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正>根据内蒙古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测算,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综合用地价格水平为981元/平方米;商业用地价格水平为1,929元/平方米;居住用地价格水平为984元/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水平为303元/平方米。从各监测城市地价变化情况来看,各城市地价变化不一,地价上涨的城市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和满洲里市,其中综合用地满洲里市涨幅最大,为15.0%;地价水平保持不变的监测城市为呼伦贝尔市;综合地价下跌的监测城市有鄂尔多斯市和锡林浩特市,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保持增长,房地产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2.30万公顷,同比增长7.6%。从供地结构看,  相似文献   

3.
王敏 《西部资源》2014,(4):53-53
<正>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小幅下降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温和上涨地勘投入同比减少,社会投资占比下降全国共出让探矿权596个,出让价款16亿元;出让采矿权842个,出让价款16.6亿元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247起,造成77人死亡、19人失踪、5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8,510件,涉及土地面积11,256.9公顷国土资源部日前在门户网站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一季度呼和浩特市地价动态监测面积仍保持为210.01平方公里,共布设标准宗地201个。一季度呼和浩特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42元/平方米,环比增长2.29%,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73%;商业用地地价总体水平为4,283元/平方米,环比增长1.88%,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83%;住宅用地地价总体水平为3,365元/平方米,环比增长2.25%,与上一季度相比,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0,(11):61-61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农村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0.5万公顷,新增耕地26.9万公顷;为保增长、扩内需,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准建设用地5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6%。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08,(3):10-10
上半年实现土地收益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430.59公顷,比上年同期减少503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060.09公顷,占供应总量的43%,存量土地供应1370.50公顷,占供应总量的57%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4,(6):54-54
<正>全国共出让探矿权927个,同比增长6.8%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对矿业权出让情况、地质灾害监测情况、国土资源违法情况等做出具体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出让探矿权927个,同比增长6.8%;出让价款19.8亿元,同比增长70.9%;出让采矿权1,512个,同比增长21.9%;出让价款36.4亿元,同比增长12.3%。从出让方式看,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分别为346个和1,319个,占出让总数的37.3%和87.2%。  相似文献   

8.
信息博览     
《西部资源》2009,(6):59-64
去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同比增加近五成供地总量31.9万公顷,总价款约1.59万亿元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增幅较大2009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31.9万公顷,同比增加了44.2%。这是记者在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地价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地价水平和地价变化趋势受到社会、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论文从城市土地供需和宏观政策角度选取房地产投资额、市辖区建设用地面积、耕地占用税等10 项影响因素,采用2008-2010 年全国105 个土地市场较发育城市分季度地价数据,建立地价水平值与地价增长率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行政层次下,各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和地价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显示,地价水平值与地价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且主导因素差异显著:在市级地价影响因素中,房地产投资增长是地价上升的直接动力,而地价增长率则主要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房地产投资额的影响较;省级耕地保护政策对平抑地价、控制地价涨速作用显著,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是省级层次影响最显著的两项政策指标。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4,(4):27-27
<正>国土资源部2014年1季度全国土地供应及供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情况结果揭晓,我区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在全国32个省区排名中居于良好的中上游水平。据国土资源部通报显示,我区2009~2013年平均供地率65.9%,排名第11;违规违约预警信息处置率64%,排名第6;已供土地违约率10.8%,排名第18;闲置土地面积393公顷,排名第28,其中房地产用地192公顷,排全国第24名。  相似文献   

11.
刘晓宇  辛良杰 《地理研究》2022,41(6):1637-1651
土地价格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反映,厘清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本文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2007—2019年中国332个城市综合土地价格和住宅、商服、工矿仓储用地价格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① 2007—2019年间中国城市综合地价呈现显著的上涨趋势,由2007年的392.34元/m2上升至2019年的1357.31元/m2,年均增长80.73元/m2;地价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② 三种主要地类的价格及增速高低依次为: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发展逐渐分化,差距不断扩大。③ 不同等级城市的土地价格逐渐分化为三类:高速增长型(一线城市)、平稳增长型(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和缓慢增长型(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④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普通中小学学校数越高的城市,各类土地价格越高;本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城市,其相邻城市的住宅和商服地价越高,工矿仓储地价越低。  相似文献   

