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薛农 《气象》1980,6(7):26-27
目前,广大气象站正在开展县(区)级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的工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大家知道,农业气候区划是农业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因为气候是一种资源,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就能使农作物处在最适宜的气象环境里,从而可以使农业的稳产、高产得到切实的保证。另一方面,不利的气候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发育速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是农业气象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区划等工作的基础。我国水稻学家对水稻品种光温问题作了很多卓越的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农业气象工作者按本学科的特点与需要也作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的目的是;研究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与光温之间的定量关系,光照温度的时间、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并使两者结合起来,为水稻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区划、发育期和产量预报,引种和育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候区划是科学而合理配置农作物的基础。区划可分两类:第一类主要解决种植农作物可能性的问题;第二类除解决可能性的问题外,还应能够解决农作物栽培的合理性的问题,后者研究的对象是产量(或其他生产力指标),所以也叫作物产量的农业气候区划。因此,只有在确定了农作物产量与决定产量的外界因子之间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第二类区划。为此,苏联实验气象研究所首先对全苏各主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县级农业气候区划来说,因气象站点有限而造成气象资料缺乏,本来就是一个问题,对于要求更加细微的单项作物区划,资料问题就更加突出。为了克服气象资料不足所造成的困难,我们试图通过作物的“气侯产量”来作单项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气候产量”中包含着作物生育过程中的全部农业气象信息,即是气象信息的综合表现。而且产量资料的空间分布比气象资料密得多,在乡镇或公社都有比较系统资料可用。所以,用气候产量相似法作单项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是有可能的。以潍坊市冬小麦的市级区划为例,并用实际气象资料对其结果作了验证,从而肯定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5.
亓来福 《气象》1979,5(6):35-38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美国很早以前就完成了气候区划,苏联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做了全国的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在《欧洲谷类作物生态图》中考虑了气候条件,并根据降水、温度等指标划分为76个农业气候副区。波兰用作物生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候是—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分析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引种改制、作物合理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刘的基础。为了考察本县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我们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设立了气象观测点。现就一年的观测资料,通过订正外延,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初步对全县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依据本文整理的资料即可绘制县的气候和农业气候图,并根据农业气候指标,作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积温和干燥度常常作为表征热量和水份状况的主要指标。但在县级农业气候区划中,由于气象站、哨稀少、由常规观测资料直接计算的积温和干燥度资料在密度上不能满足区划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便试图通过某些其他资料对积温和干燥度简接加以估算,以加大资料密度,为区划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7年1月12日至17日,新疆气象学会和新疆气象局农业气候区划办公室,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新疆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区划学术讨论会”,全疆(包括兵团)各有关开展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单位的7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会共收到113篇论文,会上交流了53篇.论文涉及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应用、作物气象、农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适宜度进行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其方法是应用模糊数学扩展原理建立农业气候模型,得出各地可表示农业气候资源优劣的资源指数、表示它们之间配合程度的效能指数和表示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的效能利用率;以它们为区划因子,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划区。全岛分为六个农业气候区。   相似文献   

10.
专家分类器在京白梨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候和地形等因子,采用专家分类器方法对北京市的京白梨种植区进行了农业气候区划。结果表明: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和房山的浅山区为京白梨的适宜种植区。与其他的区划方法相比,专家分类器方法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具有较突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它能充分地将专家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气候区划中,从而得到较客观和全面的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11.
侯明  李焕明 《气象》1982,8(7):15-15
(一) 农业气候区划,过去沿用的各种方法大都是先选用某种农业气候要素作为划一级区的依据,再选用另一些农业气候要素作为划亚区的标准。但是这些要素对所划农业气候区的具体数量贡献如何,却不能精确知道。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作农业气候区划,其基本原理是依据样品之间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客观地来计算样品间的亲疏关系,其内容丰富,方法也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计算样品间“亲性”关系的指标,即相似系数法;其二是计算样品间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业气象调查中所获得的农作物物候、农业气象灾害情况等资料,与相应时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或利用田间试验所获得的农作物方面的资料及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只有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全面的鉴定,掌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才能确定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合理的布局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科学工作。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省级农业气候区划是为省级农业区划提供气候依据的,因此,它必须密切结合本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抓住带关键性的农业气候问题,作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区划应综合考虑农、林、牧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第一步先进行农作物种植业的农业气候区划。 3.分析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要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即既要分析可能利用的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又要考虑某些限制性因子,如低温、春旱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农业气象调查中所获得的农作物物候、农业气象灾害情况等资料,与相应时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或利用田间试验所获得的农作物方面的资料及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相似文献   

15.
学会活动     
△省气象学会和省气象局区划办联合组织的“全省农业气候区划学术交流会”去年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在杭州召开。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54个单位,代表76人。会议交流的材料有县级农业气候区划及专题农业气候分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当前县级农业气候区划的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坚持气象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和天气预报,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为调整作物布局、种植业结构提供依据根据长期天气预报和农业气候区划成果,每年于秋播和春播前,分析气候条件的利弊程度,提出相应的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开展县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7月份在浙江省气象学校举办了县级农业气候区划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有地、市、县气象局、站农业气候区划方面的81名业务技术骨干。学习班特地邀请了南京气象学院欧阳海副教授全面讲解“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方法”;翁笃鸣副教授详细介绍“山地气候概论”;吕纯濂讲师解系统讲“数理统计及其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计142个课时。这些内容多取材于大学教材,南气院三位老师的讲解结合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员们日以继夜、奋发顽强地刻苦攻关与相互帮助,终于如期圆满地完成了整个授课计划和有关的习题与实习报告,从而为全省县级农业气候区划的胜利开展,打下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组成部分。我区县级的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正在陆续进行,为了交流工作情况,现将我们在这次工作中的初步体会叙述如下:一、调查的重点是当前的主要农业气候问题。搞调查,是为了搞清楚各地农业生产中当前存在的主要农业气候问题。在尽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农业气候分析和农业气候鉴定,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或通过农业气候区划成果来开展服务。桂平县的农业气候调查工作,曾经进行过  相似文献   

19.
细网格格点农业气候资源推算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农业气候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区划细划工作的需要,研究了非增坦地形下农业气候资源随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小地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细网格格点资源的推算方法,为农业气候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简要综述了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评述了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农业气候区划方法;概述了GIS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指出目前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其特点是利用"3S"技术进行细网格的推算,应用GIS技术发展适合地方资源特点的特色农业和精细农业。并对目前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