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相关要求,构建了以地质遗迹为主的"一张图"世界地质公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SupMap objects.net和J2EE平台,以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采用C#语言、Java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为软件功能拓展和升级更新提供便利;采用界面和数据分离,为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主要功能模块有数据成果管理子系统和"一张图"业务管理子系统,通过软件可实现地质公园海量数据动态更新与共享,录入、更改、删除、存储、管理、数据导入、影像入库、系统配置以及地质公园三维可视化浏览、查询、检索、地图标注、统计成图、三维量测、空间分析等功能,并针对性地开发了建设视域地形对比分析、游览线路飞行浏览等功能。该系统用户界面格式统一、直观高效、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
初步分析传统矿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介绍,提出在矿政管理工作中逐步推广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矿政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姜敏 《山西地质》2012,(4):88-90,92
传统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来源、格式不同,在各个系统中独立存在,无法叠加分析。“一张图”的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将各种信息进行规整,建立统一坐标系统,以可视化图层的形式展示。通过不同要素图层叠加,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融合,同时共享电子地图信息。本文从多源多尺度的数据整合与存储技术研究入手,为“一张图”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冯永玉 《山东地质》2014,(11):67-70
从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结合山东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实际,从国土资源数据建设的宏观和规划层面,探讨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定位、与国土资源各业务系统的关系和科学合理的建设步骤等方面问题,为构建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动更新、资源共享”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李媛  邵华 《山东地质》2014,(10):67-69
针对现有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特点和作业方式,提出了莱芜市土地登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依托莱芜市三维国土一张图管地平台开发设计了土地登记系统。总体上实现了土地登记办公的整个业务流程,为政府管理部门办理日常业务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周翔 《湖南地质》2012,(3):86-88
文章结合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和管理工作实践,全面介绍湖南省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着重阐述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内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土资源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为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及“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集成和综合运用多源异构规划决策数据,基于"一张图"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构架,提出建立"规划决策一张图"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城市规划特点,分析了规划编制涉及的决策因子及数据源,从城市规划对象的角度设计了"一张图"的图层结构及系统功能,讨论了多源异构数据无缝集成方式,并以攀枝花市为例建立了"规划决策一张图"信息服务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8.
陆海川  邓彰培 《广西地质》2011,(11):26-28,32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与综合分析法,介绍了钦州市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和成效,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及后续发展思路,其发展思路不仅对钦州市有指引作用,对其它地方也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第2轮甘肃省矿产资源规划的重大工程之一,是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建立甘肃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和甘肃省重要地质钻孔试点数据库,为全面开展甘肃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提供依据。通过3年建设,甘肃省已建成全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其中录入地质项目1 073档,钻孔23 767个,"三图一表"共计53 901张。针对下一步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从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建设、属性数据库建设及钻孔数据库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通过"地质矿产一张图"实现了地表范围内地质空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但是地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集成共享状况对现有的数据发布机制、服务效率与共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在构建"地质矿产立体一张图"服务框架的基础上,从三维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着手,重点研究了多结点下的数据发布与发现机制、三维可视化与场景服务、多样化用户界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网格环境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实时快速绘制和高效交互处理;并针对矿体三维模型和地质三维模型等,提供了信息集成与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转换带最早是在研究挤压逆冲构造时提出的,是指2条断层间相互作用的构造带。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换带广泛发育于伸展、挤压和走滑盆地,而且存在于不同尺度的构造中。目前认为转换带形成机制主要有断层分段生长机制和差异运动机制,断层分段生长主要经历3个阶段:孤立成核阶段、"软连接"阶段和"硬连接"阶段;差异运动作用往往导致撕裂断层的形成。基于前人的认识,结合实际地区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裂陷盆地的转换带分类方案,总结了目前裂陷盆地中转换带的识别方法,提出应用"四图一剥"技术分析转换带的形成演化规律。转换带位置为低势区,是水系入盆的通道,从而控制着沉积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源-储-圈-运-保"的耦合关系,提出裂陷盆地中转换带控藏机理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任何矿井水害事故均会显现不同的预兆,为夯实水害智能预警基础,明晰了感知、辨识、评估、预测及相互逻辑关系的系统建设内涵,针对不同水害类型,根据其突水机理不同,设计三大类多模式水害典型场景,建立相应突水判据,提出了确定性理论精确预测与包括大数据及深度学习在内的非确定性趋势推测两类预测方法,为智能预警系统的预测预报、预警准则及阈值设置奠定理论基础。以陕西省彬长矿区亭南矿为例,建立了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及关联信息的指标体系,将地面水文动态监测单元、井下水情环境监测单元以及采掘工作面采动动态监测单元集成,构建原位采集和突水要素预兆感知系统,实施基于关键层电性参数动态监测、关键部位单点或多点多参数监测联合布置的突水前兆信息精准获取方案,采用确定性模拟模型和非确定性智能模型,实现水害预测预警功能,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空间联动分析技术,预警系统实现了井上下全空间水害风险预警“一张图”的可视化展示。实践表明,监测预警平台理论基础扎实,预测预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的三项全国性基本国情调查项目,形成了多于10 Tb的地质资料数据。为了促进地质资料共享,提升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的多方服务能力,分析了具有典型海量、异构特性的三项调查成果数据集成需求,提出了“地质信息一张图”的构建思想,分别从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两个角度对成果的共享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服务接口提供地质数据资源、计算资源,使用各类客户端完成三项成果数据的在线访问、分析、融合展示、专题图生成等业务。提出了在线按需提供多种地质资料产品、网上提交需求而离线加工的两种新型地质资料服务模式。以金矿、铁矿的区域性成果数据为研究对象,初步搭建了三大专项集成与共享试验平台,基于GIS编程实现了原型系统,实现了跨专项的数据分析、各种图件自动生成等功能,证明了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我国后续开展三大专项的全国性集成工作、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福林 《地质与勘探》2015,51(4):705-712
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5万地质填图中的实际运用,总结了该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补充并完善了前人给出的解决办法;同时增加了"P"过程质量控制。此外,借助于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和MAPGIS属性库管理子系统联合操作,给出了对室内补救后"PRB"过程属性库中混乱的属性数据进行快速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V”字型法则约束下基于GIS的地层界线计算机辅助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中,如何在数字化的地形图上进行地层界线点的连接,并使之符合“V”字型法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借鉴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趋势面分析方法,探讨在GIS系统中实现符合“V”字型的地质界线点的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川西造山带复理石区1:5万“海底扇-组图”填图试验成果,介绍了“海底扇-组图”填图中的剖面测制、地质填图、成果编制方法,总结了“海底扇-组图”填图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D和“3S”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是一套全新的智能型勘探设备,代表了钻孔摄像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关键技术在于全景摄像和数字化技术,其中,全景摄像技术解决了三维图像与其空间坐标的关系;数字化技术解决了图像的形成、处理与还原,地质资料的计算、统计与分析,以及二次开发的能力,通过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的介绍,反映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其采样技术的完整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刘凡柏 《探矿工程》2004,31(8):39-41
根据西藏盐湖的特点,研制开发了“盐湖探险一号”钻机,介绍了该设备的特点、在西藏羌北无人区首次科考和2002年的使用情况。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设备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完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水域、滩涂、沼泽、硬地面以及高原缺氧等复杂条件的勘察工作,并在2003年的西藏盐湖勘探任务中显示出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