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太平洋北部粘土沉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全基 《海洋学报》1988,10(2):192-197
微细的粘土物质是大洋沉积物的重要组分,通过对其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的研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来源;通过对粘土组分与某些金属元素和锰结核富集关系的研究,发现粘土矿物是某些金属元素富集的重要载体,而且粘土和火山物质是锰结核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有机粘土复合体是有机物与粘土(或粘土矿物)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合产物.其键合方式主要有:1.正电荷有机分子与粘土矿物表面起平衡作用的阳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作用;2.偶极有机分子和阴离子有机物与粘土矿物表面的阳离子水化壳的水分子结合(或称水桥结合);3.带羟基阴离子交换粘土矿物八面体中Al、Fe配位的羟基(OH),即配位基交换.这种反应大多在水体系中进行.因此,这种复合体在地表和海洋沉积物中广泛发育.如何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及其意义,是海洋地质科学所关注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东海大陆架和南海北部湾有关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图1)有机粘土复合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的表层沉淀物和悬浮颗粒物中的粘土分布及其作用机理.用沉降离心法分离出沉积物中粒度<0.2μ的粘土,X-射线衍射相分析法测定沉淀物和悬浮体颗粒中粘土组分.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粘土向海变化趋势:高岭石含量下降,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增高.且同世界上其他大河河口海区沉积物中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趋势相似.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作用机理,认为主要是由粘土物的差异凝聚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分析了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6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构成;长江水下三角洲亚环境粘土矿物组成则不同,三角洲前缘亚环境中高岭石和绿泥石的平均含量高于前三角洲的含量,而前三角洲亚环境中伊利石和蒙皂石的平均含量高于三角洲前缘的含量。研究区粘土矿物主要来自长江流域,属于长江源,其分布主要受沉积动力环境和粘土本身性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中太平洋调查区沉积粘土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的分析鉴定,确认该区的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在钙质软泥中含量低,在红粘土中含量高,伊利石含量与蒙脱石相反。经综合分析得出两粘土矿物分区。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
印度东海岸现代彭内尔三角洲粘土矿物的研究J.Seatharamaiah等有关印度东海岸滨外现代三角洲和大陆架沉积物粘土矿物学的研究很少,而且其中多数研究仅具有局部意义。现代彭内尔三角洲没有粘土矿物产出和分布的资料。本文报道粘土矿物在彭内尔三角洲不同海...  相似文献   

7.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仪、电子显微镜照相等完成了东海大陆架200多个沉积物粘土矿物样品的分析,并对东海陆架区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物质来源、粘土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东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增白实验研究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深海粘土,必须针对东太平洋粘土的特点提高其自度和活性。对东太平洋中国大洋调查区粘土沉积物进行湿法提纯后,采用酸溶氢气法以锌做还原剂对其进行了增白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析了酸的类型、浓度、还原剂用量、反直时间及焙烧温度等对粘土增自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测定增白前后粘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粘土矿物的结构,发现增自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粘土的比表面积和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增白后粘土矿物总体上保持了层状结构,但局部结构有一定的破坏,因而提高了粘土矿物的结构活性。  相似文献   

9.
法国与美国地质学家最近对大洋钻探计划南极690B钻位14米厚的层序中的粘土矿物进行高分辨率分析后发现,该钻位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古新世末期大洋氧、碳同位素短暂而急剧的负偏移相一致,上古新统粘土组合与现代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粘土组合相似,表明古新  相似文献   

10.
南海的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土矿物在陆上分布很广,在海洋里分布更广。研究海洋粘土矿物的成因与分布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海洋沉积作用的理论问题。同时,海底矿产资源如石油、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的形成都和粘土沉积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机碎屑,一般作为生物尸体的碎片及粪便中的有机残物等来理解,但由于其成因不同可作各种解释。代田(1981)曾指出:从河川冲流而来的起源于陆上的粘土矿物粒子作为中核,凝聚、吸附了水中营养物质,形成絮状物(floc),即浮泥混浊体,并称为有机碎屑。粘土粒子的海水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些盐湖粘土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昶 《海洋与湖沼》1988,19(3):278-285
通过经X射线衍射和红外对38个盐湖矿物样品分析表明,我国盐湖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要特征,含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等;盐湖粘土化学成分与伊利石粘土化学成分相似,一般具有冷温带大陆粘土化学成分和盐湖粘土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分析认为,盐湖粘土矿物基本上是他生的;不同地区盐湖和盐湖沉积不同阶段中粘土资料的同异性,主要受干旱气候和卤水化学成分所控制;利用粘土的A1_2O_3/MgO比值大小及矿物等资料,可以反映盐湖沉积过程中的相对淡化或咸化,即气候相对干旱或温湿。  相似文献   

