系统。研究表明沂沭断裂带经历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伸展、拉张及挤压作用,形成了以堑垒构造、盆岭构造、羽状构造系统及大陆边缘花岗岩系为特征的完整构造体系,与之同时伴生形成的胶东地区次级羽状构造系统,既是沂沭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构造,又自成体系,是胶东地区的控矿容矿构造,它们的形成演化受沂沭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和力学特征制约,整体上服从于沂沭断裂带的运动学机制,但又有各自的演化特征和力学特点,是胶东地区金矿形成的赋存场所。沂沭断裂带对胶东金矿的重要成矿贡献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幔源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
研究认为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外围的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并构成矿田→矿床→矿体(脉)的有序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因此,应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还举例分析了胶西北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的交切关系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和华北地幔热柱多级演化3次重大地质事件,对胶东金成矿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胶东中生代金矿同期耦合作用成因的观点,认为胶东金矿是上述三者同期耦合成矿作用的结果,且幔源成矿流体在耦合成矿过程中发生分异富集演化,使得胶东矿集区形成如此大规模、高品位和不均衡分布的金矿。  相似文献   

8.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华北地台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铜矿集中区。区内成矿地质作用复杂,铜矿类型多,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此文通过幔枝构造分析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各种矿床成矿规律以及成矿远景,为以后中条山找矿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衡阳盆地周边各个岩体附近矿产丰富,历来是找矿重点地区。根据衡阳盆地范围内的高异常推测此处地壳较薄,而其周边的低异常地壳较厚。作者认为衡阳盆地深部为地幔亚热柱;而其周边的低异常则形成幔枝构造,正是幔枝构造控制了丰富的矿产。引入幔枝构造的研究会对该地区的矿产赋存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会推动该地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力度的加大,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工程揭露验证,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发现了新的金成矿类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昆中岩浆弧带中酸性侵入岩体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中,区内由西向东依次发现了细细特郭勒、白日其利、大水沟、南坪台、阿斯哈等金矿床(点)。金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期、印支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岩体中,NW、NE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带内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发育,新发现金矿与东昆仑造山型金矿特征相似,其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水,成矿流体沿断裂带裂隙系统中运移至减压部位成矿,在张性裂隙中形成石英脉型金矿体,脆性剪切部位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区内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煌斑岩与金矿在空间上、时间上具明显的对应关系。埠上金矿位于胶东玲珑金矿田西南方向的金岭金矿田的中北部;有关该矿区煌斑岩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结合岩石学、矿物学、大地构造学等特征,对区内煌斑岩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揭示其内在成因,认为区内煌斑岩是因该区受到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碰撞造山及郯庐断裂带等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俯冲洋壳析出的流体交代地幔形成的具氧化性的EM1型富集型地幔岩浆于造山拉张期在大陆活动边缘浅成侵入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滩间山地壳自中元古代蓟县纪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金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地壳构造演化密切相关。蓟县纪早期,万洞沟群黑色岩系沉积于NE 向同生断裂控制的凹陷中,矿源层产生;蓟县纪晚期,区域变质作用为成矿奠定了基础;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富集有重要作用;华力西期,脉岩型矿石生成;印支期,伴随推覆作用有微弱矿化的叠加;喜山期,氧化矿石形成。因此,滩间山金矿床是本区地壳构造演化的产物,属黑色岩系同构造多因复成金矿床,即滩间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新疆西滩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滩金矿床是近年西安工程学院发现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该矿床是以含金玉髓质石英为基本矿石建造的脉状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火山岩( 石炭系安山岩),成矿流体中H2O 主要为大气降水,岩浆活动是成矿流体起源及演化成矿的热动力;成矿温压条件均较低,从矿物组合及成矿学特点,把该矿床归为火山岩区冰长石绢云母型低温浅成热液矿床;但特殊之处是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与岛弧安山岩的成岩年龄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玲珑西山幔源脉岩主微量元素的变化暗示了源岩很可能经历过类似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矿化流体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金属矿物,具有Eu的正异常,指示了源区是深源的。脉岩中的CO2来源可能是花岗岩岩浆热液的混入,石英来源于陆壳碎屑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硫的来源与幔源脉岩岩浆同源,或来自地幔,或来自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5.
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171号脉金矿,产于胶西北地区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南东部,受NEE向破头青断裂控制。矿脉、矿体形态、产状与断裂带基本相同,带内岩石蚀变分带现象较明显;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大脉状,沿走向及倾向显舒缓波状,局部具分支、复合特征;厚度变化较稳定,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矿石类型包括黄铁绢英岩型和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型。研究表明,中生代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及定位空间,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幔源,有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加入;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