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内的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已更名为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fo r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它将办成一个擅长应用先进技术的国家中心.新名称已经布法罗分校校长格雷纳(R.Greiner)及为该中心提供资金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批准.该中心的信息服务处也同时更名为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服务处.  相似文献   

2.
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MCEER)是美国国家研究和应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减轻地震损失的中心。它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 1 986年组建的 ,当时的名称为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NCEER) ,总部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内。目前 ,这个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3个地震中心之一。MCEER集中了一批当今美国各学科和研究机构中一流的研究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他们在地震工程和地震灾害的社会经济研究中 ,将自己的知识、专业技术及各学科的认识与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结合起来。MCEER主…  相似文献   

3.
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 MCEER)是新近成立的一个独特的专业性合作组织 ,称之为亚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会 ( the Asian-Pacific Network of Centers for EarthquakeEngineering Research,ANCER)的 7个中心之一。ANCER是为促进各中心的研究、教育和技术转让活动 ,于 2 0 0 1年 1 0月成立的 ,其目的是通过中心对中心的大范围的合作活动来扩大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促进减灾活动。中心联合会的概念是 2 0 0 0年在汉城召开的、由韩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 KEERC)组织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 KEERC主任Sung-Pil Chang教授…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已向伊利诺斯大学厄巴纳分校提供 3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能共享地震工程数据的国家联机网络。这笔资金是实施地震工程模拟网络 (NEES)计划的第一笔资金 ,该网络将使地震工程师们能够读取远距离的实验和试验设备产出的数据。该网络还将使全美国的研究人员都能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数据库及计算机模拟和模拟手段。伊利诺斯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将与该校土木工程系、中美洲地震中心、能源部的国立阿尔贡实验所、密执安大学电子工程研究实验室、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和土木工程系合作 ,主持 6个月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R)和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已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FEMA 将在今后几年内向 NCEER 的信息服务中心提供资助。该协议有助于实现国家减轻地震灾害计划(NE-HRP)关于减轻美国由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目标。NEHRP 是根据1977年地震灾害减轻法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瑞士地震服务中心(SED)、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以及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等6家国外网站少儿地震知识栏目的调查,总结了12大类面向少儿进行地震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对地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152
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IEM)主办、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协办的学术性英文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已入选EI ( Engineering Index)核心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8.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Sciences)院长和教授乔治·李博士(Dr.Ge-orge C.Lee)最近被任命为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代理主任。他将用20%的精力指导该中心的计划和活动,并领导寻找该中心固定主任的工作。李博士最近的研究活动主要在地震工程学方面。除了对钢结构的研究外,他正在致力于非比例阻尼问题、大坝-水库-土壤相互作用及其它土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资金来源于全国科学基金会和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79年第11卷4期刊载了加州大学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丹顿(R.C.Denton)、多诺万(A.Donovan)和翁(K.K.Wong)合写的题为《美国国家地震工程情报处》的报道,介绍了该机构的有关情况,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国第4届全国地震工程大会将于1990年5月20—24日在加州棕榈泉召开。该大会由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主办,联合主办单位有: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科学基金会、美国地质调查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土木工程师学会、NIST 等。该大会的目的是交流在地震工程研究和防  相似文献   

11.
目标地震工程研究中心(EERC)于196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学院成立,以协调地震工程的研究。该中心以减轻地震灾害为其主要宗旨的研究和公共服务计划可根据他们的下述目标划分为:①测定强烈地震动的特征和强度;②对估计的潜在破坏效应提出分析程序;③改进设计方法和规范要求;④制定对日益危险的旧式建筑物的加固措施;⑤收集和传播关于地震工程的资料。该中心除在地震工程领域方面促进学术交流之外,还为从事该计划的学生们提供培训和提高其参加教授会的成员的教学水平。这个研究单位的工作同地震台站联系密切,它是文理学院的一个平行性组织。  相似文献   

12.
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 ( ANSS)是国家的一项重点计划。该系统将满足地震监测、工程和研究单位 ,国家、州和地方政府及应急响应机构和公众的需要。美国地质调查局通报 1 1 88( 1 999年提交给国会的报告 )提出建立一个由70 0 0多台新的数字地震仪组成的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根据 ANSS计划 ,目前的美国国家地震台网 ( USNSN)将至少扩大到 1 0 0个台站 ,以便均匀地覆盖全国 (图 1 )。总共 1 0 0 0台数字地震仪将布设在各区域地震台网内 ,以取代现有的模拟设备 (图 2 )。其余 60 0 0台地震仪将布设在那些具有显著地震危险性的城区 (图3 ) ,其…  相似文献   

13.
以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和强震动观测系统组织委员会(COSMOS)记录的13次地震的486个台站的三分量地震动峰值数据为基础,按照震级和震中距大小将其分类,得到地震动的峰值比PGV/PGA和PGD/PGA与震级和震中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峰值比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震中距的增大也增大。最后给出了峰值比与震级和震中距的衰减关系,以供抗震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院长乔治·李博士(Dr.George C.Lee)最近被任命为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R)主任,并于1992年9月1日开始履行其职责。该中心前主任篠塜正宣博士已返回普林斯顿大学。作为 NCEER 的主任,李博士计划按照他的管理模式开展 NCEER 的研究活动。他希望促进该中心所有研究人员的活  相似文献   

15.
集体努力和国家重点1986年9月,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建立了一个耗资5000万美元的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这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立的第一个这样的全国研究中心。经学术机构的联合集团提议,该中心的建设最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地震工程情报服务中心(NISEE) 是一个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地震工程及有关领域的情报资料的非盈利公共服务机构,创立于1971年。NISEE向全世界的实用工程师及有关的专业人员、科学研究工作者、各国政府机构以及普通公众提供信息。 NISEE的计划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EERC)和在帕萨迪纳(Pasa-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向总部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R)又提供了为期5年的2100万美元的更新资金。这次更新资金是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国家科学局于1991年5月通过的。纽约州立大学的代理校长格雷纳(William R.Greiner)说:“这次更新资金证明了国家科学基金会非常信任全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及其在过去5年所作出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云图法的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是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Center,PEER)提出的新一代"性能化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理论框架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称为"云图法",这种方法针对确定性结构进行一系列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从而得到地震动强度参数与结构地震需求的"云图"。然而,传统的云图法只能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而无法考虑结构的不确定性。为此,结合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提出一种能综合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的改进云图法,并将传统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内容拓展为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概率地震需求易损性分析、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三个层次。以一榀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传统云图法和改进云图法对其进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和地震需求危险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虑地震动与结构的不确定性,避免不考虑结构的不确定性而低估结构的地震风险性。  相似文献   

19.
1986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一笔2500万美元的经费拨给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建立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组成的研究组未能竞争获取这笔基金。最近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通过决议,对 NSF 的决定表示不满,并支持加州选出的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联邦德国柏林市地震预测研究组共同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地震预测学术讨论会将于1989年10月16—20日在广州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为从事地球科学、工程地震学、地震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及保险专家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合适的论坛,促进思想和信息交流,推动这些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实施方面的合作。这次学术讨论会研讨的内容将涉及地震预测的以下几个方面:(1)震源过程包括:地震构造的时空图像、地震空区、震源区岩石特性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