13.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南通近海137个表层沉积物0.002 mm的粘土组分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相对百分含量最高(70.6%~80.3%,平均值为75.0%),高岭石(9.8%~14.9%,平均值为12.4%)和绿泥石(8.1%~12.4%,平均值为10.3%)次之,蒙脱石含量最低(0~4.0%,平均值为2.3%);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以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成因,春夏季(5~9月)东北向扩展的长江冲淡水为研究区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半岛沿岸7个泻湖的表层沉积物中的细颗粒成分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描述了矿物特征,发现粘土矿物的百分含量判别很大,其中蒙皂石的含量在地域上由西向东规则递减。泻湖与海水的交换状况对粘土组分有相当的影响,不久前封闭的泻湖的粘土矿物成分与未封闭的泻湖不同,显示了物源、物源成分的搬运距离及水体交换等因素的明显影响,表明了泻湖沉积物与环境动力及物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及济州岛西南海域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测区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并以粘土矿物含量变化为主要依据,将测区分为两个组合区,探讨了影响粘土矿物区域变化的因素及物质来源。图6,照片2,表1,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6.
喀拉海西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E.C.IIIeЛexоBa等喀拉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研究得很差。仅报道过粘土矿物的分布,及查明了喀拉海西北部圣·阿纳海沟深海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Andrew等,1974)。本文的目的是查明喀拉海西南部表...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海域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分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和混层矿物,根据粘土矿物在该海域的分布规律和海底地形、水动力条件、沉积作用等特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粘土矿物区.从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可知,该海域粘土矿物主要来源于我国大陆.南部深海区的粘土矿物除了来自北部大陆外,菲律宾火山岛弧和南面马来西亚携带来的高岭石也是深海区粘土矿物的来源之一.而116°E以西海域,绿泥石向深海方向增加可能与末次冰期珠江古河道携带的残留绿泥石和高岭石向绿泥石转变有关.海底火山是黄岩岛附近海域蒙脱石和绿泥石增高的原因之一.从整个海域粘土矿物分布格局可知,该海域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受源区气候和周围的陆源岩石类型所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于2009年在该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5个,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粘土矿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高岭石(33%-47%,平均值为42%),伊利石(27%-43%,平均值为34%),绿泥石(20%-29%,平均值为24%),蒙脱石(0%-3%,平均值为1%).在显著水平为0.01时,伊利石与高岭石、绿泥石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伊利石与高岭石的相关系数为-0.825,伊利石与绿泥石的相关系数为-0.611.通过对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含量分布的分析及与中国近海的粘土矿物含量分布对比,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受物质来源、地形条件、介质环境、粘土矿物自身颗粒大小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于黄河和长江,闽江表层沉积物中具有较高的高岭石含量,较低的伊利石含量,与珠江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类似,这反映出气候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450m长的五号桩岩芯的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碳酸盐分析和古地磁测年,揭示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上新世晚期(约距今380×10~4a)以来,经历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沉积过程,沉积了一套以河流-湖泊相为主的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和细砂沉积;晚更新世以后,局部地区受渤海海侵影响,接受海相沉积。本区沉积动力作用很弱,沉积作用主要受区域构造运动和沉积古气侯的影响;晚更新世以前,在渤海地区的海侵期间,可能海水并未进入本区。  相似文献   

20.
海洋沉积粘土矿物与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的信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驱动因子作用有关 ,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环流强度的控制 ,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因此 ,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冷、暖周期性旋回 ,记录了搬运、再沉积和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 ,为古环境再造、古季风变迁以及海陆对比提供了有力证据 ,同时也为洋盆及其边缘海形成、地球演化及重建中生代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