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配合ArcSDE,Oracle数据库软件,结合ASP.NET,JavaSeript,VML,Ajax技术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VML技术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将实时气象资料融入实际的地理信息环境,实现动态信息查询、统计及各种统计图表展示,并充分发挥GI...  相似文献   

2.
针对气象台站气象观测数据Web显示系统功能较弱的状况,采用开源性WebGIS软件SharpMap和Oracle 10g数据库,结合JavaScript脚本语言和VML语言、AJAX技术开发了基于WebGIS的亚运气象服务在线系统。该系统以直观形式将实时数据与地理信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动态显示、查询和统计、同步叠加雷达回波强度图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 Server和VML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配合ArcSDE,Oracle数据库软件,结合ASP.NET,JavaSeript,VML,Ajax技术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VML技术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将实时气象资料融入实际的地理信息环境,实现动态信息查询、统计及各种统计图表展示,并充分发挥GIS空间分析能力,实现等值面、面雨量、缓冲区和叠加分析,为气象预报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为社会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Web中自动绘制台风实时路径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 语言自动搜索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的台风报文且转换成实时台风位置等信息的数据库,并将台风实时位置等相关信息通过矢量图形可标记语言(VML)自动绘制于Web网中,生成互联网上的台风实时路径图像和台风相关信息,体现台风的及时性、自动化和图形化显示特点,让公众能更直观地在互联网上浏览到台风实时路径等信息。该技术现已在泉州气象网上成功体现。  相似文献   

5.
使用在WEB上通用的VML标记语言,在光栅化地图上实时显示气象自动站监控点的观测要素,从而实现对气象自动站的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气象自动站的观测要素变化以及工作状态,当某一个自动站资料出现问题,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处理。提高对气象自动站有效管理,及时排除故障,保障气象自动站持续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用ASP+VML实现气象图表的快速绘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利用矢量图形可标记语言(VML)自动绘制图表,将实时气象资料展现于WEB网页中,并生成各气象要素值的实时图表图像和相关统计信息,满足实时浏览最新实况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省—地—县气象光纤通信网,采用C/S和B/S两种软件体系结构,建立本区域的地面自动站气象要素网络共享平台。平台功能实现分为后台和前台两部分,后台程序基于C/S工作模式,使用VB编程语言,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地面自动站逐时气象要素和逐日气象要素的入库与补调,程序可集中或分散运行于同一网段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不用人工干预,后台自动运行,定时读取资料入库,并具有多种补调功能。前台程序基于B/S工作模式,使用ASP架构、VBScript脚本语言、VML语言等技术,少部分功能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基于Web方式下的显示与查询、统计与报表输出、各类曲线图生成等功能。对配置参数经过适当修改后,可在其它相似网络结构和通信业务区域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8.
9.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大屏幕投影墙显示系统是集多种信息接收处理显示、多功能平台综合鼹示与控制于一体的全数字多用途高科技显示系统,在气象部门天气预报会商和会议系统中已普遍使用?奉文拟对DLP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结合山西省气象台业务现状和发展需求,对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在业务一体化会商室业务平台中的设计方案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对应用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后的远景功用和效益进行分析,旨在为气象DLP大屏幕项目建设提供前期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0.
谢成开 《气象》1993,19(1):22-24
GMS云图微机显示系统是基于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研制的GMS资料展宽微机处理系统之上,将该系统中专用图象板AGC-PLUS和高分辨率大屏幕监视器显示的GMS卫星云图,移植到微机VGA显示卡和普通显示器上显示,并开发了多种图象显示方式软件,为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单位以最低的设备投资共享GMS卫星云图提供了条件。该文中介绍了系统功能和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性能受到处理机数量、I/O速度、通信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增加处理机数量或提高处理机的计算速度,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速度,但是通信和I/O会成为影响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了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计算性能的影响,用一种比较典型的大规模数据并行的计算模型,具体分析了处理机数量、处理机速度与处理机间的通信延迟、通信速率以及输入输出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规模并行机的通信和I/O性能与处理机速度与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指出,增加处理机数量、提高单节点处理速度的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关系相应增加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I/O性能。单纯以增加处理机数量、提高单处理机速度提高计算机峰值速度的方法会降低系统的计算效率,不能达到计算速度与计算机处理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统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和深度学习算法CU-Net为基础,针对北京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与集成预报系统(RISE系统)预报的北京冬奥会延庆及张家口赛区100米分辨率的冬季近地面10 m风速数据,进行每日逐小时起报的未来逐6小时间隔的冬奥高山站点及其周边地区风速预报偏差订正方法研究和对比分析。对于站点订正,首先将RISE系统预测的10 m风速插值到对应的自动气象站站点,然后根据风速等级表归类,针对每个分类单独构建XGBoost模型,每个区间模型合并后形成L-XGBoost,使用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作为评分标准,结果表明风速归类的L-XGBoost算法订正效果比不归类的原始XGBoost模型有一定提升,说明在传统机器学习中加入归类方法有助于改善复杂山地站点风速预报技巧。对于站点及其周边地区风速订正,本文在CUNet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深度的CU-Net子网络,构建了新的算法模型CU-Net++,并考虑了预报日变化误差和复杂地形对10 m风速的影响,以自动气象站为中心构建空间小区域样本数据,对RISE系统风速预报偏差进行订正。试验结果表明,CU-Net和CU-Net++均可以充...  相似文献   

