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矿区山体崩塌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的矿区具有相似的地理、地质环境,通过四川芙蓉煤矿白岩崩塌的典型实例,对西南矿区山体崩塌的成灾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了西南矿区山体崩塌的成因机制,并简要提出了对该煤矿开发与综合治理建议,指出了加强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强调开展系统工程防灾的重要性,并为该煤矿解决正常采掘接替及工作面的布置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日前,记者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厅对今后5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7年,全省将治理矿山3459个,资金投入230.1亿元,治理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2013年度重点要对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矿山及破损山体进行治理。"青山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2009年提出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主要是通过矿山生态治理等强有力的措施,对因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已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对未破损山体实施  相似文献   

3.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损毁山体严重影响城市和交通沿线景观,景观影响度可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损毁山体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应用专家评分综合评判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景观影响度分级标准,对损毁山体进行景观影响程度的评价与分析,得出景观影响度分类结果,为损毁山体的治理规划和有序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川铜矿因民矿区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实地调查,首先介绍了云南省东川铜矿因民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与岩性以及土壤植被等地质环境背景,接着概括了该矿区的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重点就矿山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复杂、旱季大风少雨、处于落因破碎带、地表岩石破碎松散、山体风化剥落强烈等环境地质特点是该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利条件;该矿区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分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破坏与复垦、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以及地面塌陷等,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矿区特殊的地形、地质构造、水文等以及长期矿业活动的共同影响。为防止矿区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继续扩大,提出了治理这些问题的3点建议: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正初夏五月,走进灵宝市小秦岭金矿区,青山映入眼帘,鸟语萦绕耳畔,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若不是之前来过,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矿坑四布、废渣遍地、山体裸露的金矿开采区。近年来,灵宝市在积极推进矿业绿色革命、大力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及时把矿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纳入治理范畴,全面深化矿区生态治理,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细的升华。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必须从源  相似文献   

7.
蒙阴县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破损山体治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破损山体治理模式,对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破损山体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该文详细介绍了植生穴绿化技术、植生盆绿化技术和雕刻美化治理技术在蒙阴县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破损山体治理中的应用,以及生态修复技术在日后养护中的注意事项,并探讨了治理工程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破损山体治理方法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损山体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缺少成熟可借鉴的经验,该文通过对济南已完成的58座破损山体治理方案的研究,总结出如何选取破损山体最合理的治理方法,为类似地区破损山体治理方法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4~2022年获取的12期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和矿区修复前后3期无人机影像,对其进行配准、融合、镶嵌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研究区域图斑变化信息,用以监测评价谭家山煤矿区经水资源破坏治理、地形地貌景观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修复前后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所提取信息能很好地反映煤矿区自2020年工程修复开始至2022年结束的全过程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清晰显示修复后的谭家山煤矿区基本实现水系联通与恢复、裸露山体复绿、土地资源恢复提质,修复区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出采用多源、长时序遥感影像分析矿区变化情况,结果客观、准确,可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监测监管提供参考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2):51-52
济南11月28日,由山东省10余家媒体组成的齐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第一站到达平阴县,就该县公路筘线损毁山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采访。目前,平阴县已开工治理破损山体9个,完成平面治理面积56.87万平方米,立面30.29万平方米。采访团此次行动重点对山东省公路沿线损毁山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07年山东矿山生态治理率必须达到55%以上,城市周边和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治理率必须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济南市破损山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槐荫区国土资源局积极行动,勇于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落实了破损山体情况以及治理责任单位、资金投入和治理进度表,探索出了一条破损山体整治的新路子,破损山体治理成效明显,得到了济南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济南市市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济南市破损山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辖区破损山体治理任务的完成。一是爆破整平,消除视觉污染。对山体破损面积较大,且无保留价值的山体,主要采取爆破整平的方法进行治理。二是垒石砌堰,植树绿化。对山体破损面积较大,且有保留价值的山体,采取消坡、排险,垒石砌堰植树绿化。三是彩绘置景,艺术处理。针对破损面陡峭、立面平整的破损山体,采取彩绘置景的方法进行艺术处理,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而消除人们的视觉污染。四是项目捆绑,开发…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踏勘和室内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赵庄矿区物探工作所查明的断层、井下揭露的断层以及野外观测到的断层进行了断层倾角统计和分断距统计对比分析。对矿区范围内井上下的断层和野外实测节理滑动面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赵庄矿区地质构造体系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已经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山体滑坡的治理、预防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测量在对山体滑坡的监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汞丹山位于沂水县东北部,海拔415m。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受地质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这里曾经风景秀丽,风光怡人,但由于原杨庄镇办企业露天开采铁矿,遗留下大量露天废弃采坑,加之附近村民对保护矿柱的盗采,导致汞丹山西侧山体破碎损毁,对地质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不仅严重破坏了汞丹山的地质地貌,还造成山体裂缝和采坑边坡的滑动、崩塌。  相似文献   

16.
<正>1月6日,宝丰县对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进行了第二次公开拍卖,成功拍卖矿产品约4.4万吨,价值57.7万元。据了解,该县对境内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分两次进行了公开拍卖,合计拍卖矿产品7.3万吨,价值110.6万元。这是我省首家对矿区堆场治理没收的矿产品进行公开拍卖。为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位于焦家断裂成矿带上的朱郭李家矿山建设规模为大型,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土地、植被资源以及地下含水层的破坏。借鉴周边同类生产矿山对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对朱郭李家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投产后的朱郭李家矿区,乃至焦家断裂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济南高新区的破损山体治理任务涉及5个山头126万m2破损山体的治理,主要分布在经十东路和旅游路奥体中心附近.十一届全运会2009年10月在济南召开,按照省、市委的要求,2007年6月份,济南高新区拉开了整治破损山体的工作序幕.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一直大力倡导绿色矿山建设,那么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法规在基层落实的情况如何呢?记者近日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些矿区在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方法时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矿区闭矿停产已多年,到处堆满了废弃矿石、尾矿砂,空气中弥漫着路面扬起的粉尘,裸露的山体像一道道伤疤,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尾矿库,本是青山绿水但已看不到绿色,然而令村民更为忧心的是矿区内的尾矿库,有的甚至还在山上。有的矿山已经开采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20.
济南破损山体概况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破损山体不仅造成了大量陡坡岩面裸露,恶化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带来了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对济南城市破损山体现状及修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破损山体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实例,较详细总结研究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建设与养护管理,济南破损山体的生态景观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提升,该文筛选总结出的台地续坡式等治理方式及挂网喷播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为类似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