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内蒙古湖相沉积14C年代测定中“硬水”影响的发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任国玉 《湖泊科学》1998,10(3):80-82
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巴克窑泡子湖相沉积物分别做了^210Pb和^14C测年,比较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发现,^14C年龄比^210Pb估计年龄偏老约2000年,内蒙古其它湖泊的沉积物^14C测年资料一般也都存在年龄偏老问题,作者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干燥和半干燥地区湖泊“硬水”影响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彭贵  焦文强 《地震地质》1994,16(1):26-28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阮成雯 《内陆地震》1998,12(2):126-132
新疆地震局^14C实验室为提供准确可靠^14C年代 数据,在选择,制备、测量本底苯,制备、测量糖碳苯,分析产品的淬灭对^14C年代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试验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河西走廊榆木山前开展了旨在用于活动构造测年工作的土壤发育年代学新方法的研究。通过在不同时代河流阶地上开挖土壤探槽,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各级河流阶地形成年代的^14C和热释光年龄测定,详细研究了该区与断层新活动有关的土壤发育的主要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随时间(年代)的演变规律,初步建立起了土壤CaCO3含量和CaCO3累积指数数值与发育年代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经回检和对比分析认  相似文献   

5.
13kaBP以来滇池地区古环境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DC93-1孔孢粉组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比(C/N)、有机碳同位素δ^13Crog、磁化率(x)、频率磁化率(xfd)等资料,结合^14C、^210Pb和^137Cs测年,汗池地区13ka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3-10.2kaBP,气候偏凉湿,湖水深度不大;10.2-7.5kaBP,气候向暖湿过渡,湖水渐深:7.5-4.0kaBP,气候暖湿,水热条件达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放射性同位素碳测年实验室的14C测年原理,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化学制备,低水平放射性测量方法及测定年代。首次公布一批14C年代测定数据。  相似文献   

7.
邢成超  孙忠 《地震地质》1998,20(1):83-90
在河西走廊榆木山前开展了旨在用于活动构造测年工作的土壤发育年代学方法的研究。通过在不同时代河流阶地上开挖土壤探槽、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各级河流阶地形成年代的14C和热释光年龄测定,详细研究了本区与断层新活动有关的土壤发育的主要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随时间(年代)的演变规律,初步建立起了土壤CaCO3含量和CaCO3累积指数与发育年代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经回检和对比分析认为,所建定量计算关系式可试用于同类地区活动断层的测年工作  相似文献   

8.
山东南四湖成湖时代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南四湖两个沉积岩心进行了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利用14C方法测定了沉积剖面下部年代,采用210Pb和137Cs方法测定了剖面上部沉积速率,进而确定了整个沉积剖面的时代根据沉积岩心色素指标特征、有机碳氮比值和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分析,初步确定南四湖的成湖时代为2450aBP  相似文献   

9.
女山湖现代沉积速率和环境解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本世纪以来女山湖生态环境的演化历史,以^137Cs和^210Cb放射性同位素为测试手段,分析该湖近期沉积物中^137Cs和^210Pb的含量分布,并根据其沉降特征和衰减规律,对沉积物做了年代定位,分段推导出平均沉积速率,建立柱状沉积年代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沉积记录,对沉积速率的变化进行环境解释,探讨了本世纪以来湖泊环境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929 ̄1938年沉积速率达4.8mm/a,是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泸沽湖,洱海^210Pbex的垂直分布受Fe,Mn循环下^210P;o和^210Pb沉积后再迁移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剖面分布特征,^210Pbex计年的没积物堆积速率分别为0.050-0.051g.cm^-2a^-1和0.044-0.046g.cm^-2a^-1,反映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堆积结果,泸沽湖,洱海^137Cs的垂直剖面分布虽然受分子扩散作用的影响,并没有改变其峰值位置。  相似文献   

11.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毛山活动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明显的分组特征,求得毛毛山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时段的平均滑动速率。大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毛毛山断裂走滑段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3~3.9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0.19mm/a;天祝盆地倾滑段垂直滑动速率为0.11~0.86mm/a。沿断裂带滑动速率具明显的非均匀性特点,表现为自东向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补偿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 ̄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 ̄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大布苏湖沉积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94年9月,在吉林省大布苏湖湖盆东部,获取了总厚度为8.10m沉积剖面样品。以10cm间隔采样,对样品中有机质成分及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沉积物中有机物的δ^13C值指示了源生物的特征。在暖干时期,沉积物中有机质具有较高的δ^13C值;反之,冷湿时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δ^13C值降低,结合剖面碳酸盐含量及^14C年代分析表明,湖区15000年来经历了多期冷  相似文献   

