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志强先生(1904~1989)是地磁学家,中国现代地磁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地磁研究室主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参与的几处地磁台站观测记录以及多处野外地磁测量,为编制首幅中国地磁图提供了有价值的地磁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参与制定了中国地磁台网建设和野外测量的远景规划,主持、参与了6个地磁基准台的建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地震局的通知,CJ_6磁力仪验收与标定工作会议于1988年6月5—16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举行。参加工作会议的有来自全国Ⅰ、Ⅱ类基本地磁台和区域台代表18名,国家地震局物资基建处、北京光学仪器厂、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验收标定工作人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委托其下属的地球物理所九室负责本次验收标定技术工作。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北京光学仪器厂的购销合同而出品的第三批 CJ_6磁力仪,是设立在全国各地磁台用来专门测量地磁偏角的精密仪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略介绍了我国地磁台站工作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建立我国地磁测量实用标准的过程,以及用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协会的台站仪器委员会所设地磁标准比较长设服务部提供的一组(三只)石英丝水平磁强计,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白家疃台比测的结果。它验证了我们所建的实用标准已达到了国际比测的精度要求,并为上述国际机构所肯定。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同意,由全国地磁基本台网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地磁组举办的地磁资料与应用培训班,于1992年9月15—21日在江西省地震局九江培训中心顺利举行。参加本届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部分地磁区域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各省局(办)监测预报部门、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总人数达52名,其中81.8%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有关基础地震学、地磁学及其观测技术、数据处理、资料汇编的专业科技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自1984年起改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每年出版六期,每期定价0.60元,  相似文献   

7.
由地震科学基金会主持召开的《我国地磁台站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9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顺利通过鉴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  相似文献   

8.
全国参加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台第四届(一九八二年度)评比会暨工作会议于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测震基准台和17个地磁基准台的代表,以及各省、市(区)的台站管理工作人员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湖北省地震局负责人朱煜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我国地震工作的老前辈秦馨菱教授和谢毓寿教授应邀出度了会议并做了  相似文献   

9.
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批准,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7—2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苏联、美国、日本、芬兰、中国(包括台湾省)及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约9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以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与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王明球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这次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共收到12个国家60多位学者的论文摘要91篇,论文49篇。其  相似文献   

10.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刊物。办刊宗旨是紧紧围绕地震、地磁观测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相应的实验和研究。刊登的文章要求实用,能解决实际问題。本刊自一九八三年开始向国內公开发行,现定为每年出版六期、欢迎踊跃投稿。一、本刊征集来稿內容包括基础础地震学、地磁学及其观测技术、数据处理、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1.
应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及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波鲁卡耶夫教授的邀请,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徐心同、工程地震研究室主任钟以章和国家地震局国际合作司王剑一行三人于1991年6月13—20日赴苏联哈巴诺夫斯克城对苏联利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及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Ⅰ类台和Ⅱ类台的代表,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台站管理人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磁资料汇编牵头单位——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共160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陕西省地震局李  相似文献   

13.
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国际协会(IAGA)1979年12月3日~14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了第17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关于震磁方面的文摘共有15篇,其中在构造磁学(震磁效应)小组讨论会上,有震磁文摘12篇,根据该小组召集人苏联的夏皮罗(Shapiro)、美国的约翰斯通(Johnston)和澳大利亚的斯特西(Stacey)的介绍,这部分的主要论题是:(1)由地球岩石圈的现代过程所引起的地磁场变化;(2)地磁长期变化异常及其与构造活动带的关系,地壳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所引起的地磁异常区;(3)震磁效应:观测与解释;(4)构造磁效应的模拟研究,如人工湖实验、核爆炸等;(5)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电磁性质的实验研究。还有3篇震磁文摘安排在一般讨论会上,该讨论会召集人英国的克里尔(Creer)说,这个讨论会的目的是为具有较大科学意义的地球内部磁场的论文提供一个论坛,而这些文章还不适宜归于某一专题讨论会。这3篇文摘是:(1)唐山震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与上地幔高导层的分布;(2)震磁效应的物理基础与野外观测;(3)月球周期、太阳周期的地磁变化与大震的关系。现根据上述的15篇文摘(其中美国5篇,苏联3篇,中国和土耳其各2篇,日本,东德和南斯拉夫各1篇)综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执行中法地震学和第四纪构造学合作研究计划,1986年9月1日—10月4日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中法活断层联合考察。法方参加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教授塔波尼亚(P.Tapponnier)、构造地质学博士佩尔泽(G.Pelzer)和戈德梅(Y.Godiner)以及研究生梅耶(B.Meyer);中方参加考察的有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虢顺民、向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专载有关地震地磁观测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电学等学科中观测技术方面的新成果,特别是为地震预报监测和研究而开展的各种观测,如地震、地磁、地电、地应力、重力、地形变、地磁波、地声、水化学、水动态等(包括这些方面的仪器设计原理,实验方法与结果、仪器理论和观测方法等),以及有关地震台网布局、台站选择、仪器标定、台站技术革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热流委员会前主席、匈牙利罗兰科学大学环境物理教研室主任、科学院博士斯特格纳(J.Stegena)教授应江苏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邀请,于1987年5月21—30日来华访问。访问期间,曾在北京和南京分别作了关于地热和地震、构造和地震、氡的运移、地应力测定等方面的报告,介绍了自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徐家汇-佘山地磁台建台116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美国、日本、芬兰、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香港的地磁专家、学者共95人。还有美国、法国、印度、智利、哥斯达黎加及捷克等国的有些专家因故不能参加会议,也寄来了论文或资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顾功叙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震活动区的地磁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地区是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为了监测新疆地区潜在的强烈地震,2003年在该地区建立了N和S两个地磁测网并进行了地磁三分量测量.在N和S两个测网所选建的51个测点周围环境良好,地磁梯度小,适宜地磁测量.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的G-856磁力仪、DI磁力仪与GPS仪器,应用GPS测定方位角,DI磁力仪测量地磁偏角D与倾角I,G-856磁力仪测量总强度F.应用新疆地区乌鲁木齐与喀什地磁台站的资料,分别通化了N和S两个测网的地磁测量资料.该地磁通化值的平均标准偏差σ为:F的σf=0.20 nT;D的σd=0.06′;I的σI=0.03′,表明地磁测量资料准确可靠.根据上述地磁测量资料,应用精度高的spline方法,得到了N与S测网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该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可以准确地描述N与S测网的地磁场及其地磁异常场.该地磁分布为今后在新疆地区的震磁研究与地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地磁参考场.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日本学者笹井洋一博士应邀于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参观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此期间,我所副所长朱传镇教授会见并宴请了笹井洋一博士。他们介绍和交流了各自研究所的概况与地震预报工作。笹井在我所作了题为《构造磁效应与地震预报》的报告,介绍了在日本伊豆半岛及其附近进行的地磁观测。伊豆半岛的地磁观测始于1970年,目前已进行了15个台的连续观测和40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地磁学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地震系统等有关代表90人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地震局局长岳明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许绍燮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是继1984年重庆会议后的又一次地磁学术界的盛会,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会议安排了许绍燮研究员、安振昌副研究员、陈忠义高级工程师、蒋邦本副教授和林云芳副研究员分别作了"地磁与地震"、"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构造磁效应观测数据的净化处理方法"、"关于震磁前兆研究及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几点意见"和"南极考察"的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