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湖南汝城高坳背钨钼矿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小燕 《地质与勘探》2013,49(3):453-457
湖南汝域高坳背钨钼矿是近年发现的、具大型远景规模的蚀变岩体型钨钼矿,区内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硅质岩及寒武系浅变质岩,褶皱、断裂构造不发育,矿区东部大面积出露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围岩蚀变主要有角岩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萤石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其中钠长石化、云英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钨钼矿产于花岗岩北西西向的蚀变带中,矿体规模大,延伸稳定,矿化连续,品位富。该矿床的发现不仅为在南岭成矿带湘赣交界一带的蚀变岩体型钨钼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研究区内钨钼矿的成因及与花岗岩的关系等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南沟钼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栾川矿集区内,地处栾川断裂南侧,属北秦岭褶皱系。将矿区成矿地质环境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利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后圈出找矿有利靶区,并对靶区进行了野外检查和工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沟钼矿属于与老君山花岗岩体有关的热液矿床,燕山期红岩寨花岗岩体边部及其外接触带是钼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北东向小型构造对辉钼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次工作完善了与花岗岩基有关的热液矿床研究,对栾川矿集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国才 《矿产与地质》2012,26(5):388-394
杨林钼矿产于武夷山北缘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顶部,赋矿岩体属高硅富钾花岗岩。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多层叠置,矿石为辉钼矿-石英细脉带、辉钼矿-硅质脉带密集发育的蚀变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矿床工业类型属斑岩型钼矿,矿床规模有望达中型。该矿床的发现与勘查,为北武夷地区斑岩型钼矿找矿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坞石垄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与下扬子台坳接合部,沿江南深断裂侵入,岩性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构成的杂岩体,系燕山晚期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石类型属同熔型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铝、偏碱岩石化学特征,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与周边同类型太平岩体、洪田都岩体、旌德岩体等相比,Mo、W元素丰度值高。中型规模的萌坑钼矿产于坞石垄岩体中,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火神庙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栾川矿集区西部,为一杂岩体,该岩体与火神庙钼矿床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火神庙岩体的研究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对火神庙钼矿床成因的认识.系统开展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50.3±0.6Ma、146.0±0.6Ma和145.1±0.5Ma,为栾川矿集区晚侏罗世第2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火神庙杂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是不同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上升就位的结果.石英闪长岩是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是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与太华群TTG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混合后上升就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铁朋 《物探与化探》2007,31(4):309-312
天目山钼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部位,栾川-明港深大断裂近侧。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成矿元素与岩体关系密切,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性明显,具有良好的钼多金属找矿前景。通过对天目山一带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研究,探讨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的关系,总结该区找矿标志,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礼炎 《福建地质》2009,28(3):167-174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顶托作用所产生的穹窿状滑脱裂隙构造中,贮矿围岩为复式岩体及南园组火山碎屑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多层重叠,以辉钼矿石英脉、辉钼矿硅化脉带为主,脉带旁有硅化、绢英岩化、钾化、云英岩化等。复式岩体属高硅富钾花岗岩,可以与赤路、三保等钼矿床成矿花岗岩对比。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北麓钼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别造山带北麓新发现有大、中型钼矿床(点)十余个,是继东秦岭和东北钼矿带后又一重要钼金属矿集区.本文总结了大别山北麓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包括时空分布、成因类型等.大别山地区的钼矿床多沿NW向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发育,集中于晓天-磨子潭断裂以北;矿床产出受NW向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控制,对赋矿围岩无选择性.钼矿化与燕山期高钾花岗质斑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内部和/或接触带围岩中.矿化类型以斑岩型为主,次为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爆破角砾岩型.成矿过程普遍具有四阶段性,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富CO2为普遍特征.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集中于110~ 130Ma,且从西向东变新;钼矿床和相关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于岩石圈碰撞缩短加厚之后的伸展减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
花山复式岩体位于华北地块南缘,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复式岩体中的中细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8±1Ma,此年龄被解释为成岩年龄。该岩体及邻近的五丈山岩体中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特征,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在稀土和微量元素上,富集LREE、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Zr、Hf、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总体上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I-A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表明,花山花岗岩的ε_Hf(t)主要变化于-25.8~-19.6之间,t_DM2为2.81~2.43Ga,显示源区物质以古老的壳源物质为主,有年轻组分的参与。与岩体外围多金属成矿年龄的对比分析发现,外围金、钼矿床与花山复式岩体的年龄一致,比五丈山岩体晚20~25Ma,表明金、钼矿的形成与花山岩体在时空上联系密切,该岩体可能为成矿提供了热源。  相似文献   

10.
越城岭-猫儿山地区花岗岩特征及成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国玉  黄杰  何方 《矿产与地质》2009,23(5):412-417
越城岭-猫儿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出露很广,侵入时代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期,为一套富硅、铝过饱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略富碱、分异演化程度较高的中粒-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岩石具有明显的富K2O,贫Na2O特征,为富含W、Sn、Pb和Bi的岩体,具备了为钨锡多金属矿化提供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流体的内在条件。区内钨锡钼矿化与燕山早期花岗关系密切,矿床(点)产于细粒花岗岩周边、细粒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  相似文献   

