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依据嫩江县七星泡农场一带的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矿泉水水质检验结果,论述了七星泡酸性矿泉水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指出酸性矿泉水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嫩江组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中,由于含水层中含黄铁矿结核,为酸性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受燕山中晚期断裂构造的影响,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在七星泡农场一带由封闭的还原环境,转变为开放半开放的氧化环境,黄铁矿氧化、发生硫酸化作用,致使地下水呈酸性反应,形成了酸性矿泉水;断裂构造控制了酸性矿泉水的循环条件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历经燕山、喜山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较为强烈,是松辽盆地北部一些含油气构造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时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相对较弱,但对铀矿的形成仍然具有控制、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北部找矿层位主要为下白垩统泉头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其次...  相似文献   

3.
花敖包特大型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P1s)裂隙破碎带中,属中低温次火山热液成因.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银铅锌多金属多期成矿.矿体赋存于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的构造破碎带里,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规模中等,形态较复杂,厚度较稳定,组分较均匀.围岩蚀变发育,可出现3期,具明显的分带性.成矿期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4.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下白垩统莱阳组砾岩与下元古界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标记化合物m/z191萜烷、藿烷系列和m/z217甾烷系列进行了油源对比,证实下白垩统姚家组葡萄花油层油气来源于上覆地层嫩江组一段,嫩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裂运移到该油层。属于上生下储的组合型式,断裂是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类型是其主要的成藏模式,该层是黑帝庙地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精细研究姚家组的断裂、低幅度构造与砂体间的配置关系,是今后突破该油层油气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矿田是上白垩统原生红杂色陆源碎屑建造中多重流体耦合叠加作用的产物。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最新勘探结果,文章重新系统地总结了该矿田的铀源、构造、沉积建造、水文地质、古气候、后生氧化及深部流体改造等关键铀成矿条件和特征,探讨了板状铀矿体的成因。区内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红杂色建造,内外部的铀源和还原剂均丰富,灰色层控制显著,深部热液和油气流体叠加改造作用明显,地下水具有多向补给,并沿构造剥蚀天窗或断裂统一方向排泄;含矿层中氧化带与矿体总体存在断陷中央“脱节”式和断陷边缘“两红夹一灰”式两种空间展布特征。基于断坳转换型叠合盆地“牛角式”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初步构建了上白垩统超覆式坳陷层的“基底角度不整合界面、辫状河道灰色砂体、后生氧化带、深部流体及天窗或断裂泄水构造”五位一体的板状铀矿体成矿模式:(1)下白垩统生油含煤断陷沉积建造形成期;(2)泉头期-嫩江期超覆式沉积建造形成和成岩期;(3)嫩江期末-古近纪多重流体耦合叠加层间氧化主成矿期;(4)新近纪表生流体潜水渗入叠加改造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沉积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研究的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含水层储水岩石特征与含水介质结构进行了研究。下白垩统是由宜君-洛河、华池-环河、罗汉洞-泾川三套含水岩组组成的一个厚达1300m、具多层结构的巨型碎屑岩地下水系统,发育以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多类型储水砂岩,其沉积形成于以河流、沙漠为主的多种陆相沉积环境。由于受沉积、成岩及后期剥蚀等作用的控制,各含水岩组储水岩石的类型、厚度及分布,以及储水空间的类型和发育程度、储水孔隙介质结构均有明显变化;在与其它水文地质条件的共同影响下,下白垩统地下水赋存和富集条件总体呈现"盆地北好南差、北部上好下差、南部下好上差"的宏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东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白垩统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相展布、岩石地球化学及沉积期后改造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研究区有利铀成矿砂体主要为泉头组的辫状河与青山口组的三角洲砂体。综合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铀源、古气候、水文地质、岩性岩相条件,认为范家屯九台一带的泉头组及杨大城子一带的青山口组发育辫状河或三角洲前缘砂体,构成了铀源供应充足的补径排系统,具有有利的层间氧化带形成条件,是本区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位于内蒙-兴安造山带西段之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内,哲斯敖包复向斜南翼,受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变质岩系控制.该矿区矿化体赋存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三岩段(P1d3)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体为含铜石英脉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共圈定7个铜矿体,矿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北北东向,倾角4375°.铜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有分支现象,厚度变化小,属稳定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床的矿体地质、矿物成分、矿物嵌布及围岩蚀变特征,认为铜矿成矿与变质岩系、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0.
孙雷  卞雄飞  曾振 《地质论评》2019,65(Z1):85-86
正大杨树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盆地西接大兴安岭,东依嫩江断裂与松辽盆地西缘紧邻,为在晚侏罗世褶皱基础上发育的一个呈北北东向长条带状展布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型盆地,面积约为15600 km~2,主要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碎屑岩组成,盆内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白垩统龙江组、九峰山组、甘河组、上白垩统嫩江组以及新近系中新  相似文献   

11.
苏红图—银根盆地白垩纪沉积相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厚  周立发 《地质科学》1997,32(3):387-396
对苏红图-银根盆地广泛发育白垩系陆相沉积的沉积相和构造环境的分析表明,盆地经历了从早白垩世退积型湖进层序到晚白垩世进积型湖退层序的沉积过程,其间发生过一次重要的地壳破裂事件,间隙式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大量火山岩。各种迹象表明,苏红图-银根盆地是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在此地质背景上,本区发育了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的中北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强烈,由于NE向切壳断裂长期活动,导致中基性火山岩沿断裂呈线状分布。就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中段及下白垩统伊列克得组中基性火山岩浆岩的组合、旋回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论证了该地区中生代中基性火山岩浆岩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和成因。因此,认为晚侏罗世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且有地壳物质混熔。  相似文献   

