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灰鲳和中国鲳肌肉组织中的营养成分组成,并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质银鲳显著高于灰鲳和中国鲳(P<0.05),粗脂肪则以灰鲳最高,中国鲳最低;野生和养殖银鲳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3种鲳鱼肌肉中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MUFA含量银鲳>灰鲳>中国鲳(P<0.05);PUFA含量和EPA+DHA含量3种鲳鱼无显著差异(P>0.05);3种鲳属鱼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EPA+DHA含量平均占PUFA的82.54%;野生银鲳的PUFA含量是养殖银鲳的1.53倍。氨基酸组成中以谷氨酸含量居首位,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评判氨基酸显示,赖氨酸的相对含量最为丰富;3种鲳属鱼的E/T、E/N皆高于FAO/WHO的评价标准;野生银鲳肌肉的D/T和E/N显著高于养殖银鲳(P<0.05),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无明显差异。该结果说明3种鲳鱼营养组成合理且银鲳更胜一筹,同时野生银鲳品质优于养殖银鲳,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 c 氧化酶Ⅰ亚基(COI)部分序列研究了南海区鲳属鱼类(Pampus)银鲳(P. ar-genteus)、珍鲳(P. minor)和中国鲳(P. chinensis)的系统进化与种群遗传结构.通过 PCR 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43 bp 的 COI 基因片段,其 A、T、G、C 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33.6%、18.9%和22.1%, A+T 含量高于 G+C 含量.64条序列共定义了20种单倍型,包含152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48个,单变异位点4个,产生169个点突变.结果表明,银鲳与中国鲳的遗传差异最小,银鲳与珍鲳的其次,而珍鲳与中国鲳的遗传差异最大,3种鲳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均呈现较低的水平,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进一步丧失.本研究结果为鲳属鱼类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集中国沿海常见五种鲳属鱼类并对其耳石进行系统的多元形态学描述与比较。耳石形态在整体轮廓、边缘以及前部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展现了耳石形态的种内特异性。随着基因隔离与种间分化,鲳属鱼类耳石也逐渐变薄且基叶、翼叶更为发达。上述观察到的种间耳石形态差异与鱼体本身生活的水层以及温度联系紧密。96.6%的判别成功率也证明鲳属鱼类耳石显著的种间差异,表明形态学方法可以作为鲳属鉴别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鲳科鱼类均为重要的经济种类,在中国沿海仅见鲳属(Pampus)鱼类分布,而低鳍鲳属(Peprilus)和真鲳属(Stromateus)则分布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对海南、广西和广东水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南鲳”进行物种鉴定,同时下载该物种的COⅠ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纠正GenBank中的错误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南鲳”学名实为中间低鳍鲳(Peprilus medius),为冰冻进口货品,在我国沿海无该物种的分布报道,其与国内已知的6种鲳属鱼类在鳃耙、背鳍、臀鳍等外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COⅠ基因水平上与鲳属鱼类遗传距离为 0.138,分化于中新世晚期。本研究可为水产品市场种类鉴定提供借鉴,也为鲳科鱼类的研究和海洋鱼类分类学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栖息在西大西洋,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3种Shen科鲳科鲳Shen属鱼类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品种,它们是北美鲳ShenT.carolinus,镰鳍鲳ShenT.falcatus和氏鲳Shen T.goodei。将平均体重7g的稚鱼在1m^3的网箱中,放养密度为100-250属.m^-3,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饲料,经过272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160-214g,每1m^3网箱产量为17.9-115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卵形鲳Shen和布氏鲳Shen分类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其永  邵广昭等 《台湾海峡》2000,19(4):499-505,T008
本文对厦门和龙海海水网箱养殖的卵形鲳Shen(Trachinotus oruatus)和布氏鲳Shen(T.blochii)进行了形态分类的比较研究,从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以及骨骼系统鉴别种间差异,证实这两种鲳Shen是同属中的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7.
