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扎色勒库勒铁矿床处于南天山造山带北部,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与石炭纪酸性侵入岩接触带矽卡岩中,铁矿床成矿母岩为钾长花岗岩,成矿方式主要为接触交代作用。围岩蚀变强烈,形成各种矽卡岩矿物组合,与磁铁矿关系密切。该矿床成因类型为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铁矿床。研究对比发现,可利用地层标志、围岩蚀变特征以及物探异常标志等可作为区域性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南部邯邢地区与矽卡岩型铁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形成2套深成杂岩体:符山杂岩体和武安杂岩体。这2个杂岩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侵位机制并对相关矽卡岩型铁矿产生制约:符山杂岩体属被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形成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远离接触带的深部仍具找矿潜力;武安杂岩体属主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捕虏体罕见,相应的铁矿床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少量形成于碳酸盐岩围岩中;主动就位机制下形成的褶皱是重要的容矿构造。由于矽卡岩型矿床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与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有关,这一成矿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矿种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济源铁山河铁矿主要以矽卡岩型铁矿为主,主要产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含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分布范围大,层位稳定,成矿条件好,其特点是小而富,有着良好找矿前景.如何科学地利用这类铁矿资源,对河南省铁矿资源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该类型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着手,寻找铁矿的富集规律,为今...  相似文献   

4.
董想平 《地质与勘探》2021,57(2):281-293
青海群力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中西段的祁漫塔格结合带的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铋、铅、锌、铜、银成矿带野马泉矿集区内,是青海省著名的铁多金属矿成矿富集区之一。前人对该区基础地质和成矿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该区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斑岩型,成矿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但一些铁矿的成因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群力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混合岩化特征、矽卡岩特征、矿体赋存特征、矿床成矿类型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群力铁矿不是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成矿,而是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混合岩化片麻岩夹大理岩系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中,是片麻岩在混合岩化作用叠加热液交代作用下形成的层状矽卡岩成矿,其矿体规模与层状含矿矽卡岩规模呈正相关,与围岩界线较明显,具有远离岩体矿化富集、靠近岩体贫化的特征,形成的矿体多为盲矿体,向西侧伏特征明显,向更深部仍有含矿矽卡岩分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青海长征沟地区铁矿床位于南祁连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拼接部位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铁矿床。为查明该地区铁矿床特征及成因类型,主要通过地质学手段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研究,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工作规划部署和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 区内主要出露滩间山群安山玄武岩地层,区域变质程度较低,多表现为微弱的绿帘石化; 在西部黑山泉及藏羊沟中段局部夹含透镜状大理岩,普遍发育矽卡岩化,代表性蚀变有透辉石化、绿帘石化及石榴子石化等,局部发育矽卡岩型磁铁矿; 侵入岩发育,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出露,北部以基性为主,向南逐渐过渡为(中)酸性侵入岩为主。 因此认为该矿床属于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并指出岩性、构造、蚀变和物探4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孙振明  李才  解超明  范建军 《地质通报》2014,33(11):1820-1826
难爬日铁矿位于羌塘中央隆起区。对难爬日铁矿的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进行初步调查,通过野外调研及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将难爬日铁矿的形成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后期氧化作用阶段5个成矿阶段,同时对难爬日铁矿的围岩蚀变和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根据矿体产出地质条件、矿石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特征,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难爬日矿床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为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南段平顺地区矽卡岩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位于太行山南段山西省境内,主要产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化蚀变带明显,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化蚀变带特征和黄铁矿矿物(204Pb/204Pb=17.741~18.301,平均值17.993;207Pb204=Pb=15.433~15.551,平均值15.495)与早期侵入岩(206Pb/204Pb=17.859~18.474;207Pb/204Pb=15.429~15.431)以及晚期侵入岩(206Pb/204Pb=17.959~18.223,平均值18.088;207Pb/=204Pb:15.434~15.566,平均值15.536)的Pb同位素组成均说明晚期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但早期超基性一基性侵入岩通过被晚期中性侵入岩交代同化,大量铁质进入晚期中性岩浆之内,间接为铁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晚期侵入体的岩浆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栽体,而且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在成矿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某区磁铁矿床中钠质交代作用的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省某区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与燕山期角闪闪长岩-闪长岩和闪长岩-二长岩两个岩石系列的中性侵入岩有成因联系。磁铁矿体主要赋存在这些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与铁矿床的形成有密切联系的蚀变现象主要是钠长石化和矽卡岩化。本文仅就钠质交代作用予以较详尽论述,对矽卡岩化等顺便提到,不作赘述。  相似文献   

9.