11.
呈环套式产出的千家岩体生成于晚白垩世地壳由伸展期往扩张裂解期的转化阶段,属于壳慢岩浆混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从早至晚,地慢物质参与减少,而地壳组分贡献增大,岩石由中酸性向酸、碱性方向演化。主要成矿元素在不同岩石中的分异能力强,含量离散度高,与钼、银、铅、锌等元素成矿作用有着明显密切的关系。后期近南北向断裂的多次构造热液活动,加剧了成矿元素的分馏,控制了岩体内钼多金属矿的产出。与钼矿有密切关系的晚期花岗斑岩体Rb/Sr值为0.48,显示其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慢。  相似文献   

12.
矿区出露地层为震旦一寒武系浅变质岩。钼矿床与燕山期高氟、高锂的细粒少斑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存在密切的空间、时间关系,钼矿化赋存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包括含辉钼矿萤石石英脉,含辉钼矿的裂隙脉和蚀变岩石(云英岩化)内浸染状产出的钼矿化,含辉钼矿的萤石石英脉是受NEE-SWW向和近SN向裂隙带控制,构成矿床的富矿体,矿区内的富矿作用为钾长石化、黑云母化、云英岩化、萤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其中,与钼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作用是黑云母化、云英岩化、萤石化和硅化。  相似文献   

13.
Granitoids are widely spread in the Nanling Region of China.Four rockbodies in the region the been studied for their REE,Rb,Sr,Ba and Sc distributions.The four rockbodies occurr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are characterized as being different in age and type.The rock type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Qinghu monzonite,Guangxi;Fuxi granodiorite,Guangdong;Jiufeng monzonitic granite,Hunan;Zudong K-feldspar granite,Jiangxi.From th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s in these granitoids 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Rb/Sr ratios in the rocks te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iO2 content and differentiation index(DI),but LREE/HREE,La/Yb and K/Rb ratios tend to decrease,suggest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and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for the granitoid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in each of the rockbodi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Qinghu monzonite and Fuxi granodiorit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REE distrib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quence of crystallization for the minerals,and also to the petrochemical types of these granitoids in addition to their crystal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4.
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受超基性岩的褪化蚀变、F1^45断裂及白云岩地层、超基性岩体控制。F1^45断裂及与其大角度相交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结合该区找矿实践,分析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1)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期活动特点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其分枝断裂;2)以金为主的金、银、砷、汞、硼、镍、钻、铬、锰、锌多元素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原生晕金、砷异常的较强部位;3)断裂带中见有蚀变白云岩带,蚀变组合为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叶蛇纹石化、滑石化、铬云母化;4)含金背景值高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内有后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并使得超基性岩体遭受了强烈改造变质;5)有利于交代作用进行的碳酸盐岩等围岩;6)区域上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煎茶岭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这对于指导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并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法岭 《矿产与地质》2008,22(3):211-215
大河超基性岩带岩体大多呈透镜状、脉状产出,可分为南(S)北(N)两个岩带,北带又进一步划分为N-Ⅰ、N-Ⅱ亚带;N-Ⅰ亚带岩体总体属铁质超基性岩,N-Ⅱ亚带和S带中的岩体为偏镁质的超基性岩。岩带已发现有铬、镍矿体,但铬的矿化弱、矿体规模小;镍在岩带中矿化普遍,随岩体中MgO质量分数升高,镍的矿化强度也相应增加,并伴有钻、铂族等有益组分。  相似文献   

16.
广西思旺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该区Au、Ag、As、Hg、Sb、Pb、Cu、Sn、Mo、B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水平,Au、Ag、As、Pb、Cu、Sn、Bi、Mo等元素高于广西区背景含量;异常元素主要沿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两侧呈近EW和NE向带状展布。主要异常区均分布在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与近SN向断裂交汇处。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卡乌留克塔格C-12磁异常位于兴地大断裂南侧,航磁为低缓异常,地磁异常则极值较大.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工作,确定了航磁异常在地面的具体位置及形态、范围及变化特征.根据磁异常的推断解释,C-12异常为超基性岩体引起.由此可见,磁法测量对寻找基性、超基性含铁磷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详细解剖断裂体系的静态和动态发育特征;运用多种剥蚀量恢复方法,求取侏罗系、白垩系及中生界剥蚀厚度,对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进行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活动的北西向断裂构成了该时期的控盆断裂体系,包括石村—平南—滨西断层,陈南断层东段两个主断裂带及王古1断层、王66断层、滨南断层等次级断裂,形成了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原始地层沉积由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分隔,形成东、西两个沉积区,由次级断裂控制形成多个次级沉积区。东营凹陷原型盆地特征与现今盆地格局具有较大差异,整体为东、西两个主洼,东部主洼受陈南断层东段控制,次级北西向断层分割成多个次洼,呈现“盆岭相间”的格局;西部主洼由石村—平南断层控制,沉积中心位于青城凸起及花沟洼陷;该时期平方王潜山、纯化草桥鼻状构造带已经形成,林樊家凸起和青城凸起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镰子沟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集区西部,矿体受断裂和石英脉体控制,围岩蚀变以钾化和硅化为主。矿床浅部以金矿为主,深部发现金钼(共)伴生矿体。为了确定镰子沟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选择镰子沟金矿床正长斑岩和金钼矿石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研究。获得正长斑岩的~(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02.9±9.9Ma,此年龄明显早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时代;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28.8±6.5Ma,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晚于区域已知花岗岩形成时代。综合研究认为,镰子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区域花岗岩无关,可能与深部流体或隐伏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