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本部的邀请,并在日本地震学会具体安排接待下,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0人从197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访问了日本。这是中国地震代表团第二次访问日本。第一次访日活动是从东京向西南走,偏重于日本中部。这次则根据日方安排从东京向北走,主要包括东京以及东北地区和北海道的仙台、盛冈、秋田、札幌等县市;先后参观访问了气象厅、国土厅,四个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秋田大学和北海道大学,五个与地震有关的研究部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文部省极地研究所、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防灾科技中心和国土地理院,五个地震观测站:青叶山、仁别、北上、有珠山和岩槻深井观测所,五个工厂企业:冲电气、日立、明石、三荣和 Teac;另外,代表团成员还同电信电话公社、日本光学测量株式会社、六樱株式会社、宝工业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等五个公司进行了技术座谈,在东京、筑波、仙台、札幌四地作了八人次学术报告,应新闻界要求两次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并发表了一次电视讲话。日本的报纸和电视对代表团活动都作了相应报道,反应较好。近年来,日方曾多次派地震考察团访华,受到我热情接待,因此,日方对我地震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同样给予了热情、友好和周到的安排,使访问获得圆满成功。日本朋友表示,“我们最多也只能报答上中国朋友盛情的三分之一。”代表团访日期间,适值中日友好条约谈判当中,中日双方的地震工作者都认为,随着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两国地震科学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必然会更加频繁,双方应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代表团回国后向国内地震界作过一系列报告,介绍了访日观感和考察收获,本刊为此已约请代表团成员整理成文,拟陆续发表以响读者。本文作为观感之一,着重介绍了日本地震工作概况,包括体制、东京圈的地震监视预报工作、主要地震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日本第三次和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进展和内容、以及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等方面;还介绍了对电讯传输地震台网的观测技术、深井观测技术和地形变测量技术等三项重点项目的考察情况;以及参观访问的几点印象,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和10月7日景谷地震具有相似的矩震级和震源机制,但所造成的灾害却相差甚远。为考察地震辐射能量在这两次地震致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利用震中距6°~80°范围内记录了鲁甸地震的142个台站、记录了景谷地震的138个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记录,计算了累积宽频带体波震级m_(Bc)。结果表明鲁甸地震的m_(Bc)高于景谷地震,因此地震辐射能量的差别对解释两次地震灾害的差别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执行中国、土耳其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第6次会议协议纪要中的技术合作计划,应国家地震局邀请,以土耳其公共工程与住宅建设部灾害事务局副局长泰兰·阿塔奥格鲁为团长、地球物理工程师希南·詹柯格鲁为成员的土耳其地震代表团一行2人于1989年6月24日—7月11日访问了我国。代表团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就地震预报、先兆观测技术、地震危险区划、强震观测和资料分析以及防震抗震研究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2010年M7.1地震与2011年M6.3地震活动和灾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新西兰.2010年9月4日M7.1地震(国际标准时间)与2011年2月22日(国际标准时间)M6.3地震活动和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用同震位移方法计算了两次地震的地震烈度,结果表明尽管两次地震震级相差较大,但由于M6.3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两次地震在地表的烈度相同.本文用主余震序列方法计算了两次地震的断层滑动参数,结...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局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丁国瑜同志在考察了伊犁地区地震地质之后,应邀于1993年9月15日出席了与新疆地震局科技人员的座谈会。会上他介绍了1993年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情况,在分析了震前小震及无前兆显示状况后,指出目前地震预报处于粘滞状态,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地震预报水平。现在国际上对灾害与环境的研究为热点,日本投资1  相似文献   

6.
张甲瑞 《山西地震》2012,(4):20-21,36
文章通过收集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的资料,分析汇总其灾害情况、复兴重建情况以及次生灾害福岛核辐射为日本社会和公众带来的灾难及影响,为日后此类重大地震事件的灾害评估及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南海海沟地震为例,介绍了日本对该次地震发生概率的研究,展示了日本南海海沟地震引发的地震动灾害、海啸灾害及其他方面灾害评估的方法和结果,为合理应对日本南海海沟地震以达到防震减灾目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柏美祥  王克元 《内陆地震》1993,7(4):393-399,T001
0 引言 1990年6月14日哈萨克斯坦斋桑州发生7.3级地震,8月3日发生6.7级强余震,9月28日又发生5.5级余震。斋桑地震使哈萨克斋桑以东地区、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5个县和塔城地区2个县受到严重破坏与损失。为了了解新疆境内地震破坏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先后4次派人赴新疆境内受灾地区进行考察,并对新疆境内受灾情况与经济损失作出评估。对哈萨克、斋桑州地震破坏与损失情况,哈方也先后2次派人进行了考察,中方、哈方在此次地 震中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总的情况见结论。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震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组成的防震减灾法制管理考察代表团一行8人 ,于 2 0 0 0年 4月 1 2~ 2 8日赴美国进行了防震减灾法制管理考察。代表团在美国期间 ,访问了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FEMA)、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考察了美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情况 ,特别与旧金山市政府进行了学术交流。双方主要就旧金山市政府自 1 989年洛马普列塔 7.1级地震后 ,在地震灾害防御方面所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研讨和交流。美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 ,美国…  相似文献   

10.
1985年9月19日7时17分45秒(当地时间),墨西哥发生了8.1(Ms)大地震。这次地震以它发生的背景的特殊性、灾害的严重性,引起国际地震学界的极大的关注。中国、日本等国地震学者均赴墨地震现场考察,从各方面的报告看出,这次地震的发生和造成的灾害,确有独特之处,有很多现象值得研究和总结,在城市抗震防灾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探索和吸取,墨西哥政府和人民以及国外抢救队伍在救灾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这里,仅就这次地震的发生、灾害特点及经验教训进行初步总结。这将对我们研究目前地震趋势、加强地震监视、做好重点地区尤其是城市地区的抗震防灾研究工作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