13.
翟菁  王峰  胡雯  蒋年冲  黄勇 《气象科技》2012,40(5):843-848
基于对流云云中催化剂扩散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对流云的云中点源催化剂扩散模拟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应用情况.讨论了催化剂扩散与扩散时间、风速、湍流系数、垂直速度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对流云中催化剂的扩散速度较快,几分钟后就能扩散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风速和湍流系数越大水平扩散范围越大;在垂直方向上催化剂扩散主要集中在爆炸层高度之上附近的地方.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对流云的增雨作业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增雨效果的评估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约束的直流电动机神经网络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方法.首先采用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对直流电动机的状态量进行约束,确保直流电动机的角位置和角速度限制在给定的约束区间内,引入神经网络逼近系统中未知的非线性函数.此外,通过引入有限时间控制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直流电动机快速有效的位置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9年6月至12月威宁县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和威宁探空数据,预设二者风速偏差<=3m/s、风向偏差<=20°为有效数据样本,研究两者在不同风速、风向范围和不同高度、时次、降水条件下风向、风速数据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和探空的风速、风向均具有较好的正向相关性;(2)在不同高度下,且无论有无降水或任意时次,风速有效样本比率大体上高于风向有效样本比率,500米左右高度以下有效样本比率总是最小(不足50%),而中高层较大;(3)不同时次对风速、风向数据有效性影响不大;(4)有降水时风速、风向有效样本比率比无降水时偏小且变化剧烈;(5)除东北(20°-40°)和西南(200°-260°)风向外,其他方位风向数据一致性较差;(6)除大于24m/s的风速外其他大小风速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王俊 《山东气象》2020,40(4):33-41
基于理想化的人工增雨概念模型,分析了地面增雨作业效果检验试验区设计的基本特征,以及作业轮次、云系移动速度、催化云系对试验区中雨量点的覆盖率等因素对效果评估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云系移动速度应该作为目标云选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试验区的长度和作业点的布局,对效果评估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移动速度的目标云系将人工增加的降水分散到不同的区域,增加了效果评估的难度。2)存在一段最短时间的雨量资料可以用于效果评估,它由试验区长度、作业时间和目标云移动速度共同决定。3)分别给出了作业时间与用于效果统计的雨量时间之比、催化云系对试验区雨量点的覆盖率影响相对增雨率的计算公式,据此定量分析了以色列Ⅰ随机试验资料,结果表明要评估出一定的相对增雨率,需要人工催化云系具有较大的增雨量,即较为显著地改变自然降水。  相似文献   

17.
李庆雷  远芳  廖捷  胡开喜  杨贵 《气象科技》2018,46(5):855-859
本文基于L波段探空雷达高垂直分辨率方位数据,通过在不同探空高度处选取不同尺度的时间窗口,设计了计算秒级风速的3种方案。通过比较3种计算方案得到的秒级风速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平均偏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上的差异,给出了计算秒级风速的最优算法。结果表明:由于雷达的定位存在系统偏差,窗口选取过大或过小均会引入较大的秒级风速误差,选取适当尺度的时间窗口是准确计算秒级风速的必要条件。另外,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具备良好的时空一致性,本文提出了1种检验L波段秒级风速算法优劣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系留气艇探测风速的误差订正及其应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系留气艇探空系统在常州、苏州、南京市区对边界层风速、温度、湿度廓线进行了观测,原始数据表明探测结果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本文主要讨论风速订正问题,分析发现风速误差与高度和风速有关,据此提出了依据高度和依据风速的两种订正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案都能有效修正系留气艇测量风速的系统误差,高度订正方案表现更好。本文还用订正后的系留气艇探测结果与苏州市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风廓线雷达探测结果在500 m以下系统偏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一种基于导航卫星反射信号(GNSS-R)的海洋遥感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研究GNSS-R测风方法,分析了海面风速与反射信号时延功率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方法,将反射信号时延功率作为训练标签,最终完成海面风速的反演。将"北斗反射信号海风海浪探测系统——山东示范站"项目期间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结果与同期风速仪探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海面风速的反演精度为2.4 m/s,证明了基于北斗反射信号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海面测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320米气象塔的自动遥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介绍北京320米气象观测塔上进行平均场垂直梯度测量的自动化设备,并介绍各层安装的风向、风速、温差以及地面温度仪等的性能。塔上大量数据输入两种自动化处理系统。一种是将各层平均风向、平均风速、温差以垂直廓线的形式记录在电子电位差计上;另一种是将上述瞬时资料以及其它快速感应信号送入DJS-130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