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里主要从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赋矿火山岩分布、矿床特征等宏观地质现象,结合岩矿石结构的构造与成份等微观特征的深入研究,首次确定了如金沟铜矿区赋矿次火山岩的存在.初步认为其主导矿床成因类型为次火山岩型,在矿区内形成次火山岩型→火山热液型→构造热液型较完整的矿化分带系列.  相似文献   

2.
杨镇乾 《铀矿地质》1994,10(5):275-284
中分析了中生代大型、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产出的特异部位-含矿火山塌(断)陷的地质环境,将其归纳为“近带、伴盆、早洼、晚隆、切壳、酸底、泥化”14字特征。在讨论该类铀矿床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异部位的9条定位标志,即:位处1,2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构造岩浆活动带边部的大型火山沉积盆地;火山沉积盆地边部的港湾状小型火山塌(断)陷;火山塌(断)陷的火山岩发育充分;火山塌(断)陷在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吐拉苏-也里莫墩金成矿带简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吐拉苏一也里莫墩矿带是西天山地区重要金矿成矿区.矿带内金矿赋存于晚古生代中期拉张(裂谷)环境下形成的早石炭世火山岩带内,金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韦宪早期.矿带内金矿化可分为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冰长石-绢云母型、硅化岩型)、斑岩型和沉积砾岩型.矿带内东、西两段控矿构造有差异:西部吐拉苏地区的阿希、京希开布拉克、伊尔曼得等金矿产于京希一阿希近南北向火山构造拗陷带内的火山机构构造系统(冰长石-绢云母型)和层间裂隙带(硅化岩型)中;东部也里莫墩地区的加特曼、铁列克特、小于赞等金矿床(点)产于吾拉斯台-郎布拉近东西向火山构造隆起带内的次火山穹丘构造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惠民超大型铁矿床处在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中南段的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具有火山-沉积岩容矿、磁铁矿-菱铁矿矿化组合及普遍伴生热液蚀变的突出特点。目前,因其赋矿地层时代存在分歧,致使其矿床成因认识不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矿区内原划分为澜沧岩群惠民岩组的岩石组合可分为两个构造地层单元,即:下部为中—晚奥陶世弧火山岩组合,受到古特提斯洋俯冲增生作用的改造,显示一定的构造混杂特点,局部见铁铜矿化;其上被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不整合覆盖。上覆火山-沉积岩由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及硅质岩组成,属于弧前环境沉积组合,是已知铁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至少可分为3个完整的火山沉积旋回,其间多为整合接触。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多层次产于火山岩、硅质岩中,显示同生沉积成矿特点,普遍伴生陡倾斜(细)脉状铁矿化。容矿火山岩上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岩浆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位于235~214 Ma之间,峰期年龄为230~225 Ma,指示铁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由此提出,惠民超大型铁矿床是一个早中生代火山沉积型矿床,其成矿严格受到晚三叠世(可早至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向东俯冲消减(现今地理方位)有关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5.
冯建忠  王京彬 《地质论评》1999,45(7):146-153
与火山岩—斑岩有关的金银矿矿集区和大型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火山盆地类型及结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断裂、火山岩岩相和岩类、基底矿源层、火山机构内部构造、流体系统等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叠式火山盆地能否成矿,关键是基底是否具备初始矿源层,岩浆是否起源于上地幔并同熔了老基底中的矿源层。继承性火山盆地能否形成金银矿,关键在于上下两套建造中火山岩的发育程度和火山—沉积建造的连续性,一般底部构造层中发育玄武岩、科马提岩、枕状熔岩等中基性、碱性火山岩,顶部构造层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时,对成矿有利。大地构造位置上为两个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与金银矿成矿有关的火山盆地或其基底都经历过裂陷拉张环境,不管是盖层还是基底,必有其一为裂谷或岛弧环境岩石建造。许多中大型矿床和矿集区都分布在多次开合的裂谷环境中。斑岩体岩石类型、成分、形态、产状控制矿体的定位和展布,潜火山岩、斑岩体与金银矿存在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时间上的同一性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单一的火山熔岩很少形成矿床,形成金银矿床的火山岩常为凝灰岩、凝灰质集块岩、凝灰质火山熔岩,岩相上常为从火山岩向沉积岩过渡的地方,岩石组合为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杂砂岩、粉砂岩+熔岩+泥质岩+碳酸岩。“三重结构”构造控矿,即深层次基底断裂,中深部位的盖层断裂,超浅、近地表—地表构造。以火山机构为中心从下向上形成多位容矿裂隙:侵入体(斑岩)顶部裂隙系统,隐爆角砾岩筒裂隙系统,破火山口裂隙系统。潜火山岩发生多期隐爆形成具一定延深的角砾岩筒,往往存在多个热流体系统,补给系统和排放系统完全时对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6.
争光金矿床(伴生锌)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多宝山Cu-Au-Mo成矿带南东端,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成矿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成矿构造域的叠加部位。该金矿距北西向的多宝山铜金矿和铜山铜矿分别约为10km和5km,因此,深入研究其成矿时代、成因类型归属,理清与多宝山铜金矿-铜山铜矿的关系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争光金矿赋矿围岩为奥陶系多宝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地层,发育爆发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火山沉积相等,且爆发相和喷溢相交替出现,具有喷发时期熔岩溢流与火山碎屑物的喷发交替进行或具多旋回火山活动的特征;根据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的空间展布及岩相变化特征,推测矿区内发育有古火山机构。受后期北西向构造影响,火山岩地层具北西向弱定向变形特征。含金脉系呈脉状、网脉状沿北西向、北东向及南北向构造产出;矿石矿物以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为主,金以裂隙金、粒间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于上述硫化物中,部分赋存在石英中。综合脉系特征、矿物组合、蚀变类型、闪锌矿Fe含量等,本文明确提出该矿床为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对矿区内发育的成矿后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及长石斑岩等脉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厘定争光金矿金成矿作用早于454Ma。综合判断争光金矿与多宝山含金斑岩铜矿、铜山铜矿同形成于480~454Ma受古亚洲洋俯冲作用控制的岛弧背景,构成完整的斑岩Cu-Au与中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Au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7.
1含矿岩系矿床赋存于一套泥盆—二叠纪火山-沉积岩系,由细碎屑岩、变火山岩、碳酸盐岩等组成不等厚互层含硅质沉积-火山建造。含矿岩系1∶20万得荣幅(四川区调队,1977)时按照层序地层系命名为二叠系嘎金雪山群上亚群(Pgj)。近年来工作成果表明,嘎金雪山群是由不同岩性,不同时  相似文献   

