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专家介绍     
《勘察科技》2006,(2):34-35
赵志锐,男,汉族,中共党员,云南文山人,1988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探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8年来,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技术及管理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队长、机修厂副厂长、院基础公司副经理、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1998年起任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勘察分会市场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勘察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云南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评委专家库成员;获2002年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以汉口地区软土为例,分析了饱和软土深基坑开挖中遇到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边坡土体和支护结构变形、基底隆起或整体失稳;上层滞水或潜水引起侧壁涌水和流土,或承压水坑底管涌和冒砂;基坑周边地面(或地下)的变形.在分析该类问题产生原因及破坏后果的基础上,提出在软土地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支护结构、嵌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案.  相似文献   

3.
专家介绍     
《勘察科技》2007,(2):1-31
余绍维,男,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1986年7月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毕业后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工作,参加完成大中型工程勘察项目二十余项,承担完成各类勘察项目五十余项,审核勘察项目180余项,在工程中解决了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易国雄  李锋 《广东地质》2003,18(3):38-43
阐述了佛山市南海区松岗镇覆盖型岩溶区岩土工程条件和溶洞、土洞的发育特征,对溶洞、土洞的形成条件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7,(4):58-59
顾国荣大师简介 顾国荣,男,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83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勘察院)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部门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兼副处长、副总工程师兼部门主任。1997年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国岩土工程师注册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常务委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咨询行业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全国城市勘测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建设系统技术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建设科技精英、上海市青年咨询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6,(8):16-16
冶金工业部宁波勘察研究院是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检(监)测、水文地质勘察与凿井、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咨询、工程测绘(包括航空摄影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和施工等多专业、多学科的科研、生产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现有员工25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人,高级工程师32人,工程师40人。拥有国内先进的钻探,工程勘察及测量、测试仪器设备1000余台(套),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证书、测绘甲级资质证书、工程咨询甲级资质证书。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的岩土工程师“离土”现象。指出它对我国工程勘察质量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城市地质勘察工作综述林崇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察研究院)1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近十几年来上海进行了大量工程地质勘察。进入90年代,勘察部门由单一工程勘察,逐渐转为岩土工程勘察。加之测试技术、室内土工试验和钻探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各勘察单位又自...  相似文献   

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工程地质研究所(陕西罗克岩土工程公司)是专门从事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测的实体。尤其在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孔的设计与施工、各类岩土体边坡和露天矿高边坡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勘察与防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预应力岩土锚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应力岩土锚固技术是深基坑、地下工程、隧道、道路边坡、坝基、桥梁等工程中重要的支护手段之一,全面剖析了这项技术在理论研究、应用领域、规模、标准化建设、锚固材料及施工机具等突破性进展,根据我国基础施工现状,对锚杆的设计、锚固参数合理选择、锚杆的腐蚀与防护进行了分析,从8个方面指出了预测应力岩土锚固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07,(4):28-29
张炜大师简介 张炜,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6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职)。1983年7月-1988年12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地质教研室任教,自1988年6月起一直在机械工业部勘察研究院(现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勘察处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勘察处副处长、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院长助理、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图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士工程分会桩基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获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优秀勘察设计院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陈殿强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家首批注册岩土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察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东北分会理事、辽宁省安全生产协会非煤矿山专业委员会主任。2013年成为辽宁省政府50名专家库成员之一。2012年荣获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聂群林 《广东地质》2012,(1):226-230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岩土工程勘察野外作业及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介绍了勘察纲要编制的程序、编制内容(侧重于详勘阶段),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喷锚(土钉)技术在亚太(深圳)国际学校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喷锚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点,总结了喷锚技术在边坡及深基坑支护中的优点,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6.
岩土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介绍了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坝基工程、边坡工程、深基坑支挡工程、结构抗浮抗倾、以及载简试验等。  相似文献   

17.
1、1978年9月~1982年l2月,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参加中国与美国首次合作开展的“冶金部司家营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这是在原冶金部科技司陈积松司长倡导下,在中国首次引进两方人员和技术开展的大型矿山边坡稳定性岩土工程勘察和分析评价。此举开创了中国冶金矿山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先河,其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此后的中国矿山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地质》2008,(3):F0002-F0002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湖南省化工地质岩土工程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直属中国化工集团的在湘单位,是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和固体矿产勘查三位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队伍。拥有岩土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测量与岩土工程咨询甲级、测绘乙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专业资质。  相似文献   

19.
《核地知与行》2005,(3):29-30
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院组建于1986年,逐步形成了以“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测量(测绘)、水文地质工程、桩基础施工”等同步发展的企业,具有工程勘察甲级、测绘乙级资质和水文地质乙级资质证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 ,详细阐述了民安大厦建筑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主要涉及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地震效应及震动液化等方面 ,并对持力层的选择、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对策分析 ,所提建议与参数均被设计、施工部门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