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乌拉山石英-钾长石脉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床是近年在我国北方发现的大型金矿之一。矿床主要由赋存在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一系列石英-钾长石脉和石英脉组成,矿区范围内晚古生代一中生代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并且同金矿化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本文对乌拉山金矿床。大桦背花岗岩体和变质岩地层的硫,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系统测定,并解释了不同地质体硫,铅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生发在240×10^6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大桦背华岗岩体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养分。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源于太古宙变质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入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宙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3.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石英脉型金矿床铅及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起源于太古言变质岩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入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富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4.
大桦背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古乌拉山地区,东距哈达门沟大型钾长石—石英金矿床约5km。前人对该岩体曾做过不少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所得结果相差较大,但是多数研究者认为大桦背岩体与区内金矿化具有成因联系。本文采用先进的高灵敏、高分辨率的离子探针(SHRIMP)对大桦背岩体进行了锆石U-Ph定点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大桦背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53±7Ma,应为海西旋回早期产物。此年龄比已得到的乌拉山金矿区成矿年龄大至少70Ma,因而推测大桦背岩体与金矿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都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太古界太华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对金矿田的形成有极为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在太华群变质岩系中自西而东分布有华山、文峪、娘娘山三个花岗岩体。含金石英脉围绕岩体有规律的分布,与花岗岩体有密切成因联系。许多太古界地层中的金矿床,附近往往有花岗岩体出现,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因此,除研究太古界地层的控矿作用外,探讨金矿田中岩浆活动的控矿作用对研  相似文献   

6.
张渊  徐丽杰 《世界地质》1997,16(3):29-33
乌拉山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探明的有一定远景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大桦背岩体,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构造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等多种条件所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为晚华力西期,其类型为中深成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内蒙乌拉山金矿控矿条件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山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探明的有一定远景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大桦背岩体、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构造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等多种条件所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成矿时代较华北地台东缘金矿床早,为晚华力西期,其类型为中深成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乌拉山金矿主要赋存在太古宙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不同类型矿脉的空间分布与华力西-印支期的大桦背花岗岩有密切的联系。Au、Ag、W等组分的正异常和Ba、Sr、Na_2O等组分的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寻找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标志。Ti含量可作为评价矿化脉含金性的地球化学标志。根据原生异常特征和矿脉中元素的分布,推测M113矿脉在深部有尖灭再现。乌拉山群地层中金的初始富集和大桦背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均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郎殿有 《贵金属地质》1997,6(3):193-198
