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确定念青唐古拉成矿带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时间,对亚贵拉铅锌钼多金属矿集区斑岩钼矿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所获辉钼矿模式年龄在(64.27±0.90)~(65.97±1.13)Ma范围内,等时线年龄为(65.0±1.9)Ma(MSWD=3.2)。亚贵拉辉钼矿属主碰撞期成矿,成矿与短期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暗示念青唐古拉—冈底斯地区存在大规模的主碰撞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念青唐古拉成矿带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时间,对亚贵拉铅锌钼多金属矿集区斑岩钼矿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所获辉钼矿模式年龄在(64.27±0.90)~(65.97±1.13)Ma范围内,等时线年龄为(65.0±1.9)Ma(MSWD=3.2)。亚贵拉辉钼矿属主碰撞期成矿,成矿与短期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暗示念青唐古拉—冈底斯地区存在大规模的主碰撞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洞中拉铅锌矿床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扎雪—亚贵拉成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床,矿区出露的花岗斑岩侵入体与洞中拉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为精确限定其形成时代,笔者对洞中花岗斑岩进行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显示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4.4±1.9)Ma(MSWD=5.09),该年龄对应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火山岩浆岩带东段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事件(介于109~130Ma),与扎雪—金达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内出露的花岗类岩体年龄(120~130Ma)一致。结合区域资料,洞中拉花岗斑岩是早白垩世弧间裂谷伸展作用下地壳挤压增厚局部熔融的产物。为念青唐古拉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侵位活动以及铅锌铜钼多金属矿产找矿方向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
西藏龙根铅锌矿床位于中拉萨地体西部,是继查个勒铅锌多金属矿床之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铜铁成矿带西段又一重要找矿突破。对龙根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锆石~(206)Pb/~(208)U加权平均年龄为(62.9±0.8)Ma(MSWD=2.4,n=17),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铜铁成矿带东段亚贵拉铅锌钼矿床、中段纳如松多铅锌矿床和勒青拉铜钼铅锌矿床、以及西段的查个勒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岩年代相一致,均为印-亚板块同碰撞初期的产物。锆石Ti温度计估算出二长花岗斑岩中绝大部分锆石的结晶温度小于或等于680℃,推测岩浆来源于水近饱和条件下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龙根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具陆缘弧岩浆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藏墨竹工卡县哈海岗钨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钨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也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发现的第一个钨钼多金属矿床。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采自哈海岗矽卡岩型钨钼矿体中的2件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140.1±2.8) Ma和(143.3±5.2) Ma,平均值为(141.7±4) Ma。测年数据表明,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可能系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碰撞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早于其东侧亚贵拉、洞中拉石英斑岩的成岩年龄(126 Ma左右)。矿床成矿时代的厘定丰富了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指示冈底斯成矿带存在早白垩世的成矿作用,该带至少存在四期独立的钼成矿事件;同时对于研究区域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以及区域找矿预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洞中拉铅锌矿床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扎雪-亚贵拉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中大型矿床,首次针对矿床中含矿石英脉进行激光探针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其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42.2 Ma±1.7 Ma,36Ar/40Ar-39Ar/40Ar等时线年龄为42 Ma±3 Ma(MSWD=2.4n=27),初始值(40Ar/36Ar)0=303.6±1.4。二者年龄具有一致性,可以代表铅锌矿床的形成年龄,形成于始新世早期。同一矿带内沙让钼矿床辉钼矿Re-Os法等时线年龄为51 Ma±1.0 Ma(MSWD=0.55)和52.25 Ma±0.31 Ma(MSWD=0.61),亚贵拉铅锌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平均模式年龄58.7 Ma±8.5Ma,表明念青唐古拉山扎雪-亚贵拉成矿带内存在印-亚大陆主碰撞期(40 Ma~65 Ma)大规模成矿作用,为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铜钼多金属矿产找矿方向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