矽卡岩型铁矿的铁质来源与迁移富集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艳  张招崇 《岩矿测试》2012,31(5):889-897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最重要的富铁矿类型,其铁质来源及迁移富集机理是目前最核心、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矽卡岩矿床复杂性和多成因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浅部铁质活化、迁移和富集机理进行整理归纳,建立了流程图;分别探讨了不同类矽卡岩型铁矿铁质的最大可能来源,认为与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该类铁矿,铁质主要源于浅部侵入岩;与酸性侵入体有关的该类铁矿,矿床附近的原始赋铁层位可能提供了大量铁质。但并非所有与酸性岩有关的此类铁床附近都存在赋铁地层,故本文对铁质深部来源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岩浆矽卡岩-富碱侵入岩对"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深部铁质活化、运移和富集的可能模式,即深部岩浆同化钙质岩石融离出的富铁矿浆上升并运移到浅部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与该系统中的热液相遇并反应,热液吸收矿浆中的铁质生成富铁的复合热液,后复合热液在接触带因物理化学条件的剧变而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0.
新疆巴仑台铁铜矿赋存于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的接触带上,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矿石矿物以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中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透辉石、石榴子石。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交代作用,其过程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和表生期3个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11.
梅山铁矿矿石类型及成因——高温实验结果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袁家铮 《现代地质》1990,4(4):77-84
根据宁芜地区梅山铁矿的地质条件为背景而设计的方铁矿(Wü)-磷灰石(Ap)透辉石(Di)-霞石(Ne)四元系,经1400℃的高温实验,产生了液态不混溶产物——铁浆相和硅酸盐浆相。经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铁浆相中除主要成分为FeO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硅酸盐、磷酸盐等成分,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是液态不混溶作用发育程度不同的结果。通过可能形成梅山铁矿3种主要矿石类型的平衡反应式,计算了从400℃至1400℃时的lgfo2值和lgkT值,并得出梅山铁矿矿浆成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磁铁矿矿石的磁性差异入手,对铁(铜)矿床中各矿体的矿石磁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得出大冶铁矿铁(铜)矿床是一个磁性特征变化较大的矿区.之后对矿石中引起磁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影响磁铁矿矿石磁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矿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大冶铁矿区内矿石磁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磁铁矿矿石的磁性差异人手,对铁(铜)矿床中各矿体的矿石磁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得出大冶铁矿铁(铜)矿床是一个磁性特征变化较大的矿区。之后对矿石中引起磁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影响磁铁矿矿石磁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矿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新疆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一带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研究工作中不断摸索和研究,全面系统总结了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典型矿床成矿规律研究与编图方法流程、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编图整体技术流程、操作方法及步骤,为铁矿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铁矿类型多样,成矿条件复杂,中小型矿床多、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组分多,选冶条件复杂.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质工作程序分析,我国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在15个重点有望区(带)内的37个有望区段的远景资源/储量为96亿吨,其中东部地区40亿吨,西部地区56亿吨.为保证我国铁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应加强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从而保证铁矿资源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6.
新疆富铁矿成矿特征及主攻类型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富铁矿资源是我国紧缺战略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生产需求.近年来新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表明,富铁矿是新疆优势资源,是我国寻找富铁矿重点远景区.从新疆实际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出发,初步形成植根于新疆实际的“新疆富铁矿成矿新理论及主攻类型的成矿模式”,并分别构建了“上叠裂谷火山岩型富铁矿成矿模式”、“沉积变质-热液加富型铁矿床成矿模式”和“海相沉积-加富型菱铁矿矿床成矿模式”.这些成矿新认识和新成矿模式在本区铁矿评价中广泛应用,取得很好效果,丰富了铁矿成矿理论,拓展了新疆铁矿找矿领域.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新一轮铁矿勘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一轮铁矿勘查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统一部署勘查工作是实现我省铁矿找矿突破的关键。本文介绍我省铁矿勘查取得的新进展,并对新一轮铁矿勘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新的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为指导,以沿江和霍邱勘查为重点,主攻沉积变质和玢岩铁矿两种矿床类型,加大方法研究和机制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本文还探讨了我省重要矿集区的勘查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8.
雅满苏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保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25-128
雅满苏铁矿矿体的空间分布受成矿期断裂构造的控制,呈透镜状、舒缓波状延伸,分3个层位产出.铁矿的形成与火山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体中既有热液活动的特征又有矿质流体贯入的特征,早期热液活动形成交代充填型矿石,后期富铁流体贯入充填后形成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19.
铁矿地质数据统计分布与铁矿成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铁矿储量、品位等数据统计出发,分析各类铁矿品位的分布特点与规律,认为铁矿品位分布结构与该类铁矿的成矿条件,作用特点和机制有关;以系统数据及图表论证了单一成矿作用、一次成矿形成广泛分布的贫矿,再次或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作用成矿的同位叠加,是使品位加富和形成工业富铁矿的关键;对各类铁矿品位高低、富矿规模力图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钴矿石浸出液中Co、Cu、Fe的萃取分离 ,以及不同萃取剂萃取上述元素时的影响因素。提取液用P2 0 4 、LIX984 和正辛酸分别萃取Fe、Cu和Co ,萃取率分别为 99.9%、99.4%和 98.1%。成功地实现了复杂钴矿石中Co、Cu、Fe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