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性是西方生态旅游的主要目标之一,解说系统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有较多研究提出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此所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都将解说系统作为规划和建设的内容,但是有效性较低.本研究通过解说系统本土化研究,将生态旅游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结合起来,从旅游者审美角度入手,提出如何提高中国生态旅游科学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对自然保护区解说系统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系统是国外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手段。国内外解说系统的设计理念、内容和过程的比较.对于提高我国解说系统有效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观察法与访谈法.以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鼎湖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德国北海浅滩国家公园为案例,比较研究三个案例解说系统设计的现状、设计过程和特点.并探讨了其差异原因。研究表明解说系统虽然被引入到中国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但受文化影响,解说系统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由于缺少对这种变化必要性的认识和研究,解说系统的有效性较低。中西方文化差异是研究与实践自然保护地解说系统的重要纬度(维度)。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本文分别从国外环境解说研究的时代发展和内容上进行划分,而由于国内的研究很少,只作为综述的补充。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解说分别经历了"形成期"、"媒介期"、"名正期"以及"初熟期"。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解说特征与功能的研究,包括其概念性框架与目标、手段选择、管理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研究;对解说受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游客的分类研究及解说方式的研究,以及对解说员与游客之间沟通过程的研究等。在西方,环境解说研究通过借助其他各学科的理论而逐渐成熟,笔者建议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以建设并完善环境解说学科体系来填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本文以199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的149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从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等6个方面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展开述评,最后展望了今后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需关注的8个方面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区域协作是联合生态资源开发、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实现区域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解决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掣肘的关键。中国地域广阔,山地、水域等大型自然地理实体常常是行政区的自然分界线,受到行政体制分割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生态资源利用通常是独立分化式开发,造成地方政府之间生态旅游产品的低层次、重复建设,限制了我国生态旅游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生态旅游合作的空间体系和模式。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旅游区域协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障碍,提出了中国生态旅游区域协作的空间发展和协作模式。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区域协作是建立在自然地带性、文化社会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和政策一体化基础上的必然选择;(2)生态旅游区域协作主要存在有行政区划壁垒、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模式松散、区域划分不清等四个关键问题;(3)中国生态旅游协作发展应采用生态旅游功能片区、协作区、风景道、线路、节点相结合立体化空间治理模式,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构建一体化的协作体系。本研究对于未来中国的区域生态旅游协作和空间体系构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楼观台森林公园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立新  孙根年 《山地学报》2006,24(6):727-733
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构建了一个“两翼对接”模式。在广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上述理念和开发模型,针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特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设计。具体而言,重点突出了自然山水、生物景观和道教文化三方面设计,揭示了三大类60个景物的生态文化主题,设计了相应的开发展示模式和游客生态体验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回顾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选择典型生态旅游区的石河子地区作为研究靶区,根据该研究区现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大致可分为军垦旅游型、自然风景型和干旱绿洲荒漠区特种自然奇观型等3种类型;并提出重点发展旅游类型即民族风情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军垦游和特有自然奇观游等。在分析了其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针对影响提出了基于6项基本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琼  安宇翔  李林  王丽 《热带地理》2024,(3):442-455
持续增加的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口数量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社交媒体的使用已广泛融入到中国中产阶级老年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中。文章对26名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生态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抽象提炼出影响路径,构建出一套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涉及五大要素。其中,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社交媒体对消费心理影响和社交媒体平台支持有助于激发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在社交媒体的支持下,良好的生态旅游消费体验有助于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并满足其精神需求。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进一步强化社交媒体影响下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朝林  刘海泳 《地理科学》1999,19(3):237-242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形成过程、理论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新的进展,并着重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即政治经济学分析、空间理论和社会-自然关系理论,最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CECOS)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依据游憩机会图谱(ROS)和生态旅游机会图谱(ECOS)的理论基础,基于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面向规划需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工具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CECOS)。主要创新包括:①提出生态旅游产品非仅仅是观光型产品的观点,论证了森林瑜珈这类参与型产品符合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②克服二元思维,以连续轴的思想将生态旅游产品分为高等级生态旅游产品(HCET)、中等级生态旅游产品(MCET)、低等级生态旅游产品(LCET)和大众生态旅游产品(MNT)四种类型,并在CECOS中用资源、与社会的联系、管理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对可持续性的要求和可参与性六个一级因子明确了四种类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Since the 1990s, ecotourism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en an important and distinctive par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hinese ecotour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strategies for ecotourism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it trie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ain path for making China a competitive country for ecotourism is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system including public service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eco-certification, marketing promo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by constructing ecotourism cooperation areas, destinations, ecotour routes and ecological scenic roads.  相似文献   

12.