斯弄多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北缘铅锌银多金属矿带上,该矿床铅锌矿化与矿区花岗斑岩密切相关,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为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得到2组年龄,一组年龄介于(75.1±1.8)~(77.7±1.8)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75.7±0.9)Ma(MSWD=0.27,n=11),可能反映岩浆在岩浆房演化过程中结晶的锆石年龄;另一组年龄为(67.5±1.4)~(69.4±1.4)Ma,加权平均年龄为(68.8±1.2)Ma(MSWD=0.31,n=6),代表花岗斑岩真实的结晶年龄,这一花岗斑岩的年龄(68.8±1.2)Ma明显早于冈底斯带内主碰撞期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结合该成矿带其他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本文认为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在印-亚大陆碰撞早期或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也伴有较强的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沙让钼矿是念青唐古拉地区扎雪—亚贵拉成矿带的重要矿床,是西藏第一个达详查程度的独立钼矿,初步的勘查成果表明,钼资源量已经达到大型规模。为了查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是否存在主碰撞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对沙让亚贵拉洞中拉矿集区沙让斑岩钼矿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辉钼矿187Re的含量22.75~46.66(μg/g),187Os的含量为19.98~40.32(ng/g),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分布在51.57~52.69Ma的范围内,模式年龄较为一致,所获ReOs等时线年龄为51±1.0Ma(MSWD=0.55)。该成矿年龄对应于冈底斯带主碰撞期岩浆岩底侵作用事件(介于47.0~52.5Ma之间(大约50Ma的始新世)),也与形成林子宗群帕那组43.93~53.52 Ma的火山事件一致,由此表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存在主碰撞期的大规模成矿,沙让花岗斑岩型钼矿形成于始新世早期,而分布于沙让花岗斑岩外4km范围内的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铅锌铜银(Mo)多金属矿可能也属该时期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带特征,由内向外依次为钼矿化带→铜钼矿化带→铜矿化带,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和Re-Os分析技术,作者分别对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54±2Ma(95%可信度,MSWD=0.75,N=11),铜钼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95%可信度,MSWD=0.31,N=8),表明圆珠顶斑岩型铜钼区的成岩成矿作用都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南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钼矿区的容矿石英斑岩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3件含矿石英斑岩样品中单颗粒锆石56个样品点的分析,其206Pb/238U 年龄范围在(110.2±6.8~140.9±1.9)Ma之间,三件样品206Pb/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8±1.0Ma (n = 20 ,MSWD = 1.3),129.3±1.3Ma (n = 14 ,MSWD = 1.12),127.8±1.1Ma (n = 22 ,MSWD = 1.4)。结合前人研究以及本次测年结果认为:(1)含矿石英斑岩岩体侵位年龄在126.7~130.6Ma之间,属于燕山晚期。(2)辉钼矿成矿年龄约为60Ma左右,钼矿矿化发生在岩体侵位之后。(3)亚贵拉铅锌、钼矿矿床属于斑岩型钼矿夕卡岩型-热液脉型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而非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4)亚贵拉-沙让矿集区矿床的形成得益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的岩体侵位,并与碰撞前(180~65Ma )及主碰撞期(65Ma-41Ma)的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属于碰撞前和主碰撞期早期成矿。这一认识对冈底斯的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胜  李鹏  郭雪峰  路晓君  张雪婷 《地质通报》2016,35(9):1529-1535
西藏玛圭铅锌多金属矿在冈底斯铅锌银成矿带已发现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中处于最西段。通过目前的预查工作,在矿区内共发现有14条矿体,初步预测可达到中-大型矿床规模。冈底斯中东段目前研究程度已较高,而西段与之具有相同的良好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但发现的矿床却很少。玛圭矿床的发现为该成矿带向西延伸和扩大规模提供了依据,并增加了进一步向西寻找同类型矿床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陆相红层型铜铅锌矿床与红层盆地热卤水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兵 《中国地质》2018,45(3):441-455
新疆乌恰县乌拉根超大型铅锌矿是中国发现的首个产于陆相红层盆地中的红层型铅锌矿床,对其成矿作用及成因有多种不同认识,但都将其归入现有的一些矿床类型,如喷流沉积型、砂岩型等,却均不能反映其独特的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为此,在广泛收集和研究全国陆相红层盆地及其矿产的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建造、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等方面对比分析,认为乌拉根铅锌矿与中国大量产于陆相盆地内红色建造中的红层铜矿,在矿床特征、控矿条件、矿床成因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为陆相红层盆地热卤水作用的结果,是同一类型的矿床。红层型矿床是地洼区的特有矿产,是地球地质演化到地洼阶段才出现的新的矿床类型,陆相红层盆地热卤水作用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成矿系统,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矿床类型——红层型矿床是合理的,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铅锌矿找矿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13.
