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勘查资料均显示,冀北地区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及部分金矿床具一定的分带性,铜钼多金属矿床多靠近岩体,形成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多呈热液脉状分布在岩体外围。两类矿床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上均与酸性岩体关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以冀北地区勘查程度较高的蔡家营、贾家营、北岔沟门和小寺沟等大中型矿床为例,说明了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在冀北地区存在的普遍性。据此提出,应改变过去以单一脉状铅锌银矿为目标的勘查模式,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勘查模式代之,重新考虑和审视以前地质工作中忽略的含矿斑岩体或脉状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床的外围及深部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敖瑙达巴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全 《矿床地质》1993,12(1):10-19
敖瑙达巴矿床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距晚侏罗世火山岩盆地4km的中生代断隆区,含矿斑岩以花岗斑岩为主(148×10~6a,I_(Sr)=0.708)。钾硅酸盐化核、绢英岩带、黄玉云英岩带、青磐岩带及角岩化带构成了矿床中大致对称的前进中心式蚀变分带,岩体上部—顶部—边部(接触带附近)分别赋存着锡—锡银—铜工业矿体。研究表明,敖瑙达巴矿床属高位陆上环境的潜火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它既不同于斑岩铜矿床,也与广东的银岩斑岩锡矿床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吴宁 《华东地质》2020,(1):45-53
安徽池州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矿集区,属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矿床。文章研究了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床的找矿潜力,按照成矿缺位理论,预测了不同类型矿体的找矿方向。乌谷墩银钼多金属矿区具有寻找中-大型多金属矿床的前景,"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的深部找矿思路和工作方法对该矿区及周边地区寻找盲矿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敖瑙达巴矿床产于内蒙古东部,为一斑岩型铜银锡多金属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小岩体,矿区及其外围4km范围内未见较大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出露。围岩为下二叠统黄岗梁组浅海相碎屑岩。据研究认为,它不同于大多数由幔源岩浆衍生物所形成的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5.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整装勘查区矿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整装勘查区内典型矿床成因类型为基础,通过对揭西金坑铜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海丰长埔锡矿床、淘锡湖锡矿床、梅陇铅锌矿床、葫芦埔—塘尾铜锡多金属矿床5个典型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确定区内主要矿床类型有热液型、斑岩型2种。对区内47个矿床类型进行初步划分,确定了不同类型矿床所具有的矿物组合,并构建了找矿预测模型,开展找矿预测研究,为整装勘查区提供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从北向南依次可划分为3个成矿亚带:勒青拉-洞中松多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亚带,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克鲁-冲木达斑岩-矽卡岩铜钼金成矿亚带。驱龙-甲马-邦铺成矿亚带内矿床的类型以斑岩型为主,部分伴生有矽卡岩型及热液脉型矿床。夏垅矿床位于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的西段,产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中,属于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对夏垅矿床内与石英、方铅矿、闪锌矿密切共生的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确定其坪年龄及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56±0.22) Ma和(23.9±1.6) Ma。该矿床作为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以及冈底斯火山岩自西向东逐渐变年轻的时空迁移规律说明在冈底斯成矿带的西侧存在着岩浆活动。夏垅矿床成矿年龄的精确测定把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向西延伸了120 km,增大了该成矿亚带的找矿潜力,为在该成矿亚带内寻找此类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理论及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已知矿床、矿化(点)的分析,将区内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初步划分为热水喷流沉积型、热水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热液脉型、云英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等六种类型。对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上石炭-下二叠统和侏罗系地层、断裂构造和古断拗以及燕山晚期的中酸性岩体是区内铅锌银矿床,特别是大型矿床的主导控矿因素,并对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聂凤军  江思宏  张义  刘妍  胡朋 《矿床地质》2004,23(2):176-189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中蒙边境及邻区分布的斑岩铜矿床(点)划分为3种类型:①加里东期经典型斑岩铜矿床(点);②海西期经典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③燕山期深成岩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9个矿化集中区,并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研究区内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问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近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使金矿储量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中型规模.对北衙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及地质勘查工作成果表明,矿床受控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与T2b碳酸盐岩的内、外接触带,属于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层间破碎带型(含硅-钙面型)、裂隙脉型以及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堆积型.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是矿床形成最关键的控矿因素,以斑岩体为中心,从斑岩内部→接触带→外带→远程,成矿元素有从Cu-Au→Au-Cu-Fe→Au-Fe→Au-Fe-Pb→Pb-Ag的分带规律.北衙地区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强烈,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矿化期次复杂且类型多样,成矿空间范围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及外围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结果表明,矿体展布主要受石英斑岩的断层破碎带构造控制;石英斑岩体为银矿体的主要矿源体;石英斑岩岩浆的侵入在粉砂岩、含泥粉砂岩与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体沉积接触的地质界面中,这种封闭构造环境中利于富集形成高品位的银矿石;矿化富集用与不同构造的交叉、构造形变强度、岩石破碎强度以及蚀变交代强烈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可将石英斑岩的断层破碎带及接触蚀变带作为银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石英斑岩断层破碎带中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蚀变,是该区银矿找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2.