As one of the few ecological wetlands in North China,Baiyangdian bears multiple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including ①adjus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North China;②safeguarding the downstream areas,especially Tianjin City,the Beijing-Shanghai Railway and Huabei Oil Field;③serving as the reservoir for the North-to-Sou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the emergent use of water for Beijing;④conserving biodiversity.Wetland ecotourism is a scientific and wise use pattern for wetland resources,through which,a source of financing is provided for wetland conservation,economic alternatives are generated for local people to reduce overexploitation on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enhanced.Since wetland ecotourism can benefit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between people,it enjoys broad promis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The proactive cooperation and sound interaction between main stakeholders,and the wid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will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cotouris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of the main stakeholders in Baiyangdian tourism,this article made an attempt to apply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o the ecotourism initiatives of Baiyangdian wetland,discussed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 ecotour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原生性、客源充足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非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行为主体层面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体系,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Forest park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kinds of destin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forest parks wa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investigations in 27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st park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forest parks, the paper suggests a number of 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 exploring folklore tourism products, planning a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perfecting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y, building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setting up a reasonable mechanism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 for ecotourism. These measure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and guid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tourism in forest par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钟林生  宋增文 《地理研究》2010,29(10):1814-1821
以井冈山风景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游客的生态旅游认知及其对环境管理措施的态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游客对生态旅游"基于自然"、"旅游对象受到保护"、"环境教育"认知率较高,对"社区利益"的认知率尚低,且不同类型游客对生态旅游认知不同。游客对"对环境负责任"、"保护环境资源"、"注意环境影响"、"重视环境教育"、"尊重地方文化"五类旅游环境管理措施持积极态度,但对"加强游客管理"的措施持消极态度。而且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某些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态度也直接相关,认识到生态旅游"基于自然"、"旅游对象受到保护"以及"社区利益"的游客更认同"重视环境教育"的环境管理措施。最后,还就提高生态旅游认知和加强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生态旅游是生态学向纵深层次推进而拓展的新领域,亦旅游活动多样化、高级化而萌生的新兴旅游体系。作者认为生态旅游具有六大特征:(1)旅游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2)旅游内涵孕育着科学文化高雅品质;(3)旅游活动以生态学思想作为思想依据;(4)旅游活动载体具有多样化特色;(5)旅游者高强度参与性的活动;(6)生态旅游是增强人类环境意识的高品质旅游。因此,生态旅游是万年基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足够的旅游空间、良性环境与景物,使之永续利用。因而,界定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基石。作者对生态旅游景物的生成机理,提出内生型(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ntogenicGeo-ecotoursystem)和外生型(延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logenicGeo-ecotoursystem)两大类型新概念。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论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实施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我国西部生态旅游资源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研究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自身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类型、设计原则、展示形式、内容等方面,对解说系统、展示系统和环境教育活动三方面进行设计,最终形成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芦芽山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区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旅游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又使它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强旅游规划分区研究非常必要。芦芽山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地貌形态多样,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气候、植被--土壤呈明显垂直变化。结合其旅游资源,我们对其分区如下;河谷和沟谷农田乡村区--接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落叶阔叶林区--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针阔叶混交林枢--返回自然的生态旅游;寒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区--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