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城市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及空间结构演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中心城市职能的加强,大城市农业区域农业生产与空间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动。从外部市场条件与区域功能的变动演化两方面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市场方面分析了农副产品生产所面对的市场层次特点以及当前生产与市场不适应的状况,迫切要求调整与改变农产品生产结构。从地域功能考虑,认为大城市农业地域功能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并得出大城市农业地域农业功能正逐步相对弱化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今后大城市农业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和空间分化的三圈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中国城市职能的加强,在城市农业区域农业生产与空间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外部市场条件与区域功能的变动演化两面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市场方面分析了农副产品生产所面对的市场层次特点以及当前生产与市场不适应的状况,迫切要求调整与改变农产品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过程中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晓媚  周忠学  冯海建 《中国沙漠》2015,35(4):1096-1102
城市化是推动都市农业形成及结构转变的主要驱动力,探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都市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对协调城市与都市农业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农业结构变化率、农业结构系数、农业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西安都市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都市农业粮油生产比重持续下降,水果、蔬菜生产以及农业休闲服务比重上升,农业结构逐渐向特色化、现代化发展。(2)1999-2006年,是西安都市圈低城市化水平向较高城市化水平发展阶段,是推动都市农业结构快速调整与转变的重要阶段;2006年之后由于城市对农产品及休闲服务的需求结构格局已基本确定,类型的多样性需求相对减缓,主要以数量需求增加为主,因此农业结构变化则相对较小。(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结构系数降低,都市农业结构层次逐渐趋于高级化,都市圈核心区比边缘区农业结构层次更高。(4)西安都市圈各区县谷物种植业转换方向系数均小于1,谷物种植业向蔬菜、果业及休闲农业的转换较为突出,都市圈农业正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侯京林 《干旱区地理》2001,24(2):113-117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是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0%,而实现西部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增长的结构变动效益,树立大农业观念,延长农业产业链,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经营权的集中规模种植,达到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化和产业一体化目标。西部地区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如何将自身的发展环境劣势转变为优势,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何祥 《地理研究》1993,12(2):86-93
以宜兴市南部为例,本文采用Weaver组合指数法,分析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天系,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案,并对我国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工业行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杰  阎小培  许学强 《热带地理》2002,22(3):193-198
着重从广东工业结构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广东工业结构的基本态势,工业行业结构的变动特征以及各工业行业的区际差异。旨在为从宏观研究广东工业行业结构。探索其行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地区分布是否合理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今后广东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争胜  周永章 《热带地理》2005,25(3):233-237
分析了湛江市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化历程,认为湛江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条件、生产传统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等影响因素作用增强。湛江市的农业竞争优势包括土地资源、光热资源、热带作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内部驱动因素和交通区位、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为了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湛江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同时应积极发展创汇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经营、市场营销和政府管理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专家笔谈:市场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李光正(天津教育学院地理系教授)市场经济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刺激经济、引导生产与消费的功能,可以使各地农业按市场价格规律和供求规律安排生产。农业将会按市场需求和变化调整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9.
新疆区域工业结构变动及趋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新疆15个地州市10年间工业结构总量变动和内部变动的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运用相关指标考察了新疆区域工业结构变动及内部发展状况,得到基本结论为:新疆总体工业结构变化明显且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的地区工业结构变动越大;新疆区域总体工业结构呈现差异化且趋势明显;新疆区域工业结构专业化程度加深;目前新疆区域不存在工业结构严重趋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职能结构现状分析及其变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997年、2003年中部地级市人口规模及分行业就业人口数据,基于城市经济基础分析结果,从城市整体、不同规模、不同省域3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城市职能结构的现状及变动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城市整体能源生产与采掘业、金融房地产业、科教文卫与行政部门比重上升,而制造业、建筑业、商业、交通业与社会服务业比重下降,各省的职能结构变动情况与此基本一致,仅建筑业在各省的变化与此不同; (2)能源生产采掘业、交通业、社会服务业与城市规模相关性较弱,其他部门则随城市规模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且职能结构变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县生态农业建设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湖南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7年来,湖南省5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市)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传统农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组织与领导、规划和评价体系的制订与实施、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科技进步的推动能及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是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一些得力的措施,如建立健全的调控体系,重视和加强绿色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和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Tl1eoptil1tizationofecononticstruCtureisoneofthemainindicesfOreconondcdeveloPn1el1t,andintumarahonalecononticstruCturecanpromOteeconondcgrowth.CurrentlyinChina,thetradihonalaghculturalchangesareemerging.ConstantiyandconsciousIyrequlatil1gandilnprovingthes…  相似文献   

13.
农业多功能性与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姣  马冰滢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19,38(7):1791-1806
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农业多功能性对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的意义和实现途径。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多尺度嵌套层级结构出发,构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然后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文献资料整理等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1968—2014年间土地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的变化及相互作用。研究指出: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者应该在区域尺度和农户/农园尺度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农户/农园与区域、国家等各级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从改进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和发展多功能农业两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农业用地管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优化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陈百明 《地理研究》2002,21(3):294-304
首先预测了包括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在内的农业资源的未来食物生产能力 ;然后以不同的营养供给量为标准 ,根据人口预测方案估算了未来三个时段的食物需求量 ;最后开展需求量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分析。在耕地资源生产的粮食数量与同期需求量的平衡分析中 ,2 0 10年以小康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略大于粮食需求量 ,2 0 30年和2 0 5 0年以较富裕和富裕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已小于粮食需求量。说明依靠有限的耕地资源难以满足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以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数的供需平衡分析表明 ,未来三个时段农业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所提供的食物数量均高于同期需求量。因此必须挖掘非耕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 ,依靠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保障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of Study on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Factors in ChinaAgricultal productiVe factors include land, labor, fendirer, approved variety, fann machinery, waterconservanCy facilihes, etc. The allocation of aghcultural productiVe factors is defined as the combination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factors corresponding to regional natural condihons and economic situationIt is a require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achce to StUdy th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lal produchvefactors…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人口计划与素质保障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在分析湖北省洪灾区目前在上述三个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区农业结构调整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整方向。依照资源潜力和生态地质环境特点,特色农业开发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但特色农业的生产布局必须与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空间耦合,只有按照生态地质环境的空间分异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使贵州省特色生态环境和优势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布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以平衡发展理论或者非平衡发展理论为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多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基于可持续发展,以空间均衡的理念为指导,提出能够较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模式,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说明,为新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农业结构变化及其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农业结构的内涵,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引起的农业结构变化,提出发展农业地理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佰林  张凤荣  周建  曲衍波 《地理科学》2015,35(10):1272-1279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