云南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钴矿化类型较为多样 ,多产铜、铜镍、铂钯及铁矿床中 ,尤其是东川式铜深部条件与胡篦型深部店头铜矿发现富钴矿脉极类似 ;新平大红山铁矿下部铜矿含钴又与海南石录铁矿下部含钴铜矿(大型 )甚为相似。在沉积改造型铅锌矿下部 (螺丝塘 )发现富钴矿脉 ,是重要的找矿新线索。从铜矿床的伴 (共 )生钴入手 ,并深入研究大红山含钴铜矿及螺丝塘铅锌矿下部的富钴矿化 ,是云南扩大找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顶铅锌矿矿床控矿作用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超大型的铅锌矿床,了解该矿床的控矿作用,分析矿化富集规律,建立起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对今后在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该矿床的控矿作用与兰坪盆地的演化、线性构造、屏蔽作用以及岩相、穹窿等构造控矿因素是分不开的,矿床的矿化富集与上述控矿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Lead and zinc resources are abundant in China, with the reserves of 100 million tons ranking only second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lead-zinc mine areas nationwid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ad-zinc (Pb-Zn) deposits has been a highly controversial issu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of mineral resources, we construct a Pb-Zn deposit predictive type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 and propose a Pb-Zn deposit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scheme (including 5 classes and 13 sub-types) that regards mineralization as the primary factor and the ore rock as secondary.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b-Zn deposits, we conclude that a multi-period, multi-cycle orogenic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lead-zinc deposit growth, that the Proterozoic is the major eon for the growth of igneous-type deposits, the Paleozoic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era for sedimentary Pb-Zn deposits, and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are the heyday eras of magmatic type lead-zinc deposits. On this basis, 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b-Zn metallogenic, and propose that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geological mineralization are the metallogenic epoch of mineralization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which determin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尔泰麦兹盆地沉积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兹晚古生代火山盆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东段,盆地中赋存有丰富的铅锌、铜铁等多金属矿产,其中可可塔勒大型铅锌矿、蒙库大型铁矿床、阿克哈仁铅锌矿、大桥铅锌矿等具有代表性,各类矿床表现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成矿的特征.麦兹盆地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铁矿主要分布于盆地北侧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铅锌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侧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今后应注意在蒙库铁矿区及外围寻找铜矿,在盆地中部的阿尔泰镇组沉积岩区寻找红墩式(沉积)铅锌矿,同时加强可可塔勒铅锌矿带西段和深部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长约124km,宽69km,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晚侏罗-古近系)的中东部。通过最近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和研究,发现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存在多个矿集区,其中甲马-驱龙矿集区是该弧内一个重要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的矿床以正在开发的大型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还发现了驱龙南、驱龙北、底日玛、松多雄、拉抗俄和象背山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矿床和矿(化)点。它们的矿化类型独特,成因类型多样,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已初步显示并成为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极具成矿潜力、并有一定成矿远景的重要矿集区。相信通过今后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又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9.
豫西南泥湖多金属矿田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豫西南泥湖地区具有闻名于世界的特大型钼矿,通过近几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在南泥湖钼矿外围发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它们成环带状分布于南泥湖钼矿外围。文章重点论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成因的脉状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述三者均属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多金属矿床,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在时、空上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柴北缘绿梁山铜矿、双口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指出上述矿床围岩为遭受了强烈褶皱构造变形及低绿片岩相变质的蛇绿混杂岩构造块体,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于韧性剪切带内的强带内,分别与加里东期和晚华力西期—印支期的两次碰撞造山作用相联系,并很可能与区域上对应时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的形成同步。暗示绿梁山铜矿区和双口山铅锌矿区外围是寻找潜在的造山带型金矿床的重要靶区,而在绿梁山铜矿区新发现的VHMS型铜矿化和双口山SEDEX型铅锌矿化指示位置,是寻找遭受后期改造的青龙滩式铜矿化和锡铁山式铅锌矿化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