根据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辽东湾附近海域的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群体(n=28)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COI序列中,共检测到17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定义了12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度和单倍型多态度都较低(H=0.49±0.12,π=0.16±0.12%)。与黄海、东海的群体相比,辽东湾镰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利用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COI同源序列,系统分析和分子变异分析(AMOVA)的结果都表明来自辽东湾的镰鲳个体和东海、南海个体间存在较小但明显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镰鲳尤其是相距较远的群体在其分布范围内可能存在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银鲳繁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峰  施兆鸿  庄平 《海洋科学》2010,34(1):90-96
银鲳(Pampus argente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鲳科(Stromateidae)、鲳属(Pampus),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南起波斯湾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北海道[1].银鲳在中国诸海域均有分布,其资源量以东海北部近海最高,其次是南部近海和北部外海,南部外海和台湾海峡较低[2].历史上银鲳为兼捕对象,产量不高.1960年以后,由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野生资源相继衰退,银鲳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专业捕捞对象.近20 a来,中国银鲳的年捕捞产量呈连续上升趋势,但其资源状况却不容乐观,李长松等[2]调查发现中国东海区银鲳的年龄、长度组成、性成熟等生物学指标均逐渐趋小.  相似文献   

9.
报道寄生于斑点鸡笼鲳Drepanepunctata(Linnaeus)消化道的阿拉伯类腹盘吸虫Par adiscogasterarabi(Hafeezullah&Siddiqi,1970)Cribb,Anderson&Bray,1999和寄生于金钱鱼Scatophagusargus(Linnaeus)消化道的福氏类腹盘吸虫ParadiscogasterfarooqiiHafeezullah&Siddiqi,1970在中国属新发现,并将中国的标本同国外的标本进行比较。首次观察到Par adiscogasterarabi的排泄囊为"V"型;而Paradiscogasterfarooqii的排泄囊形状则与Nahhas,SeyandNishimoto(1998)和Cribb,Anderson&Bray(1999)所报道的不同。首次绘制出这二种吸虫卵巢复合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孙鹏 《海洋科学》2015,39(1):53-58
为探讨中国和科威特鲳鱼(Pampus)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两个鲳鱼群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COI)部分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共获得COI基因片段47条,定义了8个单倍型。两个群体的COI序列的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在中国养殖群体中检测到4个变异位点,在科威特群体中检测到14个。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水平较高(0.566~0.643),但核苷酸多样性水平均较低(0.0022~0.0030)。NJ系统发生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科威特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较大,高于种内差异水平,因此两个养殖群体并非同一种鲳属鱼类。  相似文献   

11.
5种海水鱼同工酶表达的组织特性及其电泳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于1994年7-12月,山东,福建省沿海采集真鲷、黑鲷、牙鲆、鲈和小黄鱼等5种黄692个生化样品,应用水平淀粉胶和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5种鱼的肌肉,眼睛、心脏、鳍,鳃、肾脏共7种组织的23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于2004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滩涂采集野生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30尾,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方法,分析了乳酸脱氢酶(LDH)、甲酸脱氢酶(FDH)、谷氨酸脱氢酶(GDH)、D-葡糖脱氢酶(GC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酯酶(EST)等10种酶在大弹涂鱼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10种同工酶中除CAT外的另9种酶都得到了清晰的酶谱。该9种酶共记录了23个基因座位,筛选出LDH-1,FDH-1,G6PDH-1,ME-1,SOD-1,EST-1,EST-2,EST-3等8个多态基因座位。澥浦大弹涂鱼多态座位比例(P)为34.78%,平均杂合度(H)为0.0594,与其他海水鱼类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鲚属4种鱼的生化和形态比较及其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文斌 《海洋与湖沼》1995,26(5):558-565
自1989年4月-1990年5月,在上海的崇明、江苏的无锡和高淳、福建的海澄采集标本。对我国鲚属4种鱼(6个生态型)进行生化和形态解剖比较分析,探讨每种鱼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各生态型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并运用系统分支学原理和方法,试绘出系统分支图解。结果表明,我国鲚属4种鱼分为两大姐妹群;一群为凤鲚和七丝鲚,另一群为刀鲚和短颌鲚;并综合分析生化和形态解剖资料,把生长在长江中的凤鲚和生长在九龙江中的凤  相似文献   

