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双阳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NS分量自2019年10月以来出现加速S倾打破年变形态的异常变化情况.为此对该测项仪器观测状态、观测环境变化、观测台站附近干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双阳台水管倾斜仪NS分量S倾加速变化为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FHD 磁力仪分量线圈装置误差对磁偏角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FHD 磁力仪观测磁偏角的原理, 计算了分量线圈不水平导致的磁偏角观测值误差,发现分量线圈仅在EW 方向的倾斜对磁偏角观测产生误差。文中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由于分量线圈底座水平的长期漂移, 仪器的垂直分量及磁偏角观测误差也会发生长期漂移, 长期漂移变化的周期约2 ~ 4 个月, 对垂直分量其幅度约3.5~ 11.0nT, 而磁偏角的幅度约0.1′~ 1.0′, 因此认为在将该仪器观测值用作绝对观测值进行地震异常分析时, 应注意回避这种长期漂移变化。  相似文献   

3.
抚顺地震台SS-Y洞体应变观测NE分量自2016年8月出现压性转张性变化,在2017年1月开始出现明显的张性转压性变化且变化速率较快,至今已持续15个月时间。在排除仪器工作状态、仪器主机、数据采集器、放大器、降雨量、周边环境变化等方面干扰后,利用仪器对比、数字滤波及周期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异常变化的可靠性及真实性。经分析认为该异常的压性变化真实可靠,但对比其他仪器认为其速率变化可靠性低,故认为该仪器变化异常信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2017年,徐州地震台YRY-4分量钻孔应变曲线出现"漏斗"状向下凹陷的压性变化,从场地环境、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进行现场核实,并对异常期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外界干扰及仪器自身问题,认为此次数据畸变可能反映了地下应力的真实变化,应为地下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朝阳地震台SQ-70石英摆倾斜2017年以来,NS分量开始出现N倾趋势性转向,EW分量W倾转E倾趋势性变化。2018年12月开始,NS分量N倾年变较以往幅度增大,且2019年1月开始波动较大,而EW分量转为E倾年变较往年提前。针对该现象,从仪器观测系统、气象环境、同山洞仪器是否存在同步变化等情况对石英摆倾斜异常变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排除仪器自身故障和环境变化等问题,认为NS、EW分量出现的变化为趋势异常背景下产生的短期异常现象,该现象进一步说明辽宁西部地区应力场增强。  相似文献   

6.
2018年2月初,湟源地震台钻孔倾斜南北分量出现南倾变化,东西分量在2月24日出现趋势转折变化,持续东倾。4月20日后,2个分量均恢复以往的变化形态。通过现场异常落实,排除仪器供电系统以及数采系统影响,经分析认为湟源钻孔倾斜南北分量启用新格值不准确,改变了观测曲线原本的趋势变化,而东西分量形态变化主要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水管仪与垂直摆均是通过观测地倾斜变化来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定点形变仪器, 但因工作原理和观测频段不同, 其观测结果和异常形态具有一定差异性。 因此, 对两种仪器的不同异常形态进行预报效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异常自动化处理软件, 提取黔江台倾斜仪各测项趋势转折、 速率变化、 破年变和潮汐因子等常见异常, 并结合区域范围内的地震, 对不同异常进行R值评分, 评估不同测项的预报效能。 结果显示: 垂直摆NS分量预报效能最高, 其趋势转折异常和M2潮汐因子异常均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两套仪器的EW分量分别在破年变和速率变化预报效能较高; 而水管仪NS分量预报效能最差, 可能与该测项仪器故障频繁有关。 此外, 不同测项的异常对应的地震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乌什地震台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干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分量钻孔应变的观测原理,从理论和实际观测中分析了水厂抽水、标定、同机柜检修仪器的相互影响、数采死机重启数采、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分析表明,钻孔应变观测值波动时间与各干扰时间基本吻合,因此认为水厂抽水、同机柜检修仪器、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降雨对定点形变观测的影响,在了解呼和浩特地震台形变观测环境后,分析了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数据质量,统计了降雨量和各仪器分量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形变仪器测项数据变化幅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函数,结果显示两者间呈较好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环境干扰事件引起的“形变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泰安台形变观测受抽水、灌溉影响及烟台台形变观测受载荷影响的分析,认为同一台站的多套形变固体潮仪器"同步异常"的出现应成为判定异常发生的重要准则;对同一应变过程不同形变仪器的响应量级会有所不同,分量式应变仪对异常反映最有效,其次是伸缩仪。对几次"干扰异常"所揭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在形变异常判定科学思路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自2007年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行,其中牡丹江地震台新增形变、火山测震台网等观测项目,密山台新增测震,大地电场等观测项目。台站运行期间,地震专业仪器设备出现设备故障及损坏情况,经过对台站技术系统的分析,判断牡丹江地震台和密山地震台由农电局供电的交流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本文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地震监测仪器的普及和应用,人工、模拟地震观测仪器逐渐被数字仪器所取代,记录方式也由整时记录变成分记录和秒记录。数字仪器在多年运行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本文重点通过对多年形变数字观测系统内部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讨论,以便在观测工作中更好把握仪器的状况和对仪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判定,及时对仪器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解决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观测数据的断记。  相似文献   

