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区内地质遗迹丰富,本文将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3个大类、6个类,8个亚类。对各类地质遗迹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美学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等6个方面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围子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科学性、完整性、美学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美学及旅游开发价值,是普及地学知识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文依据国土资源部制订的地质遗迹分类标准,从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地学旅游价值等方面出发,选取了科学价值、稀有性、典型性、观赏性、经济社会价值、环境优美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通达性、安全性等10个评价因子,对济宁市现有124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确定了国家级地质遗迹点7处、省级地质遗迹点54处、省以下级地质遗迹点63处,提出了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详细调查、加大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地学知识科普基地、积极开拓地学知识旅游市场4条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有效建议,为当地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的利用和保护是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是集丹霞地貌、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目前学术界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区域有关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旅游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漫长的地质演化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构造位置,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发育典型、造型丰富、类型齐全,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研究地质、地貌变化等方面的科研价值。研究对于丰富丹霞地貌的地质研究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门山旅游区是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四大核心景区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彩.文章从地质旅游的角度,归纳了天门山地质遗迹景观特色,分析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优势,提出了其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公岛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园区内涵盖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4个大类、6个类、8个亚类共25处地质遗迹。尤其以超高压变质岩的典型岩石榴辉岩而闻名,是山东省内乃至国内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保留最完好的、特征最典型的榴辉岩地质遗迹。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榴辉岩的地学意义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是以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和一定规模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及人文景观,并以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供具有较高的科学品位及旅游、休闲、科研科普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可划分为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类、溶洞 (群 )类、泉 (群 )瀑布类、异石名山奇峰类、海岛浴场湖泊类、火山 (口 )类、湿地类等 7大类。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 ,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们通过各种地质遗迹现象 ,可以追溯地质演化历史以及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状况。地质遗迹在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质遗迹保护应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加强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以及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济南华山地质公园是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景观等众多地质遗迹类型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区内地质遗迹尤以岩浆岩侵入接触剖面、构造形迹、奇石而闻名.区内地质遗迹可分为五大类、八类、九个亚类,具有较高的科普和游览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火山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采矿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The mid-southern section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is a typical region of mountainous landscape in western China and is the core region of "Shangri-La", a world-famous ecotourism destination. The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By combining geology and geography and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s of "system tract" and "tectonic system" in geology,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grading standards for the geoscience landscape system of this region. Based on the regional stratigraphic structure, tectonic fault marks and geo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2 Grade Ⅰ geoscience landscape system tracts, 8 Grade Ⅱ geoscience landscape systems, 21 Grade Ⅲ geoscience landscape areas, and 165 representative Grade Ⅳ geoscience landscape attr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for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and tourism landscapes, the geoscience landscapes can be divided into 4 categories, 16 types and 19 subtypes. On this basis, 23 eco-tourism areas of the mid-southern section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can be delimited. Th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direction and method reference for the geoscience landscape division and tourism zonation, which has an importantsignificance on the mountain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s of complex geo-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旅游地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可分为科考/科普性旅游地质资源、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下有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经济地质人类活动遗迹、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河流湖泊景观、文物性地质景观及观赏石6个亚类,景点众多。对济宁市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对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地质资源、增长人们对地质遗迹认识、振兴地方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标准地质剖面、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地质灾害遗迹等4大类。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日照市的地质遗迹及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归纳,将日照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5大类,分别为地质构造行迹、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景观和古地震遗迹。对地质旅游开发规划和地质遗迹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苏芹  曾理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3):78-81,85
东平县大洪顶山岩溶地貌类型属岩溶山地地貌单元,山坡顶部及陡峭坡段岩石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岩体切割破碎,边坡陡立。区内岩溶洞穴发育,岩溶景观资源众多。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6处,大洪顶山南坡3处,北坡3处,溶洞口出露位置呈NWW向展布,北部九仙洞已探测长度1 862 m,南部神仙洞已探测长度2 052.50 m,溶洞内岩溶景观发育不均匀,发育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帽、边石等。区内岩溶洞穴发育规模宏大,景观资源丰富,属鲁西地区发育规模最大的溶洞,在北方地区具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属我国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归来庄金矿为鲁西地区大型金矿床,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复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治理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一套“双碳”目标下生态复绿、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再造及注浆止水4种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不仅解决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节约了治理成本,而满足了保护归来庄金矿独特珍稀的矿业遗迹的需要,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场所,带来了持久性的效益,值得在同类型矿山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