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鄂东大冶式铁矿成矿流体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东地区大冶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深入研究其成因,无疑对发展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关于它的成因,前人先后提出过矽卡岩型(接触交代)、闪长岩钠化蚀变和膏盐层促进成矿、三叠系沉积菱铁矿被改造成矿、矿浆成矿等不同看法。现以四年来对鄂城、金山店、灵乡和王豹山等四个岩体有关矿床研究所获的野外资料为基础,对成矿流体的性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湖北铁山矿床是“大冶式”铁矿床的重要代表.解放后大都认为是矽卡岩型铁矿床.但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提出过不同的成因观点:三叠纪海相火山成矿;三叠纪膏盐层促进闪长岩中铁质分离富集;三叠纪富铁碳酸盐层热液改造成矿以及闪长岩钠化蚀变成矿等.通过三年来对该矿床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说明矿浆在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地质现象.虽然三十年代以前矿浆成矿观点已广为讨论,但智利拉科(Laco,Chile)铁流报道以后才得到承认和重视.我国如姑山、梅山、曼养、矾山等铁矿床近年来也被一些作者作为矿浆成因而加以报道.苏良赫教授等最近对“与矿浆有关的FeO-Ca_5(PO_4)_3F-HaAlSiO_4-CaMgSi_2O_6.四元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初步认为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铁是有可能在某一液相中相对富集中形成“富铁矿条”.本文将着重对铁山矿床的矿浆成矿观点提出的依据加以介绍,并对某些成因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鄂东地区大冶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深入研究其成因无疑对发展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它的成因,前人先后提出过矽卡岩型(接触交代)、闪长岩钠化蚀变和膏盐层促进成矿,三迭纪沉积菱铁矿被改造成矿、矿浆成矿等不同看法。现以三年来对鄂城、金山店、灵乡和王豹山等四个岩体有关矿床研究所拥有的野外资料为基础,对成矿流体的性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和庐枞火山岩盆地中发育了大量与早白垩世(约130 Ma)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玢岩铁矿。这类矿床的特征为具有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透辉石)矿物组合,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Iron Oxide-Apatite, IOA)或基鲁纳型(Kiruna-type)矿床。玢岩铁矿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其成因就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矿浆、岩浆热液及矿浆-热液过渡的观点。近年来的高精度年代学揭示出宁芜和庐枞盆地内玢岩铁矿在约130 Ma集中爆发成矿。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次火山岩体,且成矿早期流体具有高温(550~780 ℃)和超高盐度(可达90% NaCleq)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成矿岩体及周围火山岩在成矿早阶段发育大规模钠质蚀变相吻合;但同时S-Sr等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在铁成矿过程中还有外来壳源(如膏盐层物质)流体的加入。一些研究工作还表明玢岩铁矿与夕卡岩型铁矿具有相似的热液蚀变演化过程,暗示两者或许存在某些成因联系,很可能是相似流体与不同性质围岩及在不同温度下水岩交代产物。这些新的证据为探讨玢岩铁矿的成矿作用过程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新的制约,也带来了新问题。本文从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早期流体性质、玢岩铁矿与夕卡岩铁矿及其外围新发现的金铜矿化的成因联系等角度,对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的主要新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当前IOA型矿床的成因研究成为国际上矿床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长期争论的矿浆成因和岩浆热液成因,最近提出多个了岩浆-热液复合成矿模型,如岩浆磁铁矿-气泡悬浮模型及富水铁熔体的上升、脱气和侵位成因模型。将IOA型矿床成因争论的焦点逐渐聚焦在岩浆到岩浆后(岩浆热液)阶段,铁质究竟是以含铁岩浆热液、铁矿浆 (Fe-O或P-Ca-Fe-O),还是岩浆磁铁矿微晶或其他未知的形式来富集成矿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对以上的新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并与长江中下游的矿床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松湖铁矿床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中的典型中型铁矿床,该矿床铁矿石资源量5506万吨,矿体品位22%~54%,平均品位42%。本文对松湖铁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查明了蚀变和矿化特征,划分了矿石类型以及成矿期和成矿阶段,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对松湖铁矿区围岩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仔细的划分,根据矿物相互穿插关系以及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将成矿过程分为3个成矿期6个成矿阶段。矿浆期成矿温度500~650℃,而热液期成矿温度为接近400℃,蚀变矿物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平均为312℃。两种成因类型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专属性,矿浆期磁铁矿ΣREE值明显高于火山热液期磁铁矿,表明热液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耦合矿床地质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判断新疆松湖铁矿为矿浆-火山热液叠加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内生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系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这里的夕卡岩型和玢岩型铁矿的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矿山生产揭露的地质矿化现象日新月异.作者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类矿床进行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综合对比.我们认为本区的两类主要铁矿类型——夕卡岩型铁矿和玢岩铁矿成因上近似,都包含有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碱质交代成矿作用、矿浆贯人作用和沉积—接触变质成矿作用以及相应的矿床成因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成矿的区域构造和岩浆活  相似文献   

