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2008年4-10月非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计算尺度下,水汽压、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这三气象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无变化,说明计算尺度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对蒸发量的影响程度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平均温度与平均风速这两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而影响程度随之增大;构成研究区域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的是温度因素(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与风速因素。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的规划、优化调度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吐鲁番市1952~2012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吐鲁番气象站1952 ~2012 年逐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逐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高温、低温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回归、9 a 滑动平均方法,研究吐鲁番市近61 a 气温变化趋势,对比了吐鲁番东坎农试站1981 ~2012 年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32 a 城市化进程对吐鲁番市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吐鲁番市除夏季平均气温、冬季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其中尤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增加最为显著,且气温增加趋势夏季均低于冬季;高温日以1. 3 d/10 a 速率增加,而低温日以4. 8 d/10 a 速率减少;城市化进程对温度的影响具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点.冬季温度差大于其他季节,最低温度温差明显大于最高温度温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背景下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2-2008年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减少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高山站为背景研究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1957~200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东部7组高山气象站和山下附近的城市气象站年 与四季气温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山站作为气候变化背景场来分析城市化对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及其对气温变化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城市站多比高山站大,而最高气温变化趋势高山站多比城市站大;城市站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均大于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现象,而高山站这种表现十分微弱.城市站气温变化受到明显的城市化影响,对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以正影响为主,而对于最高气温为负影响为主,说明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也存在非对称性.城市化影响的非对称性是气温变化非对称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3-2006年南宁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3-2006年南宁市区和郊区的1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热岛强度(UHI)具有明显的日、月和季节变化。一般来说,南宁市UHI夜间>UHI白天;UHI干季(9月至翌年1月)>UHI雨季(2-8月);UHI秋季>UHI夏季。用不同的温度指标计算出的UHI略有不同:UHI最低气温为1.43℃、UHI平均气温为0.94℃、UHI最高气温为0.28℃。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南宁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发现在风速小、相对湿度小的时候热岛效应强。  相似文献   

6.
近50年黄河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8年黄河源区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近5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1981—2010年西藏怒江流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怒江流域9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气候倾向率、R/S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并探讨了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怒江流域四季潜在蒸发量趋于减少,年潜在蒸发量以18.4 m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夏、秋、冬季和年潜在蒸发量具有持续性,未来将持续减少,尤其是冬季。在年代际尺度上,四季潜在蒸发量1980年代为正距平,1990和2000年代均为负距平。风速减小是四季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不过春季潜在蒸发量的减少与降水量的显著增加也有关,且夏季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变小对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荤尉地区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发展对城市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1961—2013年福建省福州和漳州的城郊逐月气温观测数据和同时期的NCEP/NCAR R1再分析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OMR方法等对两地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以及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着重探索不同城市化程度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化程度的地区城郊气温差ΔT的大幅度变化存在时间差;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城市气温受下垫面的影响越大;不同城市化程度的地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以及四季气温受到城市化影响所导致结果各异。   相似文献   

10.
对近45 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西省9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对1961—2019年江西省实际蒸发量进行估算,再进行气候倾向率、贡献率计算、敏感性分析和M-K检验等,分析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幅度为-5.47 mm/(10 a);蒸发量在196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其下降趋势明显减弱;夏季蒸发量下降最为显著,秋季次之,春、冬两季不明显。蒸发量对风速变化表现为负敏感,对气温、水汽压、净辐射量变化表现为正敏感,且任意时段内蒸发量对气象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均为净辐射量>气温>风速>水汽压。净辐射量变化是影响江西省夏季蒸发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但其他季节净辐射量变化是气温、净辐射量和风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气温和风速等因素对蒸发量变化贡献的增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We use the Wind Farm Parameterization(WFP) scheme coupled with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under multiple resolution regimes to simulate turbulent wake dynamics generated by a real onshore wind farm and their influence at the local meteorological scale. The model outputs are compared with earlier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 studies. It is found that highe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solutions have great impacts on the simulated wake flow dynamics. The corresponding wind speed deficit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results match well with previous studi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horizontal resolution on near-surface meteorolog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vertical resolution. The wake flow field extends from the start of the wind farm to downstream within 10 km, where the wind speed deficit may exceed 4%. For a height of 150 m or at a distance of about 25 km downstream, the wind speed deficit is around 2%. This indicates that, at a distance of more than 25 km downstream, the impact of the wind turbines can be ignored. Analysis of near-surface meteorology indicates a night and early morning warming near the surface, and increase in near-surface water vapor mixing ratio with decreasing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During daytime, a slight cooling near the surface and decrease in the near-surface water vapor mixing ratio with increasing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is noticed over the wind farm area.  相似文献   