13.
对大兴安岭北段漠河盆地南缘的塔木兰沟组玄武安山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限定其形成时代以及火山活动和漠河断陷盆地演化之间的关系.测年结果显示该地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安山岩的形成时代为129~147 Ma,为早白垩世早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岩浆源区为富集型地幔源区,上升过程中可能受上地壳物质混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显示,研究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与中生代漠河盆地断陷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4.
This work describes a geological scheme of the pre- And ean Domeyko Range of Northern Chile. This pre- And ean area consists of a basement formed by Paleozoic granitic, volcanic, and marine sedimentary rocks, and by Triassic acidic volcanics with continental intercalations. The Andean Basin developed in the Lias over the basement, with initial stages that include volcanic and continental sequences. A continuous marine environment existed in the Hettangian-Tithonian span, with volcanic events in the Bajocian, Callovian, Kimmeridgian, and Tithonian. Evaporitic facies developed in the Oxfordian-Kirnmeridgian. A marine-continental basin is recognized in the Neocomian, the Upper Cretaceous being represented by volcanic and continental deposits, a development similar to the Tertiary one; over these sequences volcanic, detrital, and saline deposits were laid down in the Plio-Pleistocene. Compressional tectonic cycles developed in the Upper Paleozoic, Upper Lias?, Upper Jurassic,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and tensional phases occured in the Triassic,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The compressional sta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trusive cycles while the tensional phases witnessed volcanic sedimentary events.  相似文献   

15.
西藏1∶5万改则县北亭贡南部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通过采集到的古生物化石依据,新建上三叠统嘎拉弄组,厘定上侏罗统吐卡日组;②通过精准锆石U-Pb测年,得出闪长岩体年龄值为(120±0.7) Ma,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年龄值为(121.9±1.6) Ma,证实早白垩世是测区最为剧烈火山作用时期,与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黄文明 《福建地质》2008,27(1):13-18
南安五台山火山喷发中心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福安—南靖火山喷发带中段,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活动频繁而强烈。各类断裂构造及火山喷发不整合面发育。中或中低温火山热液通过断裂或不整合面渗透交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及硅化等,在南园组第二段顶部富含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火山玻璃质的熔岩、碎屑岩中绢云化强烈而形成了绢云母矿。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呼中火山岩区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呼中火山岩区,在中-晚侏罗世时期,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266°~316°,早白垩世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E12°~50°,显示侏罗纪与白垩纪应力场的应力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但都处于拉张环境下。中-晚侏罗世由于NNE-SSW向的拉伸应力场的作用,在本区北部发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上黑龙江断陷盆地如NWW向展布的劲涛-蒙克山中基性火山喷发带,派生的NEE向张扭性应力使前中生代基底构造重新活动,形成大面积火山喷发。而早白垩世在NE-SW向拉伸应力场作用下,"额尔古纳地块"东部形成拗陷带,火山基底构造为NE-NNE向。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成矿带锡铜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和找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成矿带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构造带内,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形成的次火山花岗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上侏罗统火山岩系、震旦系和寒武系浅变质岩系是区内最主要的含矿围岩,不同的火山岩组合控制了不同的矿化类型。成矿花岗杂岩体主要是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并具多期次分异特征的次火山花岗杂岩体。褶断构造、环形构造控矿作用明显,控制矿床定位的构造多为复合构造,具有明显的扭动特征。在深入研究本区控矿地质条件基础上,总结了本区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第三纪陆相地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东南部地区中新生代地层的分布状况、沉积作用、构造特征 ,反映出地层分布总体上具 NE走向、SE— NW的分带现象 ,现今盆地的面貌有五种不同类型及相应的几何形态。分析认为 ,中国东南部早、中侏罗世普遍为拉张裂陷沉积环境 ,在赣南、粤北、闽西一带发育双峰式火山岩 ;稍后可能受到区域性挤压 ,如皖南、浙西、赣东北等地有南东向北西逆冲的压性构造 ;早白垩世为火山喷发高峰期 ,研究区均不同程度发生了火山喷发 ,其中东南沿海发育大面积的火山岩 ;早白垩世以后华南全区转为拉张 ,发育大量中、小型断陷盆地等伸展型盆地 ;晚白垩世—第三纪地壳继续处于拉张松弛环境 ,形成以裂谷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火山—沉积岩石组合。这些结果表明 ,早—中侏罗世受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共同影响 ,中侏罗世之后太平洋板块占主导 ,上述现象主要系太平洋板块在晚中生代不同阶段对中国东南部俯冲作用的方位、俯冲速率、俯冲角度有所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20.
漠河盆地早白垩世为一火山岩断陷盆地,广泛发育火山岩夹沉积岩的二元沉积建造。依列克得组烃源岩为一套发育在玄武岩系之间的湖沼相沉积岩系,烃源岩岩性为油页岩、页岩及煤岩。该套烃源岩与其周围玄武岩为同期不同相产物,与该套烃源岩直接接触的火成岩为火山熔岩或火山碎屑直接进入湖盆水体而形成。利用热解、GC, GC—MS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该套烃源岩生油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探讨了该套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源特征及火山活动对该套烃源岩的影响。分析显示,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油页岩以Ⅱ型为主,页岩和煤岩主要为Ⅲ型,火山岩浆活动对烃源岩的烘烤作用不明显(Ro=0.56%~0.59%),有机质热演化处于刚进入生烃门限的低成熟阶段,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该套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弱还原水体环境,在垂向上含盐度具有较快的波动,处于淡水—咸水交替变化状态;母质来源具有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混源输入特征,煤岩陆源有机质输入更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