乌拉山金矿带金矿化分为石英脉型(I),石英脉-蚀变岩型(Ⅱ),蚀变岩型(Ⅲ)三大类型,其分带性与大桦背花岗岩具有密切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哈达门沟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定点定年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哈达门沟大型钾长石 -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的乌拉山地区。矿区西部的大桦背花岗岩和矿区内的伟晶岩脉与金矿化均具有较为密切的空间关系 ,这导致不少研究者认为哈达门沟金矿床与大桦背岩体或伟晶岩之间也具有时间和成因联系。通过采用先进的高灵敏的高分辨率的离子探针 (SHRIMP)对大桦背岩体、伟晶岩脉和钾长石化蚀变岩进行的锆石 U- Pb定点定年研究表明 :伟晶岩脉形成于 (1836± 5)× 10 6a,属吕梁旋回 ;大桦背岩体形成于 (353± 7)× 10 6a,应为海西旋回早期产物 ;金矿化年龄小于或等于 (132± 2 )× 10 6a,应为燕山晚期。这些年龄结果说明 ,本区金矿化比大桦背岩体晚至少 2 2 0× 10 6a,这排除了金矿化与大桦背岩体和伟晶岩脉之间有任何成因联系的可能性。蚀变岩的年龄还证明 ,虽然乌拉山和胶东地区金矿床的围岩和年龄不同 ,但两地区的金矿化却几乎同时发生。此外 ,大桦背岩体的形成年龄与华北地块和蒙古古陆块碰撞作用发生的时间基本一致 ,因此大桦背岩体的 SHRIMP年龄为这一碰撞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蒙库铁矿床与镜铁山铁矿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库铁矿床被认为是与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但存在很大的争议.文章将其与典型的喷流沉积型铁矿--镜铁山铁矿床对比,并结合野外的第一手资料,发现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特征并不明显,而热液成矿作用比较明显,但是热液的性质和来源、成矿时间等尚不明了,蒙库铁矿的成因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安化廖家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滨清 《湖南地质》2001,20(3):179-184
廖家坪金矿床属江南地轴东南缘桃江-城步锑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以NE向桃江-城步深断裂为导矿构造,以长度>2km,地层断距>200m的矿区主干断裂为配矿构造,以早期NWW向剪切劈理带中叠加的长度<1km,地层断距不明显的次级断裂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区38条金矿脉构成两个含矿带8个矿脉群,含矿带的分布与地层岩性有一定关系,矿脉群的分布与早期花岗斑岩脉关系密切,金矿脉主要有4组,NNE向组最发育,NWW向组规模最大,矿化富集与围岩蚀变种类及强度,矿脉交切部位及产状变化段关系密切,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出湘中地区有廖家坪、白云铺、三德堂矿区及外围和古台山地区4个廖家坪式金矿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试论韧性剪切作用与金的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世才 《地质与资源》1996,5(2):142-146
多数学者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和成矿机制均为韧性剪切作用,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论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认为韧性剪切作用本身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剪切带型"金矿床并非"同剪切型"或"后剪切型"同生矿床,而是"剪切后型"的后生热液矿床,即成矿总是滞后于剪切作用,剪切作用不是成矿,而是创造了成矿的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或容矿围岩。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北东向断裂带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属中高温热液矿床.该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铜多金属多期成矿.矿体规模为中小型,形态较复杂,厚度较稳定,组分较均匀到不均匀,围岩蚀变发育.  相似文献   

15.
金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矿多样性在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上非常明显,这种多样性具有规律性变化,并在成矿时间、空间及矿床成因等方面构成了矿床谱系.进一步研究金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对阐明金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岛弧和岛弧之后的张裂带,大多数形成于第三纪,少数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和古生代.矿石具脉状、网脉状和角砾状构造,发育有特征的矿物组合、元素分带.围岩具特征的蚀变分带.矿化围岩主要为分异良好的火山岩类.矿床形成于地表以下1000 m深度范围内,成矿温度一般为200~300℃,成矿流体以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为主.结合我国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条件分析,提出该类矿床在中国的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17.
张宏发 《地质与资源》2015,24(6):572-576
旗山锡矿是与燕山三期花岗斑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的脉状锡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是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或分支复合状,锡石硫化物矿石,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绢云母化、弱绿泥石化.通过对矿床的成因进行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及邻区超大型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崇佑  王发宁 《江西地质》2000,14(3):180-183
江西省及邻区是世界上钨矿最集中的产地,拥有一批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钨矿床。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多矿床类型复合叠生是超大型钨矿床的重要特征。成矿作用的特异性和偏在性主要表现在矿源、围岩、成矿构造、成矿岩浆岩、矿化特征和成矿有利条件的最佳缔合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韩颐  赵树铭 《新疆地质》2006,24(3):253-255
层控铅锌矿床是新疆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已知大中型矿床均属此类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南缘、中天山和塔里木陆块(盆地)西缘3条重要成矿带上,特别是阿尔泰南缘和塔里木陆块西缘是新疆大中型铅锌矿床最重要的2个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荒沟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传久 《吉林地质》1995,14(3):1-16
荒沟山金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多呈复杂的脉体充填于大理岩开放空间中,成矿为多期次、热液角砾岩化多期次的特点,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具有浅成、低温、低盐度和近中性的成矿环境,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