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8年1月我国南方罕见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气、气候及大气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历史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成因、主要特征以及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准静止锋是造成这次严重冰冻雨雪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逆温层是冻雨形成的必要条件;西南暖湿气流及北方强冷空气的不断补充是造成南方连续出现冰冻雨雪天气及造成严重灾害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Micaps二次开发产品的利用有助于深入分析极端天气事件。研究结果可为此类天气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4年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韩国3月暴雪,德国7月飞雪,我国华南近50年最严重的秋冬连旱、东北百年一遇的春旱,加勒比海地区连续异常猛烈的飓风,欧洲夏季高温,东太平洋上出现一次弱El Nino现象.2004年仍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创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3.
2008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3月上旬,澳大利亚南部大部分地区经历破纪录的热浪.5月2日,20年来亚洲破坏力最强的热带气旋"纳吉斯(Nargis)"给缅甸造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害.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古斯塔夫(Gustav)","汉娜(Hanna)"和"艾克(Ike)"等强飓风给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灾.入秋以后,我国华北、黄淮、西北东北部及四川西部、西藏等地遭遇严重干旱.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比过去30年(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高出0.31℃,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也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夏季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巴基斯坦洪水,俄罗斯热浪引发森林大火,美国东部闷热天气引发疾病、中西部洪涝。虽然夏季是北半球天气灾害频繁的季节,但发生在东欧和亚洲的天气事件已经超出正常范围。NCAR气候专家KevinTren-berth认为,今年的季风异常强盛,部分原因是LaNina导致太平洋海面温度下降,致使亚洲降水增加。一般LaNina年亚洲  相似文献   

5.
鹤岗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该区域降水偏多,特别是2005年7月28日和2010年8月14日发生的两次大暴雨天气具有相似的流场特征,通过对流场、物理量场和中尺度的三维分析,总结出鹤岗大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流系统组合性异常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的持续严重雨雪冰冻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2009/2010年冬季云南的极端干旱灾害的分析结果,再次强调指出,对于一些小概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性异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2008年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多个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性异常包括: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的横槽,这为不断有冷空气从西路向南爆发提供了条件;东亚和日本地区的高度正异常使得北方冷空气的势力不是很强,适于锋面在我国南岭及其以北地区较长时间停留,为持续降水确立了背景;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和偏西也对冷空气的向南推进起了阻挡作用;印-缅槽的持续偏强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偏强共同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南地区,有利持续降水的发生,为冰冻造成了条件。对于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的发生,多个环流系统的异常包括:夏季西南季风涌的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北方冷空气活动和青藏高原对流系统东传的共同作用。对于2009/2010年冬季云南的极端干旱灾害的发生,多个环流系统的异常包括:对流层高层中东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影响Rossby波的活动,不利于青藏高原-孟加拉湾槽的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略为偏南,对低层水汽输入云南起到抑制作用;NAO的负异常所导致的遥相关波列异常,使得东亚北方冷空气活动偏东,不易到达云南地区,还使得南支槽偏弱,暖湿气流也不易到达云南地区。ENSO虽然对中国天气气候变化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但并非每次异常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是它的直接影响。对于ENSO影响必须具体分析,才能决定它在异常事件、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省2014年4—6月降水总体接近常年,气温偏高,日照偏少。4月上、中旬未出现低温连阴雨灾害和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对春播生产十分有利。5月先后出现5—6次暴雨过程,6月中、下旬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洪涝成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未出现全省性的严重洪涝灾害,属中度洪涝年份。总体上看,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2000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年(1999年12月-2000年11月)陕西气候影响进行评价,2000年陕西各地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偏少;1992年12月至2000年5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冬春持续干旱,其中陕北北部出现四季连旱;春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多风沙天气,陕北北部风沙天气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陕南暴雨多,落区集中、灾害严重;冰雹灾害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21年中国区域2400余站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根据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区域性重要过程监测和评价业务规定》,对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基本概况及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由于台风登陆个数偏少,且强降水以及冷空气过程影响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显著,导致北方部分省份雨、雪和冰冻灾害影响明显高于南方。(2)2021年秋季,我国气象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复合事件多发,以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为主,灾害极端性和区域性特征显著。区域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4.2次,北方多地发生罕见秋汛,山西、陕西等地洪涝灾害较重;阶段性区域高温天气多发,区域高温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4次,导致江南、华南高温干旱复合发展;寒潮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2次,过程影响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显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雪情较重。  相似文献   