13.
应用时间序列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处理了瓜州台两种地电场仪器型号的长程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台地电场观测质量和数据可靠性。结果如下:(1)同方向长短极距测道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R基本上均优于0.9,差值D优于1 mV/km,表明该台长短极距测道观测的地电场变化高度吻合;(2)计算了2015年2月和2019年2月两种仪器观测的地电场最大日变化幅度A,不同仪器之间不同时段的长、短极距测道A的比值接近1;(3)2014—2016年该台SN向、EW向观测数据的FFT频谱均显示12 h、8 h、24 h的优势周期,与中国大陆地电场日变化的优势周期一致。上述结果表明:瓜州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可靠准确,能满足对地震预测和地球电磁场监测及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国 《地震学报》1988,10(2):206-212
自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在白家疃、宝坻和北戴河等地震台设点对大气静电场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观测和研究,通过与近场地震对比分析发现,大气电位梯度的负异常与近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观测期间几乎所有的在测点附近100 km范围内ML4.0和250km范围內ML5.0的地震前均记录到了较大幅度的负电场异常,而在近场地震平静期则无该类异常出现,通过数年的观测和研究我们认为,对大气静电场与地震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有可能找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临汾地震台摆式倾斜仪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境内几次中强震及山西地区6次有感地震前,临汾地震台两种摆式倾斜仪存在有不同反映,探讨不同摆式倾斜仪对同一地震监测能力的差异性和同一仪器对不同地震的异常反映能力,结果表明:①摆式倾斜仪监测震兆信息的距离范围由仪器自身的监测能力(综合噪声水平及观测精度)和未来震级的大小所决定;②对于不同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表现出的异常形态不同,即便在同一观测仪器上表现出来的异常形态也存在差异;同一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反映的异常并非呈相关一致性,而且同一仪器的不同方向对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蒙城地震台不同频带数字化测震仪器记录的波形及震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频带仪器记录不同地震事件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数字化资料分析的精度.在进一步保证蒙城地震台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提高全频带数字化测震观测质量的同时,为蒙城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站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mobile strong ground motion observation for the destructive earthquake is introduced.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aftershock, 59 strong ground motion instruments were installed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area, and more than 2 000 records have been accumulated.It show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the mobile strong ground motion observation after the destructive earthquake, and the precious collected data could be applied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电磁扰动方法作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的较好方法之一, 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广泛重视. 在没有电磁事件时, 观测仪器记录到的是没有规则的背景电磁场, 无法确定观测系统运作是否正常. 本文按照《地震地电观测方法电磁扰动观测》(DB/T35-2009)标准要求, 研发了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电磁扰动观测系统检查装置, 目前已成功应用到了观测台站. 台站每月定期启动检查装置, 确定电磁扰动观测系统日常工作是否正常; 在记录到一些异常事件后, 也可以及时启动检查装置, 为判别异常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山东水管倾斜仪观测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山东地区3个地震台站安装的水管倾斜仪的基本概况,并选取各台2007年—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观测质量及受干扰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3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均有很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仪器稳定性较高,观测系统运转正常,可为地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发现,在日常观测中,水管仪地倾斜观测主要受气压、降雨、观测环境变化和仪器调修等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地震观测仪器的现场总线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当前地震观测仪器采用的现场总线技术、数据通信方式以及数据汇集方法,并论述了将来地震观测仪器即将采用的现场总线技术、数据通信方式以及数据汇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