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neBoss(线博士)系统是一种在传统的利用DTM进行线路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虚拟地景环境并在其中进行线路初步设计的智能型系统。对其软件制作技术和系统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并不能满足电网安全运维的需求。利用大型无人机结合遥感技术检测输电线路运行状况可很好地解决传统巡检方式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高效地发现线路缺陷和安全隐患,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介绍了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输电线巡检的技术流程和整体方案,为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和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点云、数据高程、高清影像等技术,构建了输电线路工况模拟分析模型,设计开发了输电线路风偏模拟分析系统。在系统中实时集成第三方环境参数,通过输电线路风偏工况模拟分析,对超过安全阈值的输电线路进行定位、预警和预报,为输电线路的自动化巡检和隐患智能预警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骆焕成  李彬彬 《北京测绘》2022,36(3):302-305
目前,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机动灵活的作业模式中,带状地形图生产成为无人机线路工程勘测的重要保障手段.考虑带状地形图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线路初步设计,一般需要沿线布设大量地面控制点来保证测量精度,这无疑增加了繁重的外业工作量.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探索了应用差分型无人机快速生产带状地形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长距离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传统的踏勘方式暴露出诸多弊端和局限性,随着GPS导航定位技术、信息化软件、无线通信、手机移动终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航电子地图的出现解决了这一实际难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导航电子地图的发展现状及优缺点,着重阐述了奥维互动地图在实际线路工程勘测中的坐标系转换、套合CAD图等行业功能,结果表明,使用带行业功能的导航电子地图可以大大提高踏勘选线工作效率,提高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减少实地踏勘成本和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6.
智能巡检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有效提高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及各类智能终端巡检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本文利用智能终端平台搭载的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激光雷达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在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可视化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在三维全景平台上融合航检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输电通道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1 概述在枢纽设计过程中,一般对于选定坝址和坝轴线的各种因素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多分为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当个别枢纽情况比较单纯,亦有将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合而为一者。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GIS技术的耕地预警信息系统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WebGIS技术,对耕地预警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C/S和B/S模式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并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区域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可行的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论文依托淮南-南京-上海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阐述了3S技术在工程前期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安全管控、数字化移交、管廊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对推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型两网"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对3S技术在电网工程中的深入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输电走廊环境监测和风险预警是电网防灾抗灾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激光雷达、物联网、无人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下,利用各种新型遥感监测与巡检手段进行输电走廊大范围、智能化巡检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综合多种监测数据的线路安全风险评估与灾害预警,成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论述了应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输电走廊安全风险探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激光雷达在输电线路安全风险探测中的优缺点,讨论了激光雷达输电线路巡检和监测数据在输电线路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中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校园WebGIS的初步设计方案、技术实现及具体操作。通过实地测量和地形图数字化得到学校的空间数据,以ArcIMS作为地图服务器,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Sun Java Studio Creator2.1作为丌发环境,使用Java Server Faces技术和ArcGIS Creator plug-in插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丌发了基于B/S结构的校园WebGIS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线路工程勘测的技术流程。通过在我省具有代表性区域的一条线路工程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线路工程勘测中的应用优势,并实地验证其精度,为线路工程勘测提供了一种可以代替常规航空摄影测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输电线路建设初期施工调查的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三维GIS的软件平台,建立了输电线路建设工程辅助施工调查系统。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建立三维虚拟环境,辅助进行输电线路沿线施工环境调查,并进行施工道路和索道规划管理。经应用后表明,该系统为施工单位分析施工场地条件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外业调查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传统测绘方式形成测绘成果后,基于该成果进行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占地面积、绿地面积等现状规划指标计算时,存在时效性差、便捷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无人机影像进行现状规划指标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开展研究并初步设计了一套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规划指标计算系统。对广州市番禺区洛溪岛区域进行试验航飞,并利用图像分割方法对城市要素进行分析提取后,进行各类规划指标计算。  相似文献   

15.
HBCORS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了HBCORS系统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HBCORS系统建设的原则、系统规模等总体构想,并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基准站分布初步设计;还分析和研究了HBCORS系统建设过程中基准站选址、数据通信、信息异构、三维基准框架统一与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常需要通过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对输电线路通道所经区域的潜在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直升机扫描LiDAR DEM和DOM数据,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对某输电线路通道潜在滑坡安全隐患的边坡进行了分析计算.首先对输电线路通道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滑坡体参数,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滑坡体的三维地质模型;然后,利用强度折减法对潜在滑坡体进行自然、暴雨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和稳定性计算,求出滑坡体的安全系数,获得滑坡体应力、应变和位移云图,综合评价线路通道潜在滑坡体的稳定状态,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通道滑坡灾害防治安全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卫星遥感图像对研究区500KV输电线沿线地质灾害和地质构造进行解译,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体;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线路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为线路选线和塔位选址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力部门送电线路的现状出发,将GIS技术、GPS技术、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技术应用于送电线路的管理,实现对送电线路资源信息的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动态监测.本文从系统软件结构、开发环境、系统功能及数据库等方面给出了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具体分析了该系统的特色和应用,为GIS的电力应用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对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甘肃段)接地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开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接地网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ArcGIS作为系统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对系统进行开发,JSP开发前端网页界面,SQL2008作为系统数据库。在该系统平台上,可以将输电线路的塔基标注在地图上,并为每个塔基点建立信息表格;每个塔基信息包括接地网腐蚀情况、土壤理化参数、环境数据等。该平台可以直观地展示输电线路接地网的运行状态、土壤信息、环境信息、研究对策等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20.
线路巡检时存在缺陷巡检记录无统一规范、巡检人员巡检时难以考勤、消缺人员错登杆时无法提醒、靠近危险点时无法提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了智能电网输电安全巡检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移动GIS技术将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纳入智能化、规范化、网络化、安全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