12.
牛强  沈英杰  周燚  黄经南  王盼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656-1666
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存在客观的时间滞后效应,即“用地投入—建设开发—效益产生—效益爬坡—效益稳定”的全周期过程。计算其滞后期长短和总效应大小,并挖掘导致差异的内在机制,对区域建设用地的供给与管理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1995—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主要城市的统计数据为支撑,提出了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变量模型,定量确定了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滞后期长短、各滞后期的效应以及总效应,并发现了以下规律:① 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存在普遍的滞后效应,滞后期在0~4 a;② 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面效应,总效应介于1.66~49.5亿元/km2;③ 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和总效应均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空间分异特征;④ 滞后期主要与城市的等级和功能定位有关,高等级的中心型城市、中等级的副中心型城市和低等级的节点型城市对应的滞后期分别为4 a、2 a和0~2 a;⑤ 总效应主要与产业构成有关,城市产业高、中、低端对应的效应分别为30亿~50亿、10亿~20亿、1亿~10亿元/km2。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资源》2013,(1):5-7
土地收储,上报各金融机构土地收储贷款155亿元,预计收储面积15976公顷;全区耕地保有量1.37亿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174万亩,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十位、西部第二位;积极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5423公顷,较上年增加13.13%,全区规模挖潜11.68万公顷;全区地下开采金属矿产回采率达85%以上,露天开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CA的兰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兰州市1995-2005年土地利用、城市地价和城市规划等空间数据;基于Matlab7.2耦合GIS、人工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对黎夏的ANN-CA模型进行扩展,模拟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经济和政策3个层面17个空间变量,并设计了5种不同阈值和随机扰动参数组合,进行校准和情景预测。研究表明:改进的模型精度较高,第3种参数组合预测最接近兰州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2005-2015年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居住、工业和道路用地增长为主,分别为17.8%、2.1%和1.2%;商业、仓储和政府社团用地增长较少,分别为0.6%、0.6%和0.5%。  相似文献   

15.
资朴费足额征收。全年共征收入库9414万元,分别比2010年和2011年增长了210%和39.5%,创建市以来最高征收水平;改"坐等审批"为"主动审批",切实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全市供应建设用地133宗,面积848.75公顷。乌海市在全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明显区别于别处的特点。在仅有的市三区,土地幅员辽阔,使用管理体  相似文献   

16.
于猛 《西部资源》2012,(1):18-18
从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国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需求矛盾突出。国土资源部将立足服务稳增长、调结构,加强土地调控,重点保障"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用地需求。同时,对今年700万套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土地供应同比新增近四成,1000万套保障房用地实现应保尽保、及时供应,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7.
<正>财政部3月24日公布,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940.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国土地出让支出41,210.98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超八成为征地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全国土地市场呈现低迷状态,土地出让收支规模小幅增加。在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中,招拍挂和协议出让价款37,956.43亿元,增长1.7%;补缴的土地价款1,886.89亿元,下降1.1%;划拨土地收入935.94亿元,增长5%;出租土地等其他收入2,161.04亿元,增长43.1%。当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别为631.97亿元和643.84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8.
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市地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涛  孙斌栋  张婷麟 《地理研究》2021,40(6):1610-1620
城市地价的飞速上涨和成本提高,对企业选址、个人购房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城市多中心发展能否有效抑制地价亟待实证检验。基于2008年和2013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微观土地出让数据,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对地价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多中心空间结构能有效抑制城市过高地价,但会显著提升城市低段地价和城市整体平均地价;② 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商住用地地价提升作用显著,但对工业用地作用不显著;③ 反映土地需求的城市人口密度对于城市综合地价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增加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能有效降低城市综合地价,土地等级和出让方式等地块特征因素对交易地价影响也十分重要。因此,地方政府引导城市多中心化发展既能提供给企业、个人更多的用地选择,有效缓解城市主中心地价过高问题,也能推动城市次中心建设,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实施7年来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已经实现。建设用地中建设用地总规模未突破指标,剩余指标空间56071.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与城镇工矿用地已突破指标,尤其城镇工矿用地已超出规划下达指标的22%;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指标剩余空间较大,分别为:8658.33公顷、4244.78公顷、50919.2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占用农用地、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未突破规划目标,指标剩余空间分别为4217.94公顷、5624.61公顷、3853公顷。  相似文献   

20.
即时新闻     
《西部资源》2011,(5):18-18
1我区国土资源收益再创新高。1-9月,全区国土资源收益552.48亿元,同比增加198.39亿元,增长56%。其中:土地出让金424.99亿元,同比增加135亿元,增长47%;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7.07亿元,同比减少2.83亿元,下降14%;探采矿权收费93.62亿元,同比增加60.35亿元,增长181%;矿产资源补偿费16.1亿元,同比增加5.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