10.
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的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的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刘宁 《气象》1992,18(3):58-61
本月,天气变化较大。上中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继入秋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旱区扩大。下旬,较强冷空气入侵,大部地区普降雨雪,尤其是旱情严重的黄淮至江南地区降水量超过常年同期。同时,冷空气造成江淮地区、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地区出现严寒天气,江南许多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同期极端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2.
毛燕军  柳苗 《浙江气象》2010,31(1):46-47
浙江省2009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偏少。至10月,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东亚冬季风爆发早,与此对应,浙江气温变化幅度大,极端天气频发,深秋罕见的强对流天气,11月8—18日的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1月,朝鲜半岛经历1945年来最长的寒潮天气;同期,强暴风雪袭击美国,1亿人受影响;4月8日,持续干旱大风导致德国北部小镇遭遇沙尘暴;7~10月的季风强降水致使泰国遭遇自1942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高温少雨致使东非地区、南美洲地区的古巴经历严重干旱;9月北极海冰的体积达历史最小。5~9月,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多地刷新高温历史极值;201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创60年来最低,多地遭遇严重干旱;而华西和黄淮经历异常严重秋汛。  相似文献   

14.
广西2008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08年,广西平均气温正常,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偏多居1951年以来第3位.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年初广西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袭击,灾害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影响涉及电力、交通、农业、林业等行业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1.75亿元,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同类灾害造成的损失;6月8~18日,广西出现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部分江河水位暴涨、洪涝灾害严重;11月上旬广西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降雨,导致邕江及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2008年共有4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影响异常偏早,影响偏重.  相似文献   

15.
2017年6月24日和2019年9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灾害的天气诱因。结果表明:“6.24”滑坡灾害发生在夏季主汛期,是由冷暖空气长时间交汇造成的持续性降水天气导致,期间伴有几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雷达回波以大范围层积混合云回波特征为主,对流性暴雨特征不明显。“9.30”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大气环流突变的秋季,冷暖空气势力较弱,天气尺度系统造成的区域降水强度不大,而由局地热力作用造成的单点对流性强降水才是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夏季,我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尤其是7月下旬出现了持续5~6天的高温天气,使人倍受燥热之苦。近四分之一的县(市)日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部分县(市)突破历史极值。11999年6~8月天气气天特点我省1999年6~8月份天气气候特点是:北、中部地区平均气温持续偏高,较常年偏高1~2℃,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特别是7月下旬出现了持续的高温酷热天气。6~8月降水量大部分地区普遍偏少,较常年偏少3~4成,部分县(市)偏少7成左右,旱情严重,墒情差。2造成严重旱灾的原因2-1雨…  相似文献   

17.
于海青 《气象》2005,31(5):90-93
2005年2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持续低温阴雨雪天气,湖南、湖北、贵州省的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江南及福建等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及山体滑坡等灾害;云南、新疆等地的局部发生雪灾;华南中南部、云南南部持续少雨雪,旱情持续或发展。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阿拉山口1957-2009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和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普查近20a高温灾害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场并对2010年6月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得出:阿拉山口极端最高气温44.1℃,4—9月均有高温出现,其中7月出现高温日最多,最长连续〉135℃高温日数是25d,≥40℃的最长连续日数是6d,属高温低湿的干热天气,阿拉山口的高温天气主要与伊朗高压东北上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并在新疆形成稳定的暖高压环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目背景冰雹受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直接影响,空间尺度较小,发展演变迅速,破坏力强.准确预报冰雹天气的难度很大。阿克苏地处天山南麓中段,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灾害较为严重,据统计,阿克苏地区是新疆冰雹天气气最多的地区,降雹次数占南疆的近2/3,全疆3成以上,平均每年出现44站次冰雹,2.3万hm2农田受灾,损失严重,个别年份经济损失达几亿  相似文献   

20.
气候异常常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严重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严重影响。锡林郭勒盟2009年冬至2010年春气温异常偏低,降水多,一些地区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低温多雨的春季气候虽然为牧草生长和农作物播种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但异常偏低的气温造成严重的热量条件不足,导致锡林郭勒盟大部地区牧草返青期推迟了15~20天,主要作物播种期推迟了10~15天,影响了牧草和农作物生产,推迟了牲畜采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