7.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00,33(4):15-18
本文通过对新疆鄯县南部铁矿带各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等的对比分析,将鄯善南部铁矿带铁矿床划分为两类成因①火山喷发-沉积型铁矿床。②火山-矿浆贯人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8.
灵乡铁矿田位于鄂东南铁铜矿成矿区的南缘,灵乡侵入体西端。铁矿床分布在燕山早期闪长岩与三叠系大冶群的接触带附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钠化等。对该区铁矿床成因的认识曾有接触交代、热液充填交代等观点。笔者通过三年来的观察研究发现,该区铁矿的成矿作用比较复杂,既有矿浆成矿,也有热液交代作用,在某些矿床中二者共存,而且矿浆成矿和气液交代成矿作用是同期同阶段发生的,显示出矿浆—热液成矿的自然演化趋势。因而,我们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浅成矿浆—热液过渡型矿床系列,这一新类型的建立及对其成矿机制的探讨,无论从理沦上或找矿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疆鄯善县南部铁矿带各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等的对比分析,将鄯善南部铁矿带铁矿床划分为两类成因①火山喷发-沉积型铁矿床.②火山-矿浆贯入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卫宁北山地区铁矿床主要赋存于泥盆—石炭系碎屑岩建造中,矿床产出主要受地层建造和构造控制。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该区铁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照壁山铁矿床在该区域的铁矿床中,储量较大,矿体数量较多,成矿背景、矿床成因均具有代表性,其研究对揭示该区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铁矿床综合研究、建立成矿模型及总结成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梅山铁矿矿浆成因的系统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袁家铮  张峰 《现代地质》1997,11(2):170-176
梅山铁矿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来源、氧同位素的组成、实验岩石学资料以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矿浆成因观点的正确性。特别是磁铁矿及其围岩中稀土元素的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矿浆成因铁矿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金山店铁矿位于鄂东南金山店岩体南缘,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岩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通过成矿地质特征、稠密侵染状矿石和具有冷凝边块状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研究,认为金山店铁矿具有类似铁山铁矿矿浆型矿体;但是金山店铁矿仍然以热液交代型矿石为主,为矿浆-热液过渡型成矿流体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比了蒙库、阿巴宫、加尔巴斯岛等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蒙库铁矿为火山沉积受变质改造成因、阿巴宫铁矿为矿浆贯入成因、加尔巴斯岛铁矿属接触交代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新地质调查发现,角砾岩型铁矿在滇中地区广泛分布。通过对黑箐角砾岩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进及成因初步研究认为,该类矿床主要与800Ma-1000Ma的中基性岩浆作用相关,成矿分为四个阶段:隐爆角砾岩成矿阶段,富铁岩浆分异阶段,第三期岩浆侵入破矿阶段以及最后风化作用砂土状铁矿成矿阶段。该类型矿床很可能属于IOCG矿床的一个子段元。  相似文献   

15.
章对比了蒙库、阿巴宫、加尔巴斯岛等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蒙库铁矿为火山沉积受变质改造成因、阿巴宫铁矿为矿浆贯入成因、加尔巴斯岛铁矿属接触交代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航磁异常特征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石碌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石碌铁矿是一个受变质的富铁矿床。多年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它进行过研究,但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地层层序等问题上还有许多争论。本文试图通过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变质作用和矿床成因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型铁矿与火山活动有关,也是中国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较为滞后。该类型铁矿床的研究始于20世纪拉科铁矿床的发现,之后在全球各地发现诸多类似的铁矿床;其背景可以划分为优地槽褶皱带型、大陆边缘造山带型、断陷盆地型和深断裂带型。这些矿床与火山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划分为矿浆喷溢型和火山热液型,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成因假说。研究认为磁铁矿成分、成矿年龄、矿质来源是今后火山岩型铁矿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鄂东夕卡岩型铁矿的几个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冶是武钢主要的铁矿石基地,“大冶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深入研究这种类型铁矿的地质特征,对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然会有所帮助. 近些年来,对“大冶式”铁矿的成因众说纷纭,成因观点的不同,导致找矿指导思想的差异.通过几年的工作,我们认为“大冶式”铁矿仍属夕卡岩型矿床;铁矿与夕卡岩的形成,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均有密切的联系,但成矿流体并非传统认为的单一热源,而是矿浆-热液过渡系列. 本文不准备对“大冶式”铁矿的成因问题作  相似文献   

19.
鄂东南矿集区铁山铁矿床中磁铁矿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3):451-465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温度、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等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依据。本文在详细研究铁山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磁铁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铁山铁矿床主要存在镁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复合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型岩浆。这些研究为深入阐明鄂东南矿集区铁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中生代经受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为中酸性岩浆的运移和上侵提供了构造通道和空间,因此湖北东南部铁山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中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许多学者对铁山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控矿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温度、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等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依据。本文在详细研究铁山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磁铁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铁山铁矿床主要存在镁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复合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型岩浆。这些研究为深入阐明鄂东南矿集区铁矿床成矿规律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