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雹和局地暴雨是我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短期预报难题之一。过去我台对冰雹、局地暴雨天气做了一些分析工作,积累了一定预报经验。我们将其进行收集归纳,并利用1981年至1986年气象资料加以分析和验证,使之系统化,形成一套较为客观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预报系统。经1987年和1989年业务使用,效果较好。证明对甘肃省局地对流天气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
1 引言区域暴雨是我市汛期中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区域暴雨预报一直是我局近年来科研的重点,虽已取得一些宝贵成果,但离暴雨预报业务自动化的要求差距较大,根据市局要求,为建立一套从资料收集、分类、存储、预报因子自动分析、计算、客观拟合到预报结论定量、快速输出的短期区域暴雨预报业务自动化流程,并为气象台短期预报业务自动化探索可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报业务质量。系统课题于1990年8月4日作为局重点课题立题进行研制,1991年5月基本建  相似文献   

3.
经对郑州市199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概括出短时暴雨、瞬时雷雨大风、冰雹等3种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气候规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单站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模型、预报指标和相应的预报方程,构成郑州市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系统.该系统根据每天08时实时资料,自动完成天气分型、物理量计算、预报指标计算和预报方程的判别,输出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郑州市199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概括出短时暴雨、瞬时雷雨大风、冰雹等3种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气候规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单站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模型、预报指标和相应的预报方程,构成郑州市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系统.该系统根据每天08时实时资料,自动完成天气分型、物理量计算、预报指标计算和预报方程的判别,输出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0~1995年成宁气象资料,分析了鄂南西南涡暴雨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并归纳了相应的暴雨短期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统计了1974~1993年20年气象资料,分析前汛期出现头场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及本站气象要素反映,并对头场暴雨的短期预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统计了1974-1993年20年气象资料,分析前汛期出现头场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及本站气象要素反映,并对头场暴雨的短期预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乡1976~1995年6~8月气象资料,分析了低槽类暴雨环流形势,并根据低槽位置划分为西槽和东北槽型及确定两型预报指标。使用省网传输的气象资料及编制的西槽和东北槽判别程序、预报指标诊断程序及合成预报方程程序,可自动输出显示预报结果。此系统经1998年汛期试用,预报成功率达81%。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年吉林省暴雨日数、暴雨特征,从气候条件和影响系统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2011年吉林省区域性暴雨偏少的原因,并利用卫星、雷达、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探讨了吉林省局地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和服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报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上3—4月的大风,我们建立了一个自动化预报系统,该系统由识别东亚大槽的移行,诊断地面流场,海上风统计预报模式等软件组成。通过对1985年到1986年春季观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风速预报的平均准确率为87.8%,风向预报平均准确率为74.6%,该系统已纳入上海气象协作区《东海沿海大风短期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邓雯 《河南气象》2003,(1):18-19
利用1970—1995年咸宁气象资料,分析了鄂南西南涡暴雨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并归纳了相应的暴雨短期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强对流潜势区天气预报系统是在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和雹暴预报系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是兰州区域气象中心短期预报业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综合归纳了以往的预报方法,并充分利用增强显示红外卫星云图资料研制了短时半定量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预报系统在晴雨等级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自动调用显示传真图,用计算机识别欧洲风预报场中的槽线、切变线等影响因子,自动提取欧洲中心20:00、08:00高度、温度、地面气压和相对湿度数据资料,并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挑选组合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模型,分别制作上午(20:00~20:00)和下午(08:00~08:00)一周晴雨落区及等级预报.并应用VB6.0语言编制成自动化的预报系统,在长沙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系统2次/d滚动发布.业务运行一年,系统对降水落区及等级有较强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6~1996年新乡站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产生新乡台风低压暴雨的登陆台风路径,选择了预报因子,建立了新乡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寻找暴雨天气背景场,利用一种多层递推平稳预报模型,建立了湖州市短期暴雨客观预报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量大、预报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实际运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刘翔  韩涛  王维国  王天莹 《气象》1988,14(2):29-31
一、前言 1986年,中央气象台与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合作,开展华北区域暴雨数值预报实验工作。原模式对资料处理部分,是将由人工收集来的气象电报,按所需要的测站、要素、层次抄下来,再输入计算机。为了使华北区域暴雨数值预报模式投入业务使用,为预报员在天气会商中及时、准确地提供数值预报产品,我们研制了实时气象资料自动化处理系统,并把它与客观分析联结,基本作到了  相似文献   

17.
根据“85—06”数字化雷达强对流、暴雨回波和长江上游暴雨、云雨概念模型研究课题的要求,使用1986—1995年成都“713”彩色雷达回波传输系统和成气院WRDPS天气雷达数字处理系统收集的大量灾害天气回波资料,对盆地内强对流、暴雨天气雷达回波进行诊断分析,寻找强对流雷达回波识别判据及移动发展规律,综合卫星云图资料及天气模型制作短时短期预报,本工作还对长江上游成都、重庆雷达拼图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在486微机上使用中文Windows3.1操作系统,并完成了与成都区域气象中心DECNET的联网。1995年第四季度,针对成都气象学院数字化雷达收集的回波资料,研究了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的统计关系,并与原713雷达采集大量降水回波作了对比,以适应新型数字化雷达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GMS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与常规气象资料、预报经验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集智能网络模型、统计回归、云指数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自动化定量短时大、暴雨预报应用系统。经1995—1996年汛期试用表明,该系统对短时大、暴雨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有较好的业务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暴雨的气候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运用多种气象信息建立暴雨短期预报模型及其业务化系统,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驻马店夏季短时暴雨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驻马店市1985~2001年6~8月高空、地面、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确定了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形势及消空指标,并通过温度平流、湿度条件、稳定度、动力条件的诊断,挑选出对短时暴雨反映敏感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最后通过逻辑判定,由微机自动输出预报结论.通过2002年的业务应用,该系统预报成功率为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