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程秀娟)6月13日,国家标准委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发布暨新闻通气会。据悉,我国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今年6月25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2.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如何管好、用好,发挥长久效益?刚刚颁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理和后期管护利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体现在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强化后期管护和利用、提升管理水平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对于确保高标准农田保质保量全面落地,开展考核评估,推进高标准农田统一监管以及实行永久保护与高效利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对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上图入库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 梁明哲)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实施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另一项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10月13日发布,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什么、怎么评”提供统一的评价尺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是200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2009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有关文件多次明确提出相关要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组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12,(8):13-15,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按照国务院关于“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全国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各地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规划》,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组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国务院10月22日公布的批复指出,在《规划》实施时,要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中的痛点、难点,本文建设了一个全省统筹规划的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对地理国情、国土资源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获取,3S集成等高新技术,实现省、市、县、镇、村各级自然资源、农业、财政等业务主管部门对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全程监督和科学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非粮化”和利用情况监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标准农田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区位属性、“非粮化”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在高标准农田地块基础上叠加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取指标值,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的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标准农田监测内容中,区位属性和“非粮化”的指标相对较好,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指标表现不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和防护林有效度表现较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指标数据获取方法可行,能够达到监测和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制订一套合理的GPS控制网实施方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东屯乡、旧州镇和双堡镇为例,基于GPS相对定位原理以及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介绍了GPS控制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实施应用。可为其他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土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正式拉开了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大幕。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年度任务能否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无切实可依的标准?耕地数量如何保障?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神,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部研究制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11,(20):23-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神,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部研究制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建后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后常会有违规利用情况存在,如何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建后实时、精准的遥感监测成为土地整治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高标准农田监测面积大,监测精度要求高,迫切需要一套适应于全国范围推广的高标准农田自动监测方法。以广东省东莞地区为研究区,对比了面向对象和最大似然2种自动遥感分类监测方法,面向对象总体精度达到98. 684 7%,Kappa系数为0. 983 3;而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总体精度则为78. 587 1%,Kappa系数为0. 718 0。研究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较好地满足高标准农田建后利用情况遥感监测工作的需求,此方法可以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实时监管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信息,为国家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我国正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绘具有时间紧,任务量大,工程点多、面广等特点,但基于高标准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较少。通过对苏州高新区九图村高标准农田竣工图测绘并进行地物分类,得出了高标准农田1∶500测量图及地物的种类和数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今后苏南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因项目多、资料类型多、资料空间范围重叠,传统瓦片地图服务无法满足在线统一管理资料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标准瓦片地图服务,设计了一种"复合型"瓦片地图服务,将全省项目的各种资料瓦片集中发布,解决其在线统一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吕苑鹃)日前,由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9.
锡山区作为无锡市重要的农业板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区农田的水情、工情、农情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把锡山区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先导区、示范区和样板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指导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分析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四大类,并综合设计了城市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多种类、多尺度和多时相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建库、管理及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