刘柳 《地质与资源》2019,28(1):13-17
辽西葫芦岛市甸子银多金属矿区位于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交接部位.矿区主要发育有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地层,以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中生代花岗斑岩,三位一体的有利成矿条件造就了葫芦岛甸子银多金属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葫芦岛甸子银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与日本黑矿的类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呷村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呷村银多金属矿床产于晚三叠世义敦古岛弧带的昌台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规模经勘查证实为超大型。呷村矿床与日本黑矿类比,在构造背景、地质特征、剖面结构及蚀变和矿化分带、矿石类型、成矿机理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海底喷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均具有极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悦洋银多金属矿床和罗卜岭斑岩型矿床同属于与陆相火山岩相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矿石元素含量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认为紫金山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除金矿石中自然金矿物外,金还赋存于铜矿石中硫砷铜矿、蓝辉铜矿、久辉铜矿和黄铁矿中,硫砷铜矿含金性最好,金含量最高达370 μg/g;悦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包括独立银矿物、亚显微银矿物和类质同象银,银的载体矿物有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黄铁矿是紫金山铜金矿床和悦洋银多金属矿床中共同存在的矿物,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表明两处矿床的形成均与热液有关,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1:2.5万沟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圈定出以Ag、Cu、Pb、Zn、Mo为主的综合异常4处.经异常查证,圈出9条矿化带,21条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通过进一步异常查证,在AS1、AS2异常中Ⅶ、Ⅷ和Ⅸ号矿带内圈出银、银铅锌以及银金砷异常高值段,展示出了异常区具较好的银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AS3异常内的Ⅳ号含矿花岗斑岩体深部发现多条铜多金属矿(化)体,且发育较强的围岩蚀变,显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AS4异常内Ⅰ-Ⅲ号金矿化带具较好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潜力.本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发育,且已发现了较好的银多金属矿找矿信息,充分展示出本区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勒马戈山铅锌矿产于凝灰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的张性断裂带中,受NW向断裂的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碎裂蚀变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中,矿体连续性较好,呈脉状,矿体为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次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南角河银多金属矿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评价的一个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矿床产于临沧-勐海复式花岗岩基南段西侧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的接触断裂破碎带(白章断裂)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澜沧群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下渗加热上升回返并混合少量岩浆热液为特征,以花岗岩和澜沧群变质岩为矿源层,以断裂破碎带为赋存空间,为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张婷婷  黄勇  唐晓倩  刘飞 《地球学报》2012,33(4):654-662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大型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雄村式"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以该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为依据,以矿区勘探资料为数据基础,将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该矿床,建立了雄村铜金矿的数字矿床模型,充分展示了立体模型对地质体空间特征的有效表达,实现了该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同时,将数字矿床模型与矿区的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数据结合,开展多源信息三维综合分析,为矿区深部和外围三维定位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城门山铜矿自二十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经过多年工作已被证实为一个大型的"三位一体"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区内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有关。文章通过以往资料和实地工作成果研究,认为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斑岩二者存在演化关系,且两种岩浆的侵位机制的不同导致了其成岩时代、成矿专属性的不同。在没有经过演化分异之前的原始岩浆可能首先被九瑞地区的基底隆起运动抬升,后期花岗闪长斑岩岩浆从原始岩浆中分异出来并继续被抬升,形成被动侵位,并发生了中低温成矿元素和中高温成矿元素的运移和富集,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铜、锌、金矿床;随后的构造运动叠加作用,使矿区断裂构造与剩余的石英斑岩岩浆联通,造成了其主动侵位,从而形成与石英斑岩有关的钼矿床。  相似文献   

20.
紫金山地区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金山地区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是近岩浆源的、从改造斑岩矿床后形成的含岩浆挥发份的热水中淀积形成的;而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则是被侵入体侧向加热、侧向流动的中性—弱酸性热水淀积产物(相当于远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