13.
水面蒸发敏感因素的判断,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气象站2005年资料为例,对研究区水面蒸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熵值法对水面蒸发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与关联分析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地区,温度与风速二因素对水面蒸发影响最为敏感;基于熵值法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5.
冯涛  李迅  丁德平  谢庄 《气象》2012,38(3):322-328
为了分析气象要素与供暖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市观象台2009年供暖季期间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总辐射量、日平均风向和风速作为气象因子,将北京市海园物业供热单位的供、回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度差代表供暖温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与供、回水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分别达到-0.75和-0.62。日平均湿度与其的负相关次之,分别为-0.41和-0.47,日平均风速与上述供、回水温度的相关性较小。同时分析了各气象要素日平均值与供、回水温度及供回水温度差之间的对应关系,制定了各气象要素日平均值所对应的供、回水温度及其供回水温度差的表。利用各日平均气象要素的供回水温度调节运行作业表,各供暖单位可以根据不同天气条件直接定量控制供热量或下达供、回水温度指令。  相似文献   

16.
兰州站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资料的均一性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以兰州站为例,应用SNHT方法对该站的气候资料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首先对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几个气象要素进行非均一性检验,然后根据历史台站沿革等元数据信息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站平均风速资料与其邻站相关系数低,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降水、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与邻站的相关系数都达到99%的显著水平,且都存在不均一性,其原因主要有台站的迁移、仪器的更换、统计方法的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完整详细的元数据信息是均一性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56年至2018年黄山风景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山雾凇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黄山年均雾凇日数63.3天,最多年份为82天,最少为35天,年雾凇日数呈减少趋势;雾凇出现最早月份在10月,最迟在5月,冬季月份雾凇日数占全年约为7成,最多为1月,最少为5月;黄山雾凇的平均初日为11月7日,最早初日为10月8日,平均终日为4月7日,最迟终日为5月12日,连续最长雾凇日数为32天;近20年黄山雾凇出现气温范围为-18.7~1℃,风速范围为0~20.6m/s,任何风向均能出现雾凇;南北向的雾凇直径、厚度和重量略大于东西向,最大值出现在1、2月份,最大直径为230mm,最大厚度为105mm,最大重量为1138g/m。气温、湿度和风速均与雾凇强度呈现显著性相关,最低气温和水汽条件是影响黄山雾凇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风速主要影响雾凇大小。占绝大多数的微量雾凇日数达不到雾凇景观标准,能形成雾凇景观的日数年均20.1天。利用影响雾凇景观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黄山雾凇旅游气象指数,经实践检验准确率良好,可为气象业务应用提供预报参考,提升黄山旅游气象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8.
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军  李春  拉巴  罗布次仁  廖健 《气象学报》2009,67(1):158-164
利用1971-2005年西藏25个气象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犁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地表湿润指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年际变化特征及季节差异,并讨论了影响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表明:近35年,西藏年降水量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5.0 mm/(10 a);年最大潜在蒸散呈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为-4.6--71.6 mm/(10 a).阿里地区西南部、聂拉木年地表湿润指数为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其他各地均呈增大趋势,增幅为0.02-0.09.就西藏平均而言,年地表湿润指数以0.04/10 a的速率显著增大,尤其足近25年增幅更为明显.各季节地表湿润指数也表现为增大趋势,以夏季增幅最明显.20世纪70年代剑80年代主要表现为以低温低湿为主的年际变化特征,进入90年代后,气温持续升高,地表湿润指数明显增加,呈现山暖湿型的气候特征.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以及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是地表湿润指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明显减少,在湿润指数增加趋势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6-2018年库尔勒气象站迁站前后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年、月值均是新站低于旧站,年值分别低2.1℃和4.1℃,年平均最高气温持平;春季气温差值变化相对较小,夏、秋、冬季气温差值变化相对偏大。(2)各月相对湿度新站大于旧站,各季相对湿度差值夏季最大,年平均相对湿度新站比旧站高11%。(3)平均气压新站高于旧站,年平均气压差值为3.2pha。各季差值冬季最大,(4)平均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0.1m/s,春季、夏季风速大于其他季节;最大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1.3-6.2m/s;主导风向由ENE转为E。(5)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湿度和年平均气压,迁站前后资料有显著差异,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风速无显著差异。(6)测站周围环境、海拔高度、下垫面、地形等因素是造成新旧站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认识城市对其附近气象站气温的影响,采用位于长沙市区东部和西部两个气象观测站的2007-2009年的逐日气温、风向和风速资料,结合地表覆盖特征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站气象记录差异,并通过改进的城市影响指数模型估算了气温资料中的城市影响偏差。分析显示:(1)2007-2009年东、西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Tmean)、最高气温(Tmax)和最低气温(Tmin)差异很大,最大差异分别可达0.90℃、0.83℃和1.34℃;(2)受城市及风向的影响,两气象站的逐月城市影响指数(K)差异较大,东、西站平均K值分别为2.01和1.50,年内同一台站的K值存在季节变化规律;(3)两站逐月△K与△T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东、西两站2007年Tmean中的城市增温最大,分别达0.63℃和0.45℃。城市附近气象站气温记录受城市规模、风向和风速等因素影响明显,在分析长历时气候变化特征和利用站点记录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时,有必要对气温数据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