14.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 4种不同类型无裂栉江珧Atrinapectinata的肾脏、后闭壳肌和鳃组织进行了酯酶 (EST)、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乳酸脱氢酶 (LDH)、苹果酸脱氢酶 (MDH)、苹果酸酶 (ME) 5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 4种类型的酶谱表达有差异 ,特别是肾组织的EST ,后闭壳肌的EST、SOD和鳃组织的SOD、MDH的酶谱表型差异明显 ,其特征谱带可作为区别无裂栉江珧种内差异的一种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孤雌生殖卤虫产生的罕见雄体、两性卤虫及其杂交后代 (F1)的酯酶 (EST)、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RX)、碱性磷酸酶 (AL P)、四唑氧化酶(TO)和乳酸脱氢酶 (L DH)的同工酶酶谱表型。对编码 5种酶的 19个位点、35个等位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在 EST、PRX和 TO酶谱中既有共显性等位基因 ,又有沉默等位基因的表达 ;卤虫 PRX、AL P和 SOD为单体酶 ,在 EST和 TO酶谱中还存在着二聚体同工酶 ;除 LDH为单态外 ,其余 5种同工酶为多态酶。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蓝点马鲛8种同工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生化遗传特征,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6尾象山港蓝点马鲛个体(3雄,3雌)的9种组织(心脏、鳃、肠、肌肉、胃、肝、眼、肾和性腺)中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葡萄糖脱氢酶(G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苹果酸酶(MEP)等8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同工酶呈现出组织特异性,LDH、MDH和G6PDH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GDH在肝脏和眼中弱表达;在各种组织中,肝脏中同工酶表达最广泛,8种同工酶均有表达,其中EST的酶条带比较丰富,GDH和G6PDH在肝脏中活性较高。各种同工酶表达谱在雌雄个体组织间无差别。研究结果可为象山港蓝点马鲛的种质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 Ⅰ.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于1994年9月-1995年12月,在青岛近海采集37尾鲈鱼的生化样品,采用淀粉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2种电泳分析,分析了LDH、MDH、MEP、IDHP、PGM、G3PDH、AK、CK、ADH、SDH、G6PDH、GDH、PGDH、CAT、MPI、EST、SOD等同工酶在鲈鱼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鳃、胸鳍等7种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7种同工酶由31个基因座位编码,其中Mep-1,Pgm-1,Sdh,Gdh,Pgdh,Mpi,Est-1,Est-4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25.8%。  相似文献   

18.
褐点石斑鱼不同组织4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褐点石斑鱼7种组织(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尾鳍、脾脏)的4种同工酶(EST、SOD、LDH、MDH)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的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4个基因位点编码,具有多态性现象;肌肉SOD与其它组织SOD有明显差异;眼睛LDH酶谱酶带最多;MDH具有线粒体型(m-MDH)和上清液型(s-MDH)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三疣梭子蟹养殖群体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国良  金珊  李政  陈寅儿 《台湾海峡》2005,24(4):474-480
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研究分析了取自浙江舟山朱 家尖养殖区的三疣梭子蟹5种组织中10种同工酶以及肌浆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 生化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在对40只梭子蟹所检测出的10种同工酶的25个基因座 位中,ADH、ACP-1、CAT-2、EST-2、FDH-2和SOD共6个基因座位为多态,其多态座 位比例(P)为24%,平均杂合度期望值(H)为0.106 6.同时在CAT、LDH、ACP、FDH 4种酶及肌浆蛋白(Pm)中表现出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花尾胡椒鲷与胡椒鲷5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梯度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和胡椒鲷(Plectorhynchus pictus)7种组织中的5种同工敏(EST,LDH,MDH,ME,POD)进行比较研究,对所研究的5种同工酶在2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活性作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2种鱼的ME同工酶谱非常相似,只在活性上略有差异;EST,LDH,MDH和POD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可作为花尾胡椒鲷和胡椒鲷的遗传鉴定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