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GPS流动观测站200 km范围内站点的连续观测时间序列提高GPS流动观测的定位精度,探讨GPS流动观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流动观测站点速度测量值与连续观测结果差值标准差在改正后平均减小37.97%;2)TAIN、CASH两个站点的同址观测实测值改正后偏离值平均减小38.9%。  相似文献   

2.
基于陆地μGal级精度的重力重复测量可以获取高精度区域重力场时变信号,实现对地壳内部介质物性变化的监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现有地震重力监测网络,通过优化场地观测条件,联合应用高精度绝对重力、相对重力,联合水准、GNSS系统和水文等观测手段,设计一种新型的场地重力阵列式观测系统,有助于分离不同深部场源引起的微重力变化信号。该观测系统除可以提高地壳深部场源信号的信噪比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阵列间距来监控敏感区场源变化,有助于探测地壳深部地震孕育和发生阶段的场源介质物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流动重力测量的布局、复测周期以及观测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地震系统重力测量的现状,提出了优化现行布局、调整复测周期、提高观测技术以及改善观测条件的具体意见。指出:为了获得与地震有关的重力变化信息,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布局的优化和复测周期的调整上。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套流动GPS观测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流动GPS观测过程中GPS接收机、GPS观测小组状态的监控和管理。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故障,观测人员能够实时发现;同时任务管理部门也可及时了解各GPS观测小组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半导体激光发射器结合位敏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和利用光学测角仪进行倾角观测的方法解决拱坝变形观测问题。对激光监测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原理分析、算法推导、精度评定。在白山拱坝的实践表明:本系统精度高,自动化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SLR首次取得观测成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介绍了流动SLR系统TROS建成后在北京,乌鲁木齐,拉萨3个站的观测情况。这是流动卫星光测距系统在我国首次正式运行,开创了SLR流动观测的先例,实现了我国SLR领域多年来的愿望。对乌鲁木齐和世界屋脊城市拉萨观测的实现有其重要意义,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TROS的建站和观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GOCE卫星重力探测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利用卫星观测技术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现状与不足,论述了实施GOCE任务———地球重力场和稳态海洋环流实验的必要性;并阐述了GOCE任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基本特点、组成部分、重力梯度测量原理、数据处理过程、误差特性,以及该任务在固体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冰河学等地球物理相关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煤矿采空区对二级坝工程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在二级坝工程范围内布设变形监测网,采用先进测量技术和高精度测量方法,对变形监测点进行定期观测、分析和比较,能及时对变形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按照规范要求,应用GPS静态观测、导线测量、高精度水准测量等技术,组织布设该变形监测网,并对其进行首次观测,为以后二级坝工程范围内变形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GNSS连续观测数据评估了GNSS流动观测水平速度精度,并分析了相邻两期观测时间差、每期观测时长、观测周期对水平速度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观测模式,流动观测与连续观测得到的水平速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在3 mm/a以内;相邻两期观测时间不一致会影响流动观测水平速度的精度,如果绝对值在3 mm/a以内的速度差为可接受值,那么建议相邻两期观测时期差应控制在25天之内;延长每期观测时间和缩短观测周期能提高流动观测水平速度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从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获悉.经多年发展,我国具备了航空航天遥感对地观测能力.已形成了由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系列组成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监测、分析和模拟地球系统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我国重视对地观测领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MVC的ThinkPHP框架,集成Smarty模板,采用PHP+MySQL,PHP+Oralce双数据库链接原理,研制B/S架构的地震业务数据库管理软件。可提供数据库运行信息展示与查询、事故处理分类记录,生成巡检报表,为业务用户提供数据使用状态查询。同时,在Nagios开源网管平台中配置业务数据库实时监控模块,将故障报警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发送,形成完整的地震业务数据库自动监控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MVC??ThinkPHP????????Smarty??壬????PHP+MySQL??PHP+Oralce?????????????????B/S?????????????????????????????????????????????????1?????????????????????????????????????????????????Nagios??????????????????????????????飬???????????????????????????γ?????????????????????????????????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高效管理与维护,以New Map Server与New Map World为基础平台,采用三层体系架构与模块化功能设计,建设基于Web的城市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统计与量测、周边检测、爆管分析、缓冲区分析、横断面分析、覆土深度分析、连通分析、流向分析等强大功能,为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统一管理需求和信息共享交换不足的问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构建了一套网络化的基准站建设备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全国基准站摸排和核查结果信息为数据基础,利用集中在线式设计架构和数据库自动识别同步技术,提出了基于空间拓扑结构的基准站信息表单构建方法,实现了相关性信息唯一标识、动态关联以及基于主辅标识的基准站信息管理工作流。系统解决了数据库之间实时联动更新问题,实现了全国基准站的信息交互共享和统一规范管理,已成为全国基准站建设和应用高效管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数据资源,对其变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是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的基础。伴随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山东省已积累了大量地理省情监测数据。为实现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及科学利用,并综合考虑山东省省级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该文基于共享文件系统的分布式存储,利用空间统计、任务并行等技术模型,设计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对比监测区域内多时态、多版本、多年份数据,发现不同版本数据之间的差异,实现对地理省情数据要素级、地类级变化情况的监测。该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籍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简单的地籍管理与查询平台。系统集成了现代电子地图预览、简单的查询与分析以及3D数字威海预览等功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的成图数据,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济宁城区地面沉降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实时监测、精细监测和应急统测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监测站、水准监测网以及GNSS监测网在内的地面沉降监测系统。提出了地面沉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站建设方案,将数据中心、监测标组、地下水监测、GNSS连续运行(基岩)基准站、科普宣传、安防等功能进行综合配套建设,可以在场地、设备、电力网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共享利用,大大提高了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的利用效率。监测标组包含基岩标、分层标、水位观测孔、孔隙水压力观测孔以及数据采集设备。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接收、存储、处理和展示,以"数据中心+监测站"模式,在服务器上建立综合性地面沉降监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监测设施实物、宣传片、展板等开展地面沉降防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济宁城区范围内,利用水准点和GNSS监测点,构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无人机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测绘、监测以及早期预警系统(EWS)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源。本文基于上述技术,设计提出了一种针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GDMEWS)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复杂多变的特点,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多源空间数据库组成、开发模式、业务逻辑、系统开发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文以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类型众多、典型多样的德钦县为案例区,探讨GDMEWS的体系机构及关键技术。首先,对系统的功能要求,监测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讨论;其次,研究了灾前预警、灾中抢险、灾后重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开发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管理支持工具;再次,阐述了多源监测数据集成方法和地质灾害机理模型的建立。最后,对GDMEWS的研发实现进行了阐述,并说明其在德钦县地灾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气象探测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传统的人工纸质化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气象装备保障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采用基于B/S架构的Web技术建立气象装备保障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准确、高效的完成气象装备的库存管理、需求管理、通知预警、统计查询及系统日志管理等功能,为气象业务人员的检定维修、计划采购、需求申请等工作提供一体化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使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数据出错率。系统也是现代气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全球的热点。如何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是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海洋功能区划是为实现海洋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海洋功能区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遥感数据为地理实体对象,集知识、分析、决策和服务为一体的系统。该系统从应用角度为空间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以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数据库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