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江汉湖群的近代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尚辉 《海洋与湖沼》1987,18(5):467-476
本文利用陆地卫星MSS图象目视判读及多时相复合等方法,分析了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简称古湖)的分布及作出现存湖泊近期演变趋势的预测,并对遥感分析结果作了多学科的对比验证。古湖的图象判读依据有三:(1)古湖大多为成象时的单季稻田,其上的灌水与湖相沉积物的综合光谱具有独特的图象特征;(2)先锋植物菰及芦苇群丛是湖泊向沼泽转化的重要标志;(3)堤垸的影象是古湖被分割、支解的见证。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湖群个数、面积已锐减,现存湖也正向沼泽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艾比湖湖泊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艾比湖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为典型的内陆封闭性湖泊,由于受内陆极端干旱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湖泊面积显著变化。湖泊面积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不同年份的多源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1972—2008年湖泊面积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特征年内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认为气候要素中降水对湖泊面积影响较大,另外,人类活动引起绿洲变化,而绿洲农业灌溉用水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较大。同时,还分析了湖泊萎缩引起的湖泊水质恶化以及湖滨植被退化和区域沙漠化等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湖泊面积是流域生态保障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反应湖泊流域生态情况的重要指标。由此提出了保护艾比湖生态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桃-阿海子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通过水体指数法提取湖泊1979—2017年近40 a的NDWI水体影像,获取湖泊边界及湖泊面积变化情况,解释并分析了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气候及人为因素。结果表明:(1)1979—2017年桃-阿海子湖泊面积从12.84 km2下降到2.30 km2,减少了82%,其中2002—2003年是湖泊面积显著变化的拐点。(2)湖泊面积变化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相对稳定阶段(1979—1999年);萎缩阶段(2000—2015年);恢复阶段(2015—2017年)。(3)呈暖干化趋势的气候因素是2000年之前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及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使得湖泊得不到有效的水源补给,是2000年之后导致湖泊面积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引水工程的实施是2015年湖泊面积开始有所恢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太湖流域主要湖泊的水域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地形图和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处理,获取不同时期的太湖流域主要湖泊的水域面积,并结合多种文献资料,对太湖流域主要湖泊的水域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主要湖泊的水域面积,在1971~1988年间减少了159.96km2;1988~2002年间减少了28.91km2;湖泊水域面积的减少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围湖利用是湖泊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针对湖泊水域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加强对湖泊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南极洲冰层之下发现了湖泊,其面积为2000和1600km^2,深度900m。这些位于4000m厚冰层之下的湖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制图时测到的。在被列入南极洲这个地区冰下湖泊卡片的145个湖泊中,标记为东经90°和苏维埃的2个新湖泊,但与规模庞大的邻湖——面积达14000km^2的东方湖是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湖泊水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据统计,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近2300个,湖泊面积为71787km~2,约占全国总面积8‰左右。据计算,湖水贮量为7088亿m~3,其中淡水贮量为2261亿m~3。湖泊水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也大。因此,要注意湖泊水量的合理利用,对已出现的问题应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湖泊近期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洪道 《海洋与湖沼》1990,21(6):522-528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由于围湖垦殖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收缩,导致了湖泊面积和贮水量的减少。湖泊的变化引起了湖泊环境一系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长江中下游45个湖泊不同季节水体δ18O分析,对湖泊水体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水体δ18O主要反映了湖泊水源变化及湖泊水体与长江洪水期/枯水期交替演变的特征关系。受江湖关系随季节变化影响,处于长江中下游中段安徽省境内的巢湖、石塘湖等湖泊各季节水体δ18O都相对较高,处于上段和下段的鄱阳湖群和太湖湖群湖泊水体δ18O相对较低。因此,长江中下游上段和下段湖泊水体交换受长江影响较大,中段较小。对不同季节湖泊水体δ18O比较分析表明,长江对湖泊水体的影响主要在夏季,秋、冬季节湖泊水体稳定。黄盖湖、大冶湖等湖泊夏、秋两季水体δ18O大幅度变化与长江的水位波动直接有关,在长江洪水期,湖泊与长江相连;在长江枯水期,湖泊与长江分离。玄武湖水体δ18O的大变幅是人为换水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艾比湖湖面波动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艾比湖为西北内陆封闭湖泊,湖泊面积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通过艾比湖历史时期及近期湖面波动特征研究,对近期湖泊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近50年来艾比湖湖面经历了两次大幅度变化,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大幅度萎缩与21世纪初湖泊面积的大范围扩张。近期艾比湖湖面扩展与流域降水增加密切相关,而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的萎缩主要受流域农业灌溉耗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从气候历史演化的角度(没有人类活动作用)分析,类似目前的气候条件,艾比湖湖面以较稳定地保持在1000~1500km^2内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0.
滇池湖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不仅供给湖周的工、农业用水,尚有航运之利,更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其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17米,最大水深10.16米左右,为云贵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主要入湖河流有盘龙江、宝象河等十多条。大一些的河流上游都建了水库,海口河为滇池的唯一出口,泄水能力不大,也为人工所控制。因此,在旱季可以认为,滇池是一半封闭型的湖泊。在整个湖泊范围内吞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