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底苏和大梁子铅锌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认为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石硫来源于赋矿围岩或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地层,改造热液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含热液。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底苏和大梁子铅锌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石硫来源于赋矿围岩或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地层.改造热液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含矿热液.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西城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系中,经热液沉积或热液沉积改造而成。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附近安家岔组地层受区域变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高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广泛。对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安家岔组黑云母石英片岩开展碎屑锆石U-Pb定年,查明安家岔组地层时代应晚于(401±6) 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其沉积构造环境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可能为早—中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断陷盆地沉积的产物,沉积碎屑物源来自扬子克拉通与北秦岭地区。  相似文献   

5.
论底苏铅锌矿床的“双源”沉积改造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苏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该矿床具“双源”沉积改造特征。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同时存在海底热水和正常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热水沉积矿石及矿源层。大气降水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大气降水沿岩石裂隙下渗被加热并淋滤早期沉积矿石及矿源层中的Pb、Zn,使之以[PbCl02]、[ZnCl02]迁移,当含矿热液运移至有利构造部位时,Pb、Zn络合物交代地层中的黄铁矿或被有机质还原而再沉淀成矿。本文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底苏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宁省铅锌矿床,根据其形成背景及物质来源可划分出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变质海相火山热液型、变质同生沉积型、同生沉积-变质热液再造型、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盆地热卤水型等8种类型。矿床特征显示出铅锌矿床的形成大多明显地受到了太古代绿岩带及早元古代以来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在成因上多与优地槽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活动、地壳深部的热环流作用及活化地台上的岩浆活动有关。铅锌矿床的成矿作  相似文献   

7.
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为广西首次发现的一个中型扬子型铅锌矿床.矿区内共圈定铅锌矿体11个,均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上统老堡组硅质岩、下统陡山沱组白云岩层间构造中,与地层同步褶曲.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次为重晶石和绢云母.围岩蚀变较弱,以白云石化、硅化和方解石化为主.通过综合分析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证据,笔者认为老堡铅锌矿床为热水沉积一中低温热液改造成因.成矿金属和硫源多来源于地层,少部分来自热液流体.成矿流体为地层中的环流热卤水.  相似文献   

8.
栖霞山铅锌锰硫矿床的多源层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十年代,栖霞山矿区只是一个小型氧化锰矿床,经过多年的找矿勘探,现已探明为一个大型铅锌锰硫多金属矿床. 关于矿床的成因,曾有岩浆中-低温热液、沉积改造、火山热液成矿等观点.通过近年的地质研究,笔者认为,该矿床具有多源层控的特征,铅锌和锰的主要物源不同,矿体定位受层位和构造的控制.锰为同源层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石炭系碳酸盐地层;铅锌属异源层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寒武系基底岩层.矿床的形成受地层  相似文献   

9.
广西老厂式铅锌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厂式铅锌矿是产于泥盆系和寒武系不整合界面之间的脉状中温热液铅锌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和基底地层,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有部分雨水的混合水。矿床成因属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富集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黔南台陷碳酸盐型铅锌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国勇 《贵州地质》2002,19(1):20-26
志留纪末期广西运动,使扬子淮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碰拼接在一起形成统一地台后,在泥盆纪时期地台活化为张性,晚泥盆世产生了沿基地断裂的热液活动并成矿,这就是黔南台陷成矿的地质背景,通过典型矿床特征分析,把黔南台陷中的铅锌矿床分为两类;即与同生沉作用相关的锌矿床和以顺层充填和交代作用为主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了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认为黔南台陷铅锌矿床成因为产于碳酸盐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铅锌元素主要可能来自下伏地层、赋矿地层本身,硫可能来自地层硫酸盐,加里东、燕山运动可提供成矿动力,各种构造裂隙和高孔隙度的碳酸盐岩可成为导矿、配矿构造或容矿空间,化探显示有明显的铅锌异常带,本区的几个矿点与黔东—湘西成矿带内铅锌矿的各种特征很相似。因此推断渝东南铅锌成矿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察、系统的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概述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展布,产状严格受到矿区逆冲断层的控制,赋矿围岩为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和下一中二叠统开心岭群尕迪考组灰岩,发育强白云石化和弱硅化,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结构以皮壳状、草莓状等胶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团块状和脉状.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_(V-PDB)值、δ~(18)O_(V-SMOW)值分别为δD_(V-SMOW)值分别为-1.8‰~+3.3‰、+6.1‰~+24.6‰和-137‰~-53‰,计算得到成矿流体的δ~(18)O_(流体)值为-0.5‰~+13.8‰.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盆地封存热卤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物质可能由区域流体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通过与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以及淋滤含矿地层底部的火山岩而得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可能存在有机质的参与.据此,笔者将东莫扎抓矿床归为发育在碰撞造山带中受逆冲推覆断裂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并初步建立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型.  相似文献   

13.
林兵  程海生 《现代地质》1992,6(2):150-15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毕家山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取自基底地层,而不是含矿层。地层地球化学和铅同位素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论点;(2)该矿床矿石硫主要取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硫;(3)矿床成矿流体的水主要来源于渗流加热的大气降水和部分回灌的海水;(4)该矿床应属于同生热液沉积-动力分异热液强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本文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以便直观地了解该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驰  潘文  杜远生 《古地理学报》2018,20(5):869-876
黔东铜仁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和娄山关组中分布有多处热液白云岩,其形态包括块状、透镜状、角砾状等。通过露头及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分析,笔者探讨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热液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热液性质与来源及其与铅锌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 (1)热液白云岩由中粗晶-巨晶鞍状白云石组成,形成温度为96~223 ℃,平均为155.86 ℃;盐度为8.28~16.15 wt% NaCl,平均为12.30wt% NaCl;具有轻稀土富集和Ce负异常特征,LREE/HREE为16.51,δCe为0.79, 87Sr/86Sr为0.708662。(2)块状和透镜状热液白云岩形成于交代作用较完全的环境,角砾状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水力破裂作用;白云石化流体可能来自包括震旦系碳酸盐岩在内的下伏地层,断层和裂缝为其运移通道。(3)白云石化流体与区域铅锌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相近,来源相同或相似;热液白云岩中含有少量成矿物质,应形成于铅锌主成矿期前后。  相似文献   