8.
江苏溧水盆在晚中生代活化为地洼,受燕山期岩浆作用的影响形成火山盆地。本区的矿床严格受火山旋回、构造控制。地震勘探资料显示:不同地质体的地震波场特征各具特点,测区盆地构造清晰,火山岩系总厚约3 700m,火山旋回界面明显,前火山岩沉积地层中断裂发育,次火山岩体分布于盆地边缘隆起带。按成矿构造法观点,结合本区成矿背景、相关矿床类型和MT剖面异常分析,对盆地相关控矿因素进行了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9.
火山岩型铜金矿以脉型为主,分A、B、C3个亚型,主要产于富钾型和钾钠型火山岩中,受负向火山构造及北西向扭张断裂或破碎带控制,推测金由火山岩浆或热液从深部绿色片岩系(结晶基底)中萃取,成矿时并有雨水参与。该区为继承式火山盆地,金活化转移距离长,较上叠式火山岩盆矿化差,找金前景不大。  相似文献   

10.
辽宁义县红石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石金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试以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矿区范围内各种火山岩之间的关系、各期次火山岩间的时空配置、矿区构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矿体的赋存规律、矿石类型、金的富集规律和赋存状态、围岩蚀变特征及矿石物质成分和组构,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最终得出红石金矿为典型的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Ⅱ1金矿体赋存于上元古界澜沧江群惠民组上段断层破碎带中,微粒金为主,硅化蚀变。强烈风化形成较深氧化带,属火山喷发期后中低温热液—表层强氧化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阿尔泰南缘与韧性剪切带有关金矿床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阿尔泰南缘原生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之一,通过对科克萨依、赛都、多拉纳萨依等三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之典型金矿床的研究对比,总结了区内与韧性剪切有关金矿的基本成矿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认为韧性剪切带是成矿的前提,晚古生代岛弧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正常碎屑岩-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含金建造是成矿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广南洒拉冲-东瓜湾金矿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书富  马绍春 《云南地质》2008,27(2):141-148
洒拉冲-东瓜湾金矿属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及火山熔岩型金矿。金矿化受地层、构造、基性火成岩的控制。多期基性火成岩侵入,为金矿化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  相似文献   

14.
金矿赋存于三叠系中统忙怀组上段第二层(T2m2-2)的蚀变安山岩的地层中,矿体受断层及火山岩双重控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褐)铁矿化、毒砂化、方解石化等.认为该矿区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构造作用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并总结了矿区的找矿标志,对在该区域寻找该类型的金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涂怀奎 《地质与资源》1998,7(4):281-287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西天山是我国古生代造山带重要的金、铜矿成矿单元之一,具有Au、Cu地球化学场.各种地球物理场也显示具有良好的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金、铜矿主要生成于海西期的构造岩浆地质热事件中,形成了浅成低温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以及海底火山喷气热水沉积型、矽卡岩型、斑岩型、陆相火山热液充填型铜矿.可划分出赛里木铜金成矿带、吐拉苏也里莫墩金成矿带、察布查尔铜成矿带及胜利达坂金成矿带.主要矿床有阿希金矿、望峰金矿、喇嘛苏铜矿和预须开普台铜矿.  相似文献   

17.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解成波  刘明 《世界地质》2001,20(1):25-29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金)矿床是大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上受北东向裂谷型得尔布干断裂带及次级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大面积火山岩喷发及次火山岩侵位之后热 活动期,矿术具有独特的矿物组合与蚀变分带,主成矿元素分带明显,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及其下盘的火山通道所制约,矿床形成深度较浅,剥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白水河金矿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蚀变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多期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破碎带内。沿构造带有辉绿岩脉、石英斑岩脉、煌斑岩脉侵入,首次在临沧地区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找到金矿。  相似文献   

19.
吴宏伟 《矿产与地质》2008,22(3):221-226
白石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以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为基底的NE向白石坡正断裂带内,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和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活动后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划分为早期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中期潜火山热液活动银多金属及后期浅成火山热液活动主银成矿的三个成矿期,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Shoshonitesarepotassicigneousrockswhichoccurmain-lyinsubduction-relatedtectonicsettings(Morrison,1980).Theyare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