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广西军事体校南面山体滑坡的发展过程,较详细地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而对滑坡工程的整治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大河口滑坡坏了铁路沿线设施和附近的建筑,为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必须立即进行整治,本文通过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对大河口滑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滑坡整治措施及施工情况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榛子林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滑坡动态与后缘弃渣加载、大气降雨、生活排水等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滑坡复活变形的原因,为滑坡机制分析和优化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汤连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2):9-14
以往常有两种误区:(1)认为单斜岩层边坡只要坡脚处岩层不被切断,就不会破坏;(2)植树绿化和排水设施的设置总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利的。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力学模型分析了坡脚处岩层未被切断的白云堡豪苑观光塔处单斜岩层滑坡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滑坡属于顺层边坡溃屈型的板裂破坏——溃屈破坏,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及剩余滑动力。分析表明,人工开挖后边坡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不当对该滑坡的产生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盲目的植树绿化和排水沟设置成了边坡不稳定的主要诱导因素。由此可见,边坡(滑坡)防治措施的选择对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出切中要害的滑坡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道212线陇南段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绘制该区的滑坡危险等级地图对灾害管理和发展规划是极其必要的。基于滑坡的野外调查、机理研究和室内试验等工作,分析了滑坡与各种要素的相关性,选择控制滑坡的9个重要要素作为评价要素,利用GIS和二元统计的信息值模型和滑坡先验风险要素模型绘制了研究区的滑坡危险等级地图。最后,选用区内11个具有明显滑动位移的活动滑坡与滑坡危险等级地图比较,检验其可靠度。结果表明,活动的滑坡绝大部分都位于危险等级很高和高的范围内,说明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信息值模型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 相似文献
6.
川藏公路前龙段龙胆溪1#、2#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与工程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藏公路二郎山地段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是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的地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受区域性二郎山主干断裂带影响,岩层强烈破碎,岩体中缓倾角结构面、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十分发育,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即可形成岩层向临空面松弛滑移的依附面.1997年7~8月当地连降暴雨,坡体前缘的龙胆溪突发洪水并强烈冲刷岸坡,引起多处岸坡产生坍滑.公路及路基随之出现多处裂缝、沉陷及路面断裂等严重的变形迹象,公路的正常运营由此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依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从该滑坡的地质环境及变形特征等方面分析着手,对其形成机制、稳定性评价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整治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人们对该滑坡的深入认识,为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以国道G316线安康至汉阴段K25膨胀土公路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阐述了该膨胀土公路滑坡的形态、滑面滑床特征和变形特征以及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外营力对该滑坡的影响。采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开挖路堑是该滑坡产生的直接原因。其形成过程及机理为:开挖—非饱和滑带土浸水软化,抗剪强度降低或丧失—坡面隆起、坡顶开裂和坡脚剪切破坏—剪切破坏区向上发展与后缘张裂隙贯通—滑面贯通、滑坡产生。 相似文献
9.
国道G316线天水市稍子坡滑坡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玮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2):19-23
国道316线天水稍子坡段(K2556—K2562)滑坡十分发育,是甘肃境内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特别是雨季或丰水年,滑坡活动频繁,对公路安全运营造成很大危害和威胁。1999年及2000年雨季该路段发生滑坡灾害15处,正在改建的公路路基30%被破坏,增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并拖延了工期。本区滑坡多为老滑坡的复活,具有发育密集、复活性强等特点。特殊的地质构造及易滑地层广泛分布,老滑坡的发育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滑坡成群发育的地质基础。大量降水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开挖和填方活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边坡坡体结构中,下伏基岩与上覆松散堆积体间接触界面(即基覆界面)的形态特征对边坡稳定性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边坡稳定性计算和边坡抗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著名的川藏公路102滑坡群路段边坡基覆界面特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该路段河谷冰川地貌特征、2#滑坡后壁地下水渗水带特征和少量物探钻孔资料提出了新的基覆界面位置,即102滑坡群路段边坡基岩与上覆松散堆积体的界面位置在平均海拔2 325m,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帕隆藏布江河谷基岩出露处(海拔2 120m)。该新认识对2#滑坡工程整治设计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建议首先考虑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3日兰坪县发生了云南省有史以来城市损失最大的一起地质灾害事件,共有7个滑坡(群)发生群发性滑动,面积占县城区1/3,其中兰坪县一中-矿业公司滑坡群危害最严重、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差、潜在危害最大,是紧急防治工程的重点.文章对该滑坡群最上部滑块的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详细论述了治理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3.
川藏公路是西藏连结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通道。1991年6月发生的川藏公路102滑坡(古滑坡复活)严重影响着公路的畅通。2002年采用原路边坡锚拉桩板护坡方案进行整治,暂时解决了交通阻断问题,但经6年多的使用证明,整治效果不佳。从滑坡的成因、滑坡物质构成和影响因素分析,102滑坡仍然是一个不稳定的滑坡。经论证,隧道方案可以克服滑坡对道路的危害和威胁问题,达到畅通的目的。虽然该方案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建成使用后,由道路畅通带来的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因此,无论是从根治滑坡对道路的影响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效益角度,隧道方案都是一个工程价值较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灰岩区复杂的岩体和土体条件引发频繁的滑坡,严重影响了岩溶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以某高速工程典型的岩土双区滑坡为例,进行岩溶区滑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岩土体及地形是内因,路堑开挖是外因,强降雨是诱因,滑坡机制概括为开挖应力释放—降雨推移(Ⅰ区土体)—牵引(Ⅱ区岩体)。通过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卸载后滑坡达到了基本稳定,但是在降雨工况下,滑坡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这种滑坡特殊成因,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综合分区治理滑坡方案,处治效果良好,具有降低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程建设活动逐渐向山体发展,在强降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因工程建设活动而诱发的滑坡类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预防和治理此类灾害成为工程建设活动的首要问题[1]。本文中采用资料收集、地面测绘、勘探、钻探、槽探及土工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查明旬阳县党家坝滑坡的分布、总体发育特征、成因及影响因素,定量评价滑坡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在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基础上,提供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滑坡整治方案。本文的技术成果可供类似地区工程治理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