15.
湘西-黔东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在该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目前已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及矿点200余处.为了解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系统总结了区内主要铅锌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成矿机制进行探讨,建立成矿模式.区内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中,分布明显受断裂及褶皱构造控制,矿体主要为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物组成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方解石及少量萤石、重晶石和沥青,并伴随着广泛的以方解石化为主的热液蚀变.闪锌矿与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20~200℃之间,盐度集中在8%~20%(NaCleqv)之间;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PDB值范围为-4.89‰~1.50‰,δ18OSMOW值范围为13.37‰~25.09‰,略低于碳酸盐围岩;矿石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2.3‰~36.1‰,以富含重硫为主;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变化范围较小,206Pb/204Pb在17.952~18.678之间,207Pb/204Pb在15.635~15.832之间,208Pb/204Pb在38.015~39.255之间.对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热卤水,主要来源于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的溶解作用,硫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铅锌主要来源于下伏地层,成矿时代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属于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综合以上分析建立了该地区铅锌矿床有机质参与下的多源流体混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以及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C、O、Sr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稀土配分模式、C同位素和Sr同位素比值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比较接近,表明形成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解;但这两种矿物的稀土总量ΣREE高于灯影组白云岩,说明成矿流体除了主要由围岩提供REE外,还有部分其他富含REE流体的加入。萤石则具有LREE亏损和分配曲线相对平缓的稀土配分模式特征,表明萤石形成于成矿的晚阶段,有更多的外部流体的加入。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且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O同位素低于灯影组白云岩,反映了存在较高温度的流体活动,这3种脉石矿物是由高温热液流体形成的。灯影组白云岩和3种脉石矿物都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循环水,继承了围岩的Ce负异常特征。方解石和萤石的Sr同位素比值高于围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峨眉山玄武岩,但小于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说明成矿流体主要由赋矿围岩等沉积地层中的循环流体与流经了基底岩石的深部流体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17.
塔北铅锌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新近勘查成功的一个重要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酸性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0.5‰~7.3‰,估算获得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值δ34S∑S约2.7‰,具岩浆硫的特征。晚期石膏的δ34S值为4.7‰~5.3‰,表明石膏可能是火山热液中的SO2发生歧化反应或火山喷发带出的H2S挥发分在近地表的氧化环境中反应生成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并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火山岩。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塔北铅锌矿床可能属于矿化较深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Epigenesis of Pb-Zn Deposits in the Xicheng Ore Field,Western Qin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hat all of the Pb-Zn deposits in the Xicheng orefield belong to Devonian hydrothermal-sedimentary deposits or their reworked ones. Study proves that the host strata, besides the Devonian, include the Palaeoproterozoic. The super-large Changba-Lijiagou Pb-Zn deposit occurs in the Palaeoproterozoic strata. The deposits in this district are not hydrothermal-sedimentary deposits or their reworked ones, but Yanshanian-Himalayan epigenetic hydrothermal deposits.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sizes and positions of all the deposits in the Xicheng orefield are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the choula (draw)-thrust sheet Therefore the previous grounds for the model of the Qinling-type Pb-Zn deposits cannot hold good.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Changba-type and Bijiashan-type Pb-Zn deposits be used to represent two mineral deposit model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icheng orefield.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楚多曲铅锌矿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主要受控于切割碳酸盐岩地层的陡倾断裂。通过对系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60~220℃,盐度w(NaCl)为8%~10%,密度为0.90~0.95g/cm3,具有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估算成矿压力为11~13MPa,深度为1.1~1.3km,属浅成深度。成矿流体δD为-96.4‰~122.1‰,δ18 OH2O值为2.1‰~9.5‰。综合区域构造背景、铅锌矿体形成特点、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石组构等相关信息,认为楚多曲铅锌矿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该认识可极大拓展青海省沱沱河地区铅锌矿的找矿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保山镇康地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山镇康地块是"三江"南段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中核桃坪与芦子园是近年发现的两个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受近NE向断裂、背斜轴部和地层控制明显,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与沙河床组大理岩化灰岩为主要赋矿地层,近矿围岩矽卡岩化强烈,流体包裹体,Pb、S、H、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核桃坪和芦子园铅锌矿床均经历了中温、高温两个矿化阶段;核桃坪铅锌矿床矿石铅同位素较芦子园铅锌矿床有较高的比值和较大的变化范围,均以高μ值为特征,属于放射性成因铅,暗示其成矿物质以壳源铅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均多为较低正值并呈塔式分布,具有岩浆硫特征,两者均无生物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参与,其中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δDH2O(-109‰~-91‰)和δ18OH2O(-4.3‰~2.3‰)同位素研究表明核桃坪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并遭受后期大气降水或地层水的混合;核桃坪矿床与芦子园矿床的微量元素具有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不同于VMS型、MVT型铅锌矿床。因此,笔者认为两个矿床应属于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侵入产生岩浆热液并携带Pb、Zn等成矿物质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混合,在背斜轴部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形成该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