14.
土壤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和论述了土壤年代学方法及其测年原理,以及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前景.作者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引入榆木山和阿尔金山山前地区的活动构造测年工作,并初步建立了土壤CaO、CaCO3和CaCO3累积指数值与发育年代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统计得到了土壤中砾石钙膜的平均累积速率.通过回检和应用对比分析,认为土壤年代学方法适用于中国西北地区,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年近年来我国的^14C年代学研究,由于体制转轨相当的实验面临经费紧帛、收样量不足等困难,部分实验室停止运转,少数实验室已变卖仪器设备不再测试等现状,笔者根据近10年来的切身体会,提出若干^14C年代学研究的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航、卫片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经过详细的野外观测研究,明确了甘孜-玉树断裂带最新地表活动形迹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对断错地貌及新地层变形与位错的研究,结合(14)C和热释光(TL)测龄结果,对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甘孜-玉树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为:甘孜段水平滑动速率为3.4±0.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2.2±0.1mm/a;马尼干戈段水平滑动速率为7±0.7mm/a;邓柯段为7.2±1.2mm/a;当江段为7.3±0.6mm/a。  相似文献   

17.
老虎山地区的第四系以山麓洪积与山区河流阶地沉积为主, ̄14C法、TL法和扩散方程法测定的近40个年代样品表明:Ⅰ级阶地为全新统,阶地形成年龄为4086±100a—4578±60a;Ⅱ级阶地为晚更新世晚期沉积,阶地形成年龄为23Ka;Ⅲ级阶地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沉积,阶地形成年龄为72Ka;Ⅳ级阶地和Ⅴ级阶地为中更新世沉积,其阶地形成年龄分别为217±35Ka和378±60Ka;早更新统仅在局部出露,可能属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通过与兰州九洲台黄土剖面对比,发现Ⅰ—Ⅴ级阶地的形成年龄与标准剖面中的So、S_2、S_4等层古土壤形成年龄相一致。这说明河流层状地貌的形成。除了与构造抬升有关外,还与全球冷暖交替的大气候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首次提出用石笋中稳定同位素记录重建由降雨量和降水气团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气候历史,从而为研究高分辨率的古季风气候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Hendy准则、洞穴温度、研究区水系的δ18OH2O值以及温度公式,证实了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CaCO3-H2O之间存在同位素平衡分馏。对采自石花洞的石笋样品进行了分辨率约为25a的δ18O和δ13C的分析测量,从而得到3000a以来,北京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地震地质》1997,19(1):78
首次提出用石笋中稳定同位素记录重建由降雨量和降水气团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气候历史,从而为研究高分辨率的古季风气候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Hendy准则、洞穴温度、研究区水系的δ18OH2O值以及温度公式,证实了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CaCO3-H2O之间存在同位素平衡分馏。对采自石花洞的石笋样品进行了分辨率约为25a的δ18O和δ13C的分析测量,从而得到3000a以来,北京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中部错鄂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沉积物的137Cs和210Pb研究表明, Cs在碱性湖泊的沉积物中发生了明显的垂向迁移, 用于确定短尺度年代会带来误差; 利用210PbCRS模式可以满足近代测年的需要, 获取不同深度的质量累积速率, 这一累积速率的变化与器测降水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 进一步证明了210PbCRS模式对错鄂近代湖泊定年的可靠性. 根据表层沉积物的14C日历校正年龄, 确定“老碳”影响的绝对年龄, 并假定“老碳”影响是持续、稳定的, 对所获14C年龄进行了二次校正, 消除了“老碳”对错鄂湖泊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和植物残体的14C结果产生的影响, 同时推断CE-2孔在40~35 cm段存在沉积间断. 根据湖泊沉积物的沉积规律, 建立了错鄂湖泊沉积物14C年代序列, 在这个年代序列的基础上, 沉积物环境指标对全新世主要气候事件有很好的反映, 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该年代序列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