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书简介     
《黔西滇东煤层气地质与勘探》桂宝林等《黔西滇东煤层气地质与勘探》一书受云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近日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煤层气科技工程攻关重点项目研究成果的结晶 ,获云南省二○○○年度科学技术奖项一等奖。该书由前言、第一~第十二章、结束语、图版等组成 ,图文并茂 ,煤层气资料丰富。详尽而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华南煤层气的重点产区———黔西滇东煤层气聚集区的煤层气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了黔西滇东煤层气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桂宝林  王朝栋 《云南地质》2000,19(4):321-351
煤层气在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主要以煤层为储层的非常规天然气,通常甲烷组分占绝大部分,故亦称为煤层甲烷。甲烷以分子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基质的巨大内表面上。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煤层气资源,为该区的经济腾飞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须要研究形成煤层气的聚煤盆地的地质构造。地壳地质和深部构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该区重力、磁力异常、TM遥感影像、古今地应力场研究,滇东-黔西地区,莫  相似文献   

3.
桂宝林 《云南地质》2004,23(4):421-433
煤层气盆地、煤层气系统、煤层气区带的存在及发育程度是煤层气藏形成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恩洪盆地和老厂一圭山盆地老厂煤矿区具备了形成煤层气藏的条件。研究其形成煤层气藏的特定条件,总结其煤层气藏模式,是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及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成亮 《贵州地质》2001,18(3):163-167,148
本文以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分布的割理(裂隙),吸附、孔隙溶积、镜质组含量、含气性、灰分产率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煤炭与煤层气储层物性的关系,提出了镜质组含量的煤炭类型有较好的煤层气储集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层气有利区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其评价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选择科学、简捷、实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处理这些繁杂因素。因此,根据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涉及的各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聚类分析各自的优点,建立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然后通过灰聚类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较好地保证了权系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性、定量地对煤层气含气区带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整个煤层气行业的资源综合评价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评价案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全国121个煤层气含气区带中,最有利区带是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有利区带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宁武、安阳-鹤壁和松藻地区。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地质学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沁水盆地南部获得了可观的煤层气地质储量;河东煤田的煤层气勘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层气地质学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a 煤储层岩石物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b 提出了煤层气藏的概念并依据我国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识别出几种主要煤层气藏类型;c 深化了对煤层气藏封闭保存条件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煤层气耗散对煤层气封闭保存的重要影响。d 对高煤阶煤层气藏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突破了无烟煤勘探煤层气的禁区,获得了可观的煤层气地质储量;e 强化了低煤阶煤层气藏的研究;f深化了对煤层气藏不均一性的认识,初步揭示了煤层气藏不均一性的产生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我国煤层气生储气层间的关系类型,指出煤层气生成后,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均发生过运移,并将运移途径分为五种形式。同时根据煤的热模拟试验,从煤层气生成量与现测含气量大小的关系,将含气量分为两个类型,又以储气量大小分为七个级别。由此提出,今后对煤层(成)气的勘查与研究,应着重于大中型含煤盆地,把构造简单、煤层厚度和煤层气含量稳定的、埋深为800~l500m的区带作为地面垂直勘探和开发的首选区。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连盆地是由众多早白垩世断陷湖盆群组成的大型陆相沉积煤、油共生盆地,含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为了查明二连盆地煤层气分布特征和勘探潜力,首先,从区域地质背景和聚煤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二连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并对各凹陷煤层气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排队,优选出了11个煤层气勘探有利凹陷;其次,通过研究煤炭储量较大的白音华凹陷的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煤储层物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认为白音华凹陷煤层气成藏条件较好,并进一步指出该凹陷东部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埋藏适中、煤层气富集且保存条件好,是今后首选的煤层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烟层气勘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我国广泛开展了烟层气远景资源评价和煤层气地质勘探选区研究,其中不少选区进行了专门的烟储层岩石物理研究和煤层气勘探,初步找到了沁心盆地南部和鄂尔斯盆地东缘两块煤层气保存富集条件较好的区块,经小型井网试采的结果证明其具有工业开发价值。对煤储层的涌透率、以气封闭条件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提出煤层气藏的概念;对煤层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也有一些认识,但这些研究还只是初步的,特别是对煤层气藏不均一性的认识还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富集高产区富集机理和地质评价方法对煤层气勘探选区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富集区形成机理和预测方面,但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资源富集区并不一定是高产区,如何在煤层气资源富集区中寻找高产区即煤层气富集高产区是国内外煤层气勘探面临的难题。通过国内外典型煤层气富集高产区的剖析,结合我国中高煤阶富集区地质特点,以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两淮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统计、实验验证和生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基于含气量渗透率耦合控制的煤层气富集高产区形成机理,提出了3种中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区形成模式;围绕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两个核心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包含7大地质参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产能分析的煤层气富集高产区方法体系。这些认识对我国中高煤阶煤层气区带、区块、目标的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玉成 《云南地质》2004,23(4):503-508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集开发新的高效洁净能源、有利煤矿生产安全、有利大气环保于一身的崭新的绿色工程。本文概略介绍我省煤层气勘探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强调云南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应是云南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
滇东地区有较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中美合作项目"云南恩洪和老厂地区煤层气资源开采对外合作",属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对外合作项目之一。开展二年来,取得丰硕成果。本文介绍我省的煤层气资源,我国煤层气开发鼓励政策及相关法规,我国煤层气对外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合作模式,我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恩洪煤田南部煤层气勘探是云南省煤田地质局与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本文总结项目勘探成果。通过项目实施的初步勘探,明确了恩洪煤田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地位。  相似文献   

14.
根据老厂矿区特别是老厂四勘区煤田和煤层气勘探的基础资料,重点评价该区及煤层气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胜利 《云南地质》2004,23(2):212-216
基于大量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因素。分析解吸扩散运移过程中气体组分、储层介质、温度、压力、地应力等内、外因素对煤层气扩散运移的制约关系及程度,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高原山区煤层气勘探需要,结合煤层气实际勘探工程实际,研制S95煤层气绳索取芯工具。试验表明:该工具特别适合在地形、交通条件较差的高原山区进行煤成气勘探作业。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有利条件。上古生界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具有相同的烃源岩,且煤层与致密储层垂向上相互叠置,为二者联合勘探开发奠定了地质基础。在综合考虑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共同勘探选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煤层厚度、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生气强度以及致密储层厚度4个指标。依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鄂尔多斯盆地内5个区块进行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共同选区评价,评价结果为区块Ⅱ、Ⅲ和Ⅴ为勘探目标区,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西缘,煤层厚度大、烃源岩生气强度大,勘探前景好;区块Ⅰ和Ⅳ为勘探有利区,呈条带状分布在盆地的东北部和西北部,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协同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老厂矿区位于老厂一圭山盆地北半部,应力场属于曲靖台褶束和师宗.罗平褶断束过渡带的合力场。除东西向挤压作用外,还存在三个右旋应力场同时作用的影响,由此处于拉张开放条件,对煤层气储存运移有利。本文将老厂矿区划分成五个区块,并